楠木軒

從舞臺躍升至大銀幕,解讀開心麻花的成功之道

由 申屠仲舒 釋出於 娛樂


1905電影網專稿 熱鬧的暑期檔已結束,從2022年中國電影總榜回顧今年的電影市場,截至目前,總榜第一名是國內歷史票房冠軍、去年總榜第一名《長津湖》的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而第二、第三名分別為《獨行月球》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兩部影片都與一個名字相關——開心麻花。

《獨行月球》在暑期檔大放異彩,目前票房突破29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則在有著《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蹟·笨小孩》的春節檔裡成為票房黑馬,獲得超過26億票房。從舞臺劇到電影,開心麻花已然把自己打造成金字招牌,深受觀眾喜愛。開心麻花到底有什麼成功之道?

在進軍電影前,開心麻花的舞臺劇,從商業角度來說已經出類拔萃。開心麻花舞臺劇方面豐富的經驗,也為他們的電影創作鋪好了路。隨後第一部大銀幕電影《夏洛特煩惱》便一炮而紅。開心麻花的電影創作很多方面,在他們此前的舞臺劇已經做過了嘗試,很多包袱、笑料都已經在舞臺上被驗證是有效的。因此在成功經驗上加以修改來創作電影,自然事半功倍。

影評人譚飛提到:“所以我覺得舞臺開始,這是開心麻花巨大的優勢。而且他們擅長於二度創作,就是劇本寫的可能是100分,他們如果二度創作,好的話能到150分。這次《獨行月球》,沈騰在演戲的時候,他就會說我再給你幾個可能性,他把更好的可能性給你導演,你最後選擇就更多。這個對很多電影拍攝是做不到的。”

開心麻花的演員們也十分懂觀眾,他們具備不俗的創作能力,而且非常擅長為自己“加戲”。在《獨行月球》裡,常遠本身戲份不多,但在很多小細節上他表現得讓人印象深刻;黃才倫好像就在一直吹葫蘆絲,像是說著一件事,但每次笑點都不一樣。開心麻花的演員們為影片增色不少。


作為有著喜劇創作成功經驗的開心麻花,自然也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創作公式。他們的喜劇能打動觀眾,靠的是“堅持夢想、諷刺現實”。開心麻花的作品,通常是以小人物的視角看待社會。同時他們透過不同型別的疊加,為觀眾提供新鮮感。如“科幻+喜劇”的《獨行月球》、“體育+喜劇”的《羞羞的鐵拳》等。

譚飛認為:“你如果只是喜劇,其實很難在大銀幕上呈現得那麼豐滿。但如果喜劇加其他強型別之後,它就會顯得整個的維度和容量都更大,然後既能堅持它的原來的東西,又能展現這個社會新的面貌。”

除了演員本身素質和創作經驗外,開心麻花也擅於挖掘人才,並做到充分信任。如《獨行月球》導演張吃魚,本身是寫網文出身,到了開心麻花沒幾年就成為了導演,並接下了《獨行月球》這樣投資幾個億的大製作。這體現了開心麻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企業文化。

當然開心麻花的作品也不是一致好評,如《李茶的姑媽》就在口碑上遭遇滑鐵盧。目前開心麻花的口碑,也主要集中在核心沈騰身上。許多觀眾會以“含騰量”去判斷一部開心麻花電影的質量。沈騰不可能參演開心麻花每一部電影,其他開心麻花的演員也還沒有達到沈騰的影響力。因此繼續培養演員,把作品做得更多元化是開心麻花目前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而在多元化的同時,開心麻花也要堅守讓自己走到現在位置的價值觀。譚飛稱之為“喜劇精神”,他表示:“喜劇精神就是真正地反對權威,就是人人都可冒犯,人人都可開玩笑,人人都是普通人,我覺得這是喜劇精神,麻花是真的做到了。而且我覺得麻花其實就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個團隊就特有凝聚力。”

喜劇作為一個強型別,觀眾對喜劇的喜愛是無窮的。除了開心麻花,如《你好,李煥英》《心花路放》等不同風格的喜劇片也深受觀眾歡迎。我們也看到更多的喜劇工作者投身於電影的創作之中,希望我們能看到更多不一樣又能逗我們發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