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曉松的人設崩塌:從書香世家到“滾出中國”,他經歷了什麼?

由 公西成化 釋出於 娛樂

高曉松這個名字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里程碑,當初高曉松因為犀利的點評以及看似淵博的文化素養,一舉成為在網路上叱吒風雲的公知,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對他追捧和誇讚。

高曉松的個人經歷堪稱“浪蕩才子”的典型,無論是當初做音樂的時候,還是最後樹立所謂的公知形象,可以說一直到高曉松沒有觸碰紅線之前,他在網路上一直都是桀驁不馴的才子形象。

高曉松或許在普通人眼裡是一名桀驁不羈的歌手,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化人,但其實在高曉松的家族裡,他可能是最差的一代,甚至可以說,高曉松給他背後的家族“拉胯”了。

高曉松的母親是誰?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張克群,或許單說這個名字很多人沒有印象,但是她的老師估計大家都認識,那就是梁思成。

作為梁思成的學生,張克群個人文化素養也是非常深厚。

而高曉松的父親乃是清華大學教授高立人,從父母的文化背景就能看出,高曉松從小的起點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甚至可以說出個門碰到的都是梁思成、林徽因這樣的大家。

或許不少人覺得高曉松從清華大學退學的事蹟非常酷,但實際上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培養出的孩子,很難不成材。

說到這裡,也不禁讓人聯想到當初高曉松的一句話:研究生在我家都算是文盲。

高曉松或許在文化學歷上與家人相比不值一提,但是他的音樂天賦可以說非常出色。

年僅22歲的高曉松憑藉一首《同桌的你》火遍大江南北,也讓高曉松嚐到了紅的滋味。

自那之後,高曉松就頗有些恃才傲物的意思,對於自己的音樂才能那是自信滿滿,例如後期譚維維的《譚某某》和薩頂頂的《萬物生》,這些知名曲作,背後都有高曉松的身影。

如果高曉松只是一個恃才傲物的貴公子,那或許還不至於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他對女人的態度才是不少網友詬病的地方。

最讓人覺得轟動的事件,是1999年的歌手筠子自殺,當時在娛樂圈引起軒然大波。

粉絲紛紛猜測筠子自殺的理由,後筠子母親公佈了一份筠子的親筆信,其中詳細描寫了高曉松如何欺騙她的感情,又如何將她“轉賣”給京文公司,甚至在不做任何說明的情況下,自顧自的尋找新歡。

筠子母親怒不可遏的在公開場合怒罵高曉松是一個感情騙子。

雖然不知道高曉松與筠子的戀情是否是其自殺的導火索,但是高曉松的這種行為已經不僅僅是浪子兩個字能形容的。

之後高曉松的兩段婚姻都以失敗告終,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尤其是最後一段婚姻的時候,高曉松給妻子的離婚理由竟然是婚姻讓他不快樂,影響了他的自由和創作。這種荒謬的理由,估計沒有那個女生能接受。

但是這些都不是高曉松跌落神壇的理由,他最終被民眾怒罵,主要原因還是他觸碰了政治紅線。

在公開場合多次傳播“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的思想,這句話懂得都懂!

例如高曉松公開誇讚美國在抗日戰爭中,對中國的幫助,超過了中國歷史上所有對外割地賠款總金額的數十倍。

聽到這裡的時候,估計大部分的觀眾都是一臉問號?

你到底在說什麼?除此之外,高曉松還又信誓旦旦的對外說,鄭成功沒有這麼偉大,本質是一個倭寇。

這種話難道是一名公眾人物應該說的嗎?

如果是小孩子看到這種影片,是否會對他的價值觀有所影響?

後來高曉松有無意中透露出自己美國公民的身份,說自己曾給奧巴馬投過一票,高曉松在什麼情況下能參加美國總統大選?自然是擁有綠卡才有資格!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明白了,原來是因為他不是“中國人”,才會覺得美國比較好!

但高曉松很快自打臉面,在網上轉發微博,表示自己加入了九三學社,說這句話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美國人,因為九三學社不允許外籍人員參加。

或許原來國內民眾對外國瞭解不夠深刻,會對外國產生一種好奇之心,但是隨著國民素質教育的提升,很多網友發現高曉松言之鑿鑿的理論,很多都是互相矛盾,令人窒息。

也難怪馬雲如此評價高曉松:“他的知識結構亂七八糟的,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