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王者:《權力的遊戲》幕後揭秘| 劇咖
2019-05-03 · 劇研社
0 跟貼
作者|Grey Wind
這個春天,什麼最不值錢?答:歐美圈粉絲的眼淚。
《權力的遊戲》與《復仇者聯盟》兩大歐美史詩級IP雙雙到了決戰關頭,一路走來的粉絲們,就算事先給自己打了一萬針強心劑鎮定劑,親眼看著喜歡的角色被導演和編劇大大們虐到死去活來,恐怕該哭暈照樣哭暈,該罵人照樣罵人。
老孃傷心起來能給你北境長城哭倒
喬治·雷蒙德·理查德·馬丁這種新東方校長級別的高階廚師,發的盒飯連起來能繞維斯特洛三個圈。做個不恰當的類比,你和權遊粉討論他們愛的角色能不能活到最後,就像過年串門兒的時候問你上小學二年級的侄子,期末數學考了多少分,純屬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先說,我們家少狼主已經死了五季了
值此“每年總有那麼幾天權遊粉集體發癲”的美好季節,怎麼聊權遊,才是優雅、大方又得體的姿勢呢?
既然你誠心誠意地發問了,本狼家媳婦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來聊聊,《權力的遊戲》背後令人著迷的美學魅力,以及締造它們的幕後功臣們。。
編劇篇:小心布控,大膽延展
如果說馬丁大爺是維斯特洛的滅霸,惹他老人家一個不高興,直接一響指大家集體完蛋,那麼為《權力的遊戲》擔任編劇近十年的戴維·貝尼奧夫和D·B·威斯,就是兢兢業業的九頭蛇,十年如一日地躲在幕後幹大事。
就是他們倆,你們有怨抱怨有仇報仇吧
貝尼奧夫和威斯是什麼時候知道馬丁的終極大招呢?第三季。也就是說,這倆人瞞了全世界的權遊粉至少五!年!了!
對於編劇而言,知道了最終結局並非是“開天眼”獲得了超能力,更多時候像是帶著腳鐐跳舞。威斯曾經在採訪中提到,作為與《權力的遊戲》相伴十年的創作者,提前知道結局,於他而言是更大的壓力。劇情每進展一點,他都要和貝尼奧夫反覆論證,故事的走向是否合理。這種合理不僅要照顧到最終結局,更要保證在已有基礎上,人物行為邏輯通順,劇情自圓其說,不違和,不能“飛”。
像珊莎的角色,站在宏觀的視角下,這是一個天真的貴族少女,歷經家族變故與磨難洗禮後,蛻變為女領主的成長史。放在七國的大格局當中,又是對“權力的遊戲”一詞的絕佳延展和解讀。一個角色尚且要花費如此多的精力與筆墨,更不要說將馬丁原著中數千個角色糅合進劇集每季十幾集的體量之中了。
一路成長越發貴氣的珊莎
不僅要控制劇情與角色不跑偏,貝尼奧夫和威斯還要負責精確地計算,演員在什麼時間拿到故事進展到什麼程度的劇本。透露的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演員的狀態。試想如果布蘭一早知道夜王這麼脆,剛面個基就讓姐姐給解決了,勢必會影響他去詮釋如臨大敵時緊張的情緒。
對於貝尼奧夫和威斯來說,起始亦是終,開始於北境的故事,也終將在北境徐徐落幕,慘烈也好激昂也好,都不會是心血來潮,而是精準演算的結果。不過對於《權力的遊戲》來說,故事其實才剛剛開始。曾經為《X戰警》與《王牌特工》掌舵的才女簡·古德曼,將接棒好兄弟貝尼奧夫和威斯,撰寫《權力的遊戲》前傳劇本,劇集計劃將在2020年播出。可以預見,那又將是一段鮮血與愛恨交織的史詩傳奇。
攝影篇:一手死磕細節,一手突破極限
如果說編劇貝尼奧夫和威斯是在腦內下了一盤大棋,那麼《權力的遊戲》背後的攝影師們,則是讓文字變得有血有肉的幕後功臣。《權遊》攝影團隊藏龍臥虎,匯聚一眾極富經驗的精英攝影師,手握兩尊艾美獎盃的好萊塢金牌攝影羅伯特·麥克拉克蘭,在2013年到2017年之間,就先後掌鏡《卡斯特梅雨季》(S03E09)、《戰利品》(S07E04)等重頭篇目。
在跟隨劇組五年的時間當中,作為攝影師,麥克拉克蘭首先要精準把握住劇集走向的整體基調,按照他的說法,“故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越來越黑暗”,這也就意味著,從《權遊》開篇就一直被提到的“凜冬將至”,需要以一種視覺化的形態,被觀眾觀察到並感知到。
到了第七季,“凜冬將至”成為“凜冬已至”,怎麼透過鏡頭表現?最重要的細節是光。以臨冬城為例,拍攝前幾季時,建築外圍的遮擋是全部開啟的,光線直接照進室內,拍攝得到的畫面基調也較為明亮。到了後幾季,再將遮擋一點點閉合,透過減弱光線,營造出非常自然的陰鬱和暗黑視覺效果。
臨冬城室內一隅
也有觀眾曾經向麥克拉克蘭發問,為什麼不透過人為製造光源,去調整室內光線,而是大費周章地倚靠自然光呢?就算為了貼合生活情境,點蠟燭不也是一個方法?麥克拉克蘭給出的答案讓我們心服口服:“結合劇情來看,維斯特洛沒有任何一國的財力,雄厚到能讓人們白天點蠟燭。”一個又一個看似微小的細節,恰恰決定了整部《權力的遊戲》的精良和考究。
光是細節上精益求精顯然不夠,作為一部史詩劇集,攝影師們的“大動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久前結束的《臨冬城之戰》一集,就把最終季的劇情推向敘事高潮。這場戰役的拍攝一共耗時11周,一共有55個夜晚,攝影師們都要進行夜戲的拍攝,最終剪輯成片82分鐘。這無疑創造了好萊塢劇集製作的新紀錄,要知道即使是在魔幻史詩鉅製《指環王》系列中,最長的一場戰爭戲有40分鐘,就已經是電影拍攝歷史上的里程碑了。
臨冬城之戰
並且拍攝這場戲時,片場的環境極其惡劣,且不說零下的氣溫已經是常態,寒風和霜雪倒真讓攝影師和演員們有種背水一戰的悲愴。在11周的拍攝週期裡,全劇組幾乎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5小時以上,經常一連拍就是六七天,毫無休息,比起996都要辛苦得多,甚至可以說是在挑戰不可能的極限。
這不是偶然為之的辛苦,而是《權力的遊戲》攝影師們的日常。在高強度的工作中,還保持對細節的執著和對拍攝畫面的高要求,較之其他劇集,《權遊》的攝影就勝在“死磕”。
特效篇:技術並非冰冷
攝影師為《權力的遊戲》奠定視覺上的主基調,更加細緻的、讓故事真正“活”起來的工作,則離不開特效團隊的功勞。2011年《權力的遊戲》第一季播出時,特效部門還只有出品人史蒂夫·庫博科與總監喬·鮑爾帶隊的四人小組,時至今日,3名視效主管、24名前期效果設計師、若干概念設計者與視效設計師組成了一支專業且精良的視效團隊,團隊中甚至還有專門負責操控“龍”的空中機械小組。
八季劇集,超過80個小時的特效處理畫面,還沒有哪部劇集能夠超過《權遊》運用特效技術的體量。由於拍攝週期本就緊張,特效團隊的日程更加是滿滿當當,鮑爾幾乎是帶領團隊成員全程跟隨拍攝組,把帳篷就紮在片場旁邊開工。
對於特效團隊來說,最難完成的一項工作,倒不是完成最終效果的製作,而是從劇本中,提煉出哪些橋段需要用到什麼樣的效果來呈現,這就要求團隊成員腦內對於尚未成型的畫面,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控和概念設計,這項工作甚至是要早於攝影團隊的。
早在第二季和第三季,平均每季要用到的特效畫面在600-800個之間,到了如今的第八季,單集的特效畫面體量甚至都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量變決定質變的道理,在《權遊》的特效團隊極大體現出來。
龍媽的三條龍,是特效團隊的重頭戲
特效並不是沒有感情地渲染畫面,庫博科就提到,想要讓特效畫面看上去足夠精彩,一定要帶著飽滿的情感去設計。例如冰龍Viserion死於夜王之手的一場戲,設計師們並非把龍作為一隻野獸,而是作為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角色去對待。所以在Viserion墜入冰湖前的短短一瞬間,從它的眼中,觀眾才能看到重傷的痛苦與瀕死的絕望。這些細微的情緒,不是單純依靠科技水平就能去轉化的。
服化篇:“無中生有”與“蓄意破壞”
《權力的遊戲》中到底有多少件服裝,大概沒人數得清,不過從管理這些服裝需要一個百人團隊,平均每個人要負責120套,大約可以推斷出這個龐大的資料。統領這個百人團隊的是一位名叫米歇爾·克萊普頓的資深造型師,經她手打造服裝的,還包括講述英國皇室的時代劇《王冠》,以及靠西裝革履制勝的《王牌特工》系列。
在我們不知道一個角色的身份、地位乃至性格時,服裝能夠幫助我們在看到角色的第一眼時,就解答一部分問題。甚至服裝的變化直接反映出人物心態的變化,這一點上最明顯的就是瑟曦了。從錦緞華服到黑裙蔽體,即使你沒看過《權遊》,也一定能直接推測,這個角色一定遭遇了巨大的變故。
洗盡鉛華的瑟曦
據克萊普頓透露,這上千套戲服,既包括女演員們的長袍衣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盔甲戰服,都是設計師們就地取材,從源頭開始製作的。《權遊》服裝設計的總部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設計師們甚至還有專門的織布機,用來紡織製作片中服裝所需的面料。至於其他需要鑲嵌的寶石珍珠,或是羽毛花邊等裝飾,克萊普頓則會去eBay上找一找,多半有驚喜。
但剛剛製作好的服裝有時候看起來往往太新了,有的角色長途跋涉,穿著一身嶄新的戰甲顯然不合邏輯,所以服裝設計部門,專門還有一群設計師,負責給服裝做舊,認為製造出衣著盔甲飽經磨蝕的效果,更好為劇情服務。
不僅是服裝,《權力的遊戲》整個製作團隊,無一不透露著對細節格外較真,而這也是整部劇集即使立足於虛構的架空世界,在各個方面也足夠經得起推敲的關鍵原因。從編劇到攝影特效,再到服化道部門,每個環節的創作者們都將匠心投入到劇集之中,才有了這個長盛近十年,全球粉絲超過千萬的史詩IP。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