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全球追緝》最深的彩蛋,都在這裡了!
《黑衣人:全球追緝》,我看的比較晚,所以我當然也知道國外所有電影評分網站,對這部影片的評分並不友好,從而降低再降低自己的預期,去看了這部電影。
在這裡我不想再用什麼審美隔離的措辭,來表達這部電影,畢竟最近的《哥斯拉2》,《黑鳳凰》好像都經歷了審美隔離不是麼。
對於我來說,看完《黑衣人:全球追緝》(簡稱《黑衣人4》),更像吃了一次鴛鴦火鍋。
這句話怎麼理解,我個人喜歡吃辣,吃鴛鴦火鍋的時候,基本只吃辣的部分,對於寡淡的清湯部分,絕大多數時候只是拿來觀賞用的,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去吃火鍋,我都要點鴛鴦火鍋就對了,請問有沒有和我一樣癖好的小夥伴。
《黑衣人4》對於我來說,就像讓我把鴛鴦火鍋的麻辣和清湯部分,都必須吃過,所以在觀影過程中,我能嚐到很多爽辣的部分,比如MIB總部的一些科技的展現,當然這爽辣很快轉瞬即逝就對了。
還有粉絲福利環節,我指的是海總的粉絲,海總在影片裡各種耍酷耍帥,當然還有必點菜赤裸上半身片段。
特效視覺方面,好萊塢電影一向在這一環節不會掉鏈子,包括各種外星人的展現,同時也成功塑造了一位怕死的小兵鮑尼,基本很多搞笑環節,都來自於它。
這也得益於鮑尼的配音演員是庫梅爾.南賈尼,一位巴基斯坦裔的喜劇電影人,他自編自演的《大病》,就收穫了很多的笑聲和口碑,推薦大家有空去看看。
《黑衣人4》裡面鮑尼很多絮絮叨叨的對白,據說都是庫梅爾即興發揮的。
同樣喜歡即興發揮臺詞的,還有我們的海總,他在影片中一副吊兒郎當的形象,更讓他隨性的說話調性得到更好展現。
要想更深入去解析《黑衣人4》,那得必須瞭解MIB的世界觀是什麼,所以接下來是劇透解釋時間,沒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可以先看完,後面我會給你們抹除記憶,你們看完電影可以回來再看一遍。
MIB組織,簡單來說就是幹三件事,一是負責維持地球和外星人的溝通,二是維護地球和平,三是讓知道有外星人和該組織存在的普通人失憶。
簡單的三原則,在1997年第一部《黑衣人》上映時,由威爾史密斯和湯米李瓊斯主演,影片在兩人完全互補互拆的人物性格下,塑造了《黑衣人》詼諧幽默的電影風格,這在當時的觀影習慣下,是非常新鮮的。
甚至可以說,之後類似於《王牌賤諜》,《王牌保鏢》等等這種電影,裡面的雙主角人物性格互補塑造,都或多或少受到早期《黑衣人》的影響。
《黑衣人》的故事改編自1990年的漫畫,漫畫裡的故事,是比較正統的科幻敘事,並沒有像熒幕中呈現出鄰家特工幽默親切的錯覺感。所以《黑衣人》首部作品問世後大獲成功,和兩位雙男主的塑造和表演是分不開的。
而黑衣人漫畫的故事靈感,也是因為民間的都市傳說所帶來的,據說在1981年10月,英屬哥倫比亞的維多利亞市,有目擊者看到UFO,但同時也看到了兩名黑衣人。
有些人則認為,美國確實有黑衣人組織的存在,並在1950年左右成立。
《黑衣人》首部電影,也帶火了威爾史密斯,同時也帶火了當時雷朋墨鏡,影片爆棚後,也讓雷朋墨鏡銷量飆升。
1997年的《黑衣人》,也是目前為止MIB系列評分最高的一部。
接下來的第二部在5年後的2002年上映,雖然影片依然延續前作演員陣容,但故事性比第一部差很多,MIB系列也逃不了出道即巔峰的魔咒。
估計現在人們提起《黑衣人2》,最難忘也最經典的畫面,就是請了史上最大牌客串邁克爾.傑克遜了吧,而且當時人們還調侃說,邁克.傑克遜,就是外星人。
值得一提的是,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演的跑龍套,是想讓自己成為agent M,也就是現在《黑衣人4》女主角的代號M。
《黑衣人4》也用了agent M,而且造型和邁克爾.傑克孫很像,不知道這是不是有意致敬,我們上個世紀最傑出的殿堂級歌神邁克爾.傑克遜呢。
就這樣又過了整整十年,2012年的時候,《黑衣人3》上映,這次的故事關於時間旅行,恩是的,時間旅行這個型別元素,估計是好萊塢科幻續集的標配了,《X戰警逆轉未來》,《終結者5》,《復仇者聯盟4》,還需要我多舉例嗎。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部《黑衣人4》,官方的說法是衍生影片,而不是續集,影片站在MIB世界觀的基礎上,從美國的黑衣人組織,延伸到世界性範圍,所以影片的英文副標題也叫:international。
但不管怎麼安排,這四部黑衣人的故事,都是圍繞著MIB組織如何維護地球和平展開的。
《黑衣人4》的故事主線依然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從小熱愛科學的M小時候親眼目睹了外星人,還有MIB組織,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裡,她研究的都是如何加入MIB組織。
最終M如願以償,並在實習期間和英國的海總H並肩作戰,抓出組織內鬼,殺掉外星人,拯救了世界。
關於agent M的人物成長,讓我也不得不再次聯想到,前面說的現實中可能真的存在黑衣人組織的都市傳說。
在現實中,一位名叫艾伯特.K.班德的美國人,是目前最有名的黑衣人證人,他聲稱黑衣人其實就是外星人在地球活動派遣的幹員,他還出過《Flying Saucers and the Three Men in Black》這本書。
艾伯特.K.班德和影片的M一樣,從小對UFO感興趣,而且在他30多歲1952年時,成立了國際飛碟社,並收納了很多會員,但在1953年時,飛碟社發表了2個奇怪的宣告就解散了。
艾伯特.K.班德後來就指出,有三位黑衣人找他喝茶,讓他閉嘴。黑衣人告訴他,外星人來地球辦事,人類最好別礙事。
不知道影片中的M的人物塑造靈感,是不是來源是這位真實的艾伯特.K.班德的故事。
此外,如果熟悉MIB之前三部曲的觀眾,在看《黑衣人4》的時候,其實不會產生太強的尷尬和違和感。
比如我就看到很多人指出,當他們坐著未來感十足的摩托,在大街小巷賓士的時候,這麼多人看到這一幕,一根記憶棒怎麼可能拍得過來。
其實這個所謂的邏輯bug,也可以放到前面三部MIB裡去,但在MIB的世界裡,規則就是這麼運作的,我們也不必為某些邏輯太較真。
《黑衣人4》如果對照前面三部曲,其實MIB血統是非常純正的,雖然影片被打上衍生作品的烙印,但《黑衣人4》在劇情結構上,都做到了巧妙的致敬和還原。
但是,嗯我要說但是了。
但是,致敬和還原結構其實是相對比較容易做到的,說直接點就是模仿前作就好,所以相對難做到的,是讓觀眾對影片保持新鮮感,而不是懷舊感。
《黑衣人4》花在創造新鮮感的時間,顯然比遵循以前三部曲結構花了更少的精力,所以這也造成影片的某些部分,像我前面說的鴛鴦火鍋的清湯,對於我來說,寡淡無味。
而影片唯一能製造新鮮的地方,也非常遺憾沒能玩出新鮮感,那就是雙男主變成了男女主角,女主由泰莎.湯普森飾演,海總和她作為搭檔,在《雷神3》的時候我們已經感受過了。
但在看這部電影時,我卻有一種錯覺,海總和泰莎像是首次合作一樣,沒能產生多少“化學效應”,告訴我不是隻有我一個人這麼覺得。
不過需要肯定的是,海總和泰莎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員,絕對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演,或許問題就出在劇情凌亂的推進上,打破了角色轉變和互動的曲線。
我們拿《雷神3》做例子,索爾到達薩卡星時,被女武神俘虜,女武神此時酗酒成癮,有著一段不堪的戰爭回憶,女武神要靠著酒精和消遣,來忘卻這段記憶。
在女武神和索爾相處的過程中,女武神得知阿斯加德有難,當索爾需要援助時,她選擇了拒絕和逃避,但在洛基讓她強行認清自己和過去後,女武神為了救贖自己,最後選擇加入拯救阿斯加德的隊伍。
我們再來看agent M的人物心路歷程,同樣,agent M也有背後的故事,她熱愛科學,而且一心想要找到MIB組織,抱著這個理想,她如願加入了MIB。
影片發展到這都非常精彩,我們隨著agent M的視角,一起搜尋MIB組織,一起面試MIB組織,一起進入和了解MIB組織。
但直到agent M遇到了海總H,agent M的人物性格突然出現了斷層,兩人的關係,變成了...就像我前面說的,給觀眾看不到“化學反應”的搭檔關係。
他們不像師徒關係,不像戀人關係,也不像友情關係,兩人也沒有強烈的性格互補,我只能形容,兩人是正常的同事關係,請問在一部電影中,觀眾願意花2小時,看一對正常的同事關係嗎。
前三部MIB雙男主的關係,表面雖然是同事,但實則更像父與子,師與徒的關係,可惜,《黑衣人4》沒能抓住MIB系列搭檔的靈魂。
影片最後雖然兩人有一點點曖昧,但字首的不充分,導致了字尾情感積累不夠,兩人最後的昇華也欠缺了土壤。
再回頭比較《雷神3》,雖然索爾和女武神兩人的關係不是影片重點,也不能算教科書級別,但做到了不斷層,兩人從最初的不打不相識,到索爾求助女武神遭拒,再到女武神想通主動加入,人物關係走向清晰準確。
當然了,如果你對於直白爆米花電影要求不高,同時又喜歡MIB系列,喜歡海總,那麼《黑衣人:全球追緝》還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而且這對H&M組合,還加入了鮑尼小外星人做調和劑,所以當有鮑尼在場時,也不至於讓H&M關係顯得像極了平常的工作同事關係。話說,H&M這次植入真是深藏不漏(開玩笑)。
但不管怎樣,我依然還是會喜歡這部《黑衣人:全球追緝》,影片其實比最近很多沒能引進國內的動作科幻片,質量和層次其實都要好一些,更何況還有MIB世界觀的基本盤作保證。
更重要的是還有我最愛的海總在電影裡呀。
當然我也希望MIB系列別就此斷掉,這麼好的一個MIB世界觀,其實可以挖掘出更多新鮮好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