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觀後:天,一定會亮!

說來奇怪,無論哪一個年紀的國人,幾乎沒人見過特務長什麼樣,但一旦國人成為觀眾,面對大銀幕小熒屏,眼睛就瞬間雪亮。大家不僅對“特務”非常熟悉,而且久經影視、小說洗禮之後,對猜出誰是“臥底”非常有自信。

《懸崖之上》觀後:天,一定會亮!

然而張藝謀的《懸崖之上》,足以讓大多數觀眾的經驗歸零。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被日軍控制的“偽滿洲”,季節正值東北嚴酷的寒冬。自始至終飄灑的雪,隨時隨地險惡的局,都讓觀眾覺得冷。殺氣與寒氣的裹挾下,觀眾無心去理性地分析。

這是一部節奏牢牢掌握在導演手中的老辣諜戰片。一開場,就沒有觀眾有閒心再瞄一眼手機。四個在蘇聯特訓過的共產黨特工空降在林海雪原中,從一落定,他們就舉起了槍,機警四顧。

讓這個驚險嚴酷的故事發生在冰天雪地,實乃大才。雪無處不在,又稍縱即逝,這也是片中正邪雙方意識中對“看不見的敵人”的感受。雪潔白無瑕,冰清玉潔,正是為革命理想奉獻自我的四位特工的靈魂寫照。

然而人有七情六慾,再訓練有素,都不可能如雪般不露痕跡。不同性格、不同素養、不同意志的特工,面對不同程度的人性考驗,會在無形雪地上踩出不同深淺的腳印,這一點,是我認為《懸崖之上》最出彩的部分。

舉例來說,劉浩存飾演的小蘭、朱亞文飾演的楚良,被很多諜戰劇觀賞經驗豐富的觀眾認為不合常理。小蘭過於稚嫩、清麗,既不像普通老百姓,更不像一個處變不驚的特工。楚良易衝動、輕信於人,面對極致危機,是四個特工裡唯一一個馬上吞下毒藥自盡的。

我的理解是,如果這四人都像老張那樣文武雙全、果敢冷靜,那才是最大的硬傷。真正的特工小組,一定是男女老少盡有,性格強弱不同。小蘭在片中的稚嫩,未嘗不是組織出於迷惑敵人的考慮。而老張也在小蘭天真地還想著等他回來給他燉排骨時,呵斥她要長點心。她有她的作用,就是博聞強記,而她的另一個長處,就是讓人沒有防備之心。

片中級別最高的特工,是臥底於偽滿洲特務科中的那位神秘人,在臥底自亮身份之前,有哪個觀眾有所準備嗎?

看到他亮明身份後,我回味了一下,其實特務科四個男人,哪一個都毫無痕跡。本來就是茫茫雪原,臥底更是雪原下的積雪,秘不可知,悄無聲息。

優秀的諜戰劇,迷局只能是手段,再迷亂、再兇險,目的地都不是一塊“真相大白”的站牌,而是引領觀眾走到一塊巨大的無字碑前,讓觀眾回想故事、反思戰爭、緬懷無名先烈、擁抱和平未來。

神秘人和小蘭最後的對談,配上細膩的音樂,讓我難以平靜。沒有大段的頌揚,神秘人只是告訴小蘭“他們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

他別過頭的微小動作,讓我突然後知後覺,四人小組的“烏特拉”行動結束了,但他的任務還沒有結束。他還得在高科長身邊,每天和這個老謀深算的難纏對手若無其事地相處下去,無論上級下達什麼艱難的任務,最終力求圓滿完成。

最可怕的,很多觀眾可能忽略了,高科長已經懷疑自己殺錯了“臥底”,他讓手下給錯殺的同事家屬帶去撫卹金,說明了他的心跡。

神秘人已經展現了那麼高階的臥底技藝,身心無敵,但他難道真是鐵打的?

整部影片中,壓力最大、創傷最深,最需要逃離這煉獄的,只有他了。別人可以犧牲,犧牲甚至是解脫。但他得活下去。

受苦如此,所為何來?為了像他說的,為了熬過“烏特拉”(俄語,黎明),為了天亮。天,是一定會亮的!大多數人不知道黎明前是什麼世界,因為他們被那些熬過黎明的人,保護得很好。

向所有奮戰在黎明前卻在天亮後消失的英雄,致敬!(林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87 字。

轉載請註明: 《懸崖之上》觀後:天,一定會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