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紐約黑幫》:黑幫版“王子復仇記”

由 合永順 釋出於 娛樂

如果說《獅子王》是“王子復仇記”的動物版本,那麼《紐約黑幫》一定就是黑幫版的“王子復仇記”。

當年的奧斯卡上,《紐約黑幫》九項提名最終無一獲獎,不過這並不影響馬丁•斯科塞斯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為數不多的傳奇電影大師,而《紐約黑幫》也絕對稱得上經典。

故事從紐約當地兩大幫派的生死械鬥講起,在這場黑幫戰爭中獲勝的一方將會取得紐約當地的控制權。最終,戰爭以當地幫派領袖屠夫比爾殺死愛爾蘭幫派“死兔黨”首領告終。

死傷慘重的愛爾蘭幫派被迫就此偃旗息鼓,銷聲匿跡。

由不合理分配導致的戰爭結局卻是更加不合理的分配,可想而知,這場戰爭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爭端,只會使原有的矛盾更加的激化。

而在未來重新點燃復仇和憤怒之火的最佳人選,莫過於被殺的死兔幫首領兒子——親眼目睹父親被比爾殺死的阿姆斯特朗。

面對父親的突然逝去,他充滿了痛苦與憤怒,那幼小的心靈深處,一個仇恨的種子被早早地播下,電影在開篇就將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劇情早早地定下。

十六年後,長大成人的阿姆斯特朗重返幼時的家園——紐約窮人區“五點街”。

為了儘快為父親報仇,他不惜投入了仇人屠夫比爾的麾下。憑藉出色的技能和膽識,很快,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幫派成員成功成為了幫派內的核心成員,贏得了比爾的信任和讚賞,後者甚至有將其認作義子的打算。

然而就在兩人關係達到頂點的時候,在情感與理智糾葛中最終選擇了復仇的阿姆斯特朗依舊還是義無反顧地舉起了復仇的屠刀。

故事的前半段幾乎沒有給觀眾留下任何的懸念,一切劇情的發展和轉折都完美的實現了對“王子復仇記”的復刻。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中,人物的自我抉擇看似是人生道路和命運的重要推動力。

然而,堪稱“社會學家”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又怎麼可能在一部片長近三個小時的黑幫電影中,只貫穿個人復仇這一條簡單命令的敘事線索呢?很快,電影關於社會層面和歷史發展的深入思考逐漸浮出了水面。

刺殺失敗後的阿姆斯特朗本以為會面臨比爾的殘忍對待,然而看在阿姆斯特朗父親當年也曾對自己手下留情的面子上,比爾最終還是對阿姆斯特朗選擇了寬恕。

隨著故事的進一步發展,當政客、上流階級、宗教勢力逐漸裹挾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時,故事前半部分的主要故事線索逐漸退居其次,人物個人的愛恨情仇開始變得渺小而又微弱,宏大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實顯現自己不可阻擋的推動力。

整部電影以小見大,兩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伴隨著故事走向最終的結局。

首先要說的是林肯總統時期,改變整個國家未來發展趨勢的美國南北戰爭。隨著戰爭的爆發,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擴大徵兵,然而由於北方人口有限,有錢人家不願意上前線,獲得解放的黑奴與無數貧苦移民成為了這場戰爭的炮灰不得不為了生存奔赴前線。

其次作為故事主要推動力的愛爾蘭大饑荒,這場發生於1845年至1850年間的饑荒,使得整個愛爾蘭的人口銳減四分之一,大約有超過一百萬人最終選擇了背井離鄉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大量湧入的愛爾蘭移民一方面使新生的美國源源不斷地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也給美國舊有移民帶來了嚴峻的生存壓力。

原住民與愛爾蘭移民之間為什麼會爆發尖銳的矛盾和衝突也由此一目瞭然。

在比爾這樣的保守派看來,愛爾蘭移民的大量湧入是對規則與秩序的破壞,正如他在片中控訴的那樣:“一個黑人一角錢肯做的工作,現在愛爾蘭人5分錢就肯做了,而我們白人做的話,以前是應該拿2角5分的。”

下面要說的就是與上述兩個事件密不可分的電影事件,這就是紐約徵兵大暴動。

愛爾蘭移民和原有移民,移民與政府,窮人與富人……這一系列群體之間的矛盾在電影中陰差陽錯地被同時點燃。

富人可以憑藉各種社會關係讓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免於兵役,而移民和愛爾蘭人卻要為免除兵役支付300美元。

巨大的差別化對待顯然毫無公平和正義可言,面對長期的壓迫和鄙視,這一次愛爾蘭人不再沉默。

在官方正式宣佈徵兵的當天,遍及整個紐約的暴動開始了,長期處於壓迫、冷眼以及諷刺之中的底層民眾紛紛走上街頭,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發自內心的抗議。

而與此同時,在阿姆斯特朗的帶領下愛爾蘭幫派與本地幫派長期以來的糾葛和仇恨也將在新一輪的決鬥中一見分曉。

南北戰爭時期發生的紐約徵兵大暴動,長期以來由於其所帶有的政治敏感性和種族主義特徵而被人們選擇性遺忘。

以至於到今天,除了少數注重研究的歷史學家對此有深入瞭解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無比慘烈,同時又意義深刻的歷史事件。

馬丁•斯科塞斯選擇這個事件作為影片的切入點,無疑具有極其特別的意味。

“這是個關於被主流拒絕的地下幫派以及底層窮人各自的小社會的故事,這些團體根本無法進入社會的權力結構。”

馬丁想透過他的努力,透過這部電影向如今那些對自己腳下土地歷史所知無幾的民眾展示當年那些為了生存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小人物們,是如何在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面前,竭力做著殊死抗爭。

在電影的高潮,當阿姆斯特朗和比爾各自率領著幫派想要一決勝負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炮火和軍隊使得還未開始的戰鬥就已然宣告結束。

這一刻,他們終於明白了,在更加巨大的故事格局之下,他們只不過是默默無聞的棋子,終究成為了那些大人物和權貴們的犧牲品。

阿姆斯特朗的父親、比爾、阿姆斯特朗以及幫派中的許多人終其一生,竭盡所能想要擺脫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這個人生標籤,然而他們的夢想不過只是將殘酷的現實映照的更加清晰明瞭。

《紐約黑幫》為了使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不惜花費大量資金和時間,去佈設宏大的外景地。甚至能夠為了使一眾演員們能夠精準巧妙地說出19世紀時期的紐約發言,劇組甚至特意找來了方言教練教授演員19世紀曼哈頓方言和當時各種黑道行話。

“選擇紐約作為歷史背景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美國。這個海港是移民來到美國的第一站。剛下船的新移民能做什麼?他們必須找個工作,但是他們並不受老移民的歡迎,有部分原因是美國社會的黨同伐異,這片子正是在講述這種狀況。”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對於《紐約黑幫》為什麼選擇紐約作為故事背景地的回答。片中的紐約,包括那個混亂嘈雜的五點街所象徵的無疑就是處於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美國。

透過電影中充滿血腥和不堪的幫派鬥爭,新興移民群體的悲慘遭遇和富人們無動於衷的坐享其成。

馬丁•斯科塞斯真正想要人們看到的是,在那個遙遠而又陌生的年代裡,鑄就美國輝煌的移民群體與中下層普通民眾是怎樣一步步在血腥和不堪中創造奇蹟的。

可當回顧歷史上那些背井離鄉、忍受侮辱的愛爾蘭移民、華工,今天美國國內對於移民浪潮的保守、排外態度與百年前那種敵對與仇視又有什麼不同呢?

電影結尾的一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我們都誕生於苦難與鮮血之中,偉大的紐約城,亦是如此”。

無論是個人恩怨,還是群體矛盾,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被國家機器滾滾向前的車輪碾壓粉碎……

提起美國的民主,許多人會想起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制憲會議、《獨立宣言》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很多會有人去關注掩藏在這些充滿光輝的歷史事件之下,另一面截然相反,充滿悲劇的事實。

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是建立於鮮血與苦難之上的國家,然而當年那些為這個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普通民眾卻並沒有成為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所以這種美國式的民主又有什麼值得銘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