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文|令狐伯光

2022年馬上就要過完了,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國內流行文化領域遭遇到的打擊非常嚴重。其它方面就不提了,今天還是分析一下華語音樂吧。今年的華語音樂其實挺有意思,說熱鬧也挺熱鬧的,說不行也不行。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說熱鬧就是大家口口聲聲罵現在的華語樂壇不行,懷念以前的華語樂壇。結果今年很多老牌音樂人都發了新專輯,包括周杰倫、鄧紫棋、汪峰、薛之謙等等,張藝興,陳奕迅,林俊杰等也發過新歌。

但是這個成績嘛倒也不是說完全不行,汪峰,薛之謙新專輯的成績就差一些。周杰倫的《最偉大的作品》,鄧紫棋的《啟示錄》剛發時還是挺熱鬧的,人氣,熱搜,討論度等等都不錯,但是你看現在過去還不到半年。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別說像他們以前專輯一首歌曲大街小巷播放幾個月,你去現在音樂排行榜上都沒上榜。

而今年爆紅的短影片神曲也都少了,而且往年搞得熱火朝天的音樂綜藝,有沒有發現今年也不行。至少捧新人方面嚴重不行,結果全是什麼《浪姐3》捧點王心凌,《時光音樂會》《聲生不息》捧港臺歌手,全部都在炒冷飯。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華語樂壇不行的原因我個人寫過很多遍了,不過之前都是從產業發展角度寫的。這次從另一個根本原因寫一下,那就是基礎。

沒有周杰倫就不行了?華語樂壇的衰落,從來不在於周杰倫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華語音樂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除了唱片時代崩盤,在新的數字音樂時代,再到短影片時代把音樂傳播形式改變了。現在主流普通觀眾是快消的短影片神曲,網路電視年輕觀眾主流是娛樂綜藝,各種電視節目的偶像明星。

一是成熟音樂產業鏈很重要,周杰倫和現在的華語樂壇是兩個時代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周杰倫處在港臺唱片時代的尾巴,唱片時代聽歌的也只是一部分群體,在年齡結構上就是初中生-大學生為主,這部分群體消費力強,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所以唱片公司推出新人,推出新歌曲,也主要針對這批人。

工作以後娛樂方式多了,加上事務繁忙,沒有精力沒有意願沒有動力在聽歌上花功夫,往往是一些延續性的習慣,比如以前聽誰的歌,後面繼續聽誰的歌,或聽類似的歌曲。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8090年代港臺流行歌曲進入內地時上一輩也是不習慣的,她們已經習慣了適合舞臺表現的主旋律歌曲,認為港臺歌曲就是情情愛愛靡靡之音。大多數人的音樂喜好會在十幾歲二十幾歲就形成固定了。

所以,唱片公司會自動忽略這些觀眾的需求,反正購買力不強。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現在則是人人一部智慧手機,原來聽唱片的這批人變成了少數派,所以不適應了,他們瞧不起的歌曲真的有人在聽,只不過不是自己這一批人,比如自己的上一輩,比如自己的下一輩,比如那些普普通通的底層人民。

歌曲口味的變化實際上是時代的演化,從晚會歌曲到唱片再到網路歌曲,聽歌渠道的變化對歌曲風格影響很大。唱片需要收聽者實在掏出錢來,對歌曲風格、質量甚至曲目、曲長都有很高的要求。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現在到了網路和短影片時代,歌曲掙錢不是主要目的,要的是旋律、抓耳有辨識度和傳唱度,在極短時間內吸引人的注意力,要的是爆款,然後再透過帶貨、廣告等方式收回成本,歌曲的質量反而退居其次

音樂公司首先追求的仍然是商業性,他們會研究從誰身上能賺到錢。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很遺憾,越挑剔的聽眾越難伺候,消費越理性,在他們身上賺錢很不容易。任何歌曲都是要賺錢的,只是賺錢的方式不同,有些歌手靠賣歌收益,想聽我的歌就得購買;有些人則寧願免費轉播,只要打響名氣,靠商業演出等其它方式也可獲得收益。

二是根中國還沒有成為發達國家,人們生活水平還不夠,接受藝術教育水平不夠。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國內大眾平均音樂素養太低了,那些聽華語獨立音樂的都知道。當下國內獨立音樂,論音樂風格,音樂水準,音樂藝術比以前豐富了十倍不止。但是真正優秀的音樂沒有人聽,根本火不了。

普通觀眾在看短影片,年輕觀眾在追逐唱跳偶像,8090後群體瘋狂在懷舊。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國內文化藝術的環境太差了,說實在話,要照顧大眾聽感和音樂本身是有衝突的。音樂人更能注意到普通人注意不到的地方,比如音樂的層次感,各個聲部,和聲和樂器編排都在幹什麼,這首歌這部分用了什麼技巧,和絃之間是怎樣連線的等等。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我聽到優秀的曲子會很爽很有滿足感,短影片神曲一秒都聽不下去。音樂沒有貴賤,但是有高低優劣,只是有音樂基礎的人比普通人能從更多的方面去欣賞音樂。普通人對音樂的理解就是一耳朵聽下去好聽就是好歌,但是這其實對音樂來說很不公平。

真正對於音樂有一定鑑賞力的聽眾,想必一定更懂得理論基礎,理念創新,以及技術進步這三位一體的重要性。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大家以為歐美還有日本音樂為何強?一個就是背後有成熟完善的音樂工業產業,另一個就是有支援音樂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持續發展的音樂理論基礎,不然人家音樂產業為何那麼強大?

這絕不是單憑某個音樂人,某個大神能夠撐得起來的。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卻出不了下一個“周杰倫”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有些人可能會問我們唱片產業不行了可以理解,但內地人口那麼多,更是有8所專業音樂院校,那麼這個音樂理論基礎不是非常強大嗎?為何卻出不了下一個周杰倫什麼的。

真正音樂學院作曲系出身的學院派所學習的東西,大多都與通俗音樂無關,諸如無調性音樂、微分音樂這樣對於常人來說艱深晦澀難以理解的音樂型別。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而他們研究這種音樂很大一方面是在前人研究的理論基礎上繼續拓寬音樂的邊界,不斷革新產生新的理念,並不是為大眾服務。也正如現在的科研專案也並非都是為了投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弦論這樣的前沿理論物理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嗎?但我們不能因為對我們生活沒用就不去研究它。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流行音樂的定義是不需要透過學習就能表演和欣賞的音樂,著重於它的商業屬性表明了這種音樂的門檻很低。但是這不代表對於優秀作品的標準不高,正相反,隨著音樂工業體系的不斷髮展,各類理念應用愈發成熟完善,對於優秀作品的要求和標準是在不斷提升的。

有些型別的音樂風格本身就比較偏小眾,對於創作者的業務能力和音樂素養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種音樂在欣賞的時候往往擁有或高或低的門檻,要求聽眾具備一定的審美主動性和審美追求,並不能完全做到膾炙人口。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如果您覺得好音樂的評判標準就是膾炙人口,那麼現在短影片平臺流傳的那些網路神曲想必已經足夠流行了,但從音樂上來講毫無可取之處,既無法推動音樂的發展,而且這樣的產物本身就是對於市場生態的巨大破壞。

其實學院派出身和火不火的關係,主要還是看音樂產業,也就是所謂的平臺原因。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比如內地科班出身的知名流行音樂人有汪峰、王力宏、李泉、汪蘇瀧等等。現在科班出身,野路子出身的音樂人就更多了,而且不乏像蘇紫旭那種產量都不低於周杰倫,音樂水平甚至高於周杰倫的音樂人存在,但是又回到不火那個問題上。

不用忘記周杰倫,王心凌?華語樂壇其實更有趣了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最後,現階段大多數國內觀眾在藝術層面水準接受教育程度並不高。以前因為文化產業屬性的不同(唱片時代更容易挑精英,現在就是泥沙俱下),結果就什麼牛鬼蛇神都來了。但之前的文化產業其實統一性更強。

像以前提到最火的電視劇動不動火遍大江南北,萬人空巷。

如果提到中國科幻,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劉慈欣,因為他最有名。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如果提到華語流行音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四大天王,是周杰倫。這不僅僅是與個人能力和作品水準有關,更是由於各種因素而促成的歷史地位而導致的。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聽眾所謂的沒有音樂聽了,是指沒有流行音樂人能夠超越周杰倫?還是沒有人在流行音樂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呢?如果是前者,那不光現在沒有,可能以後也不會有,畢竟不論是貞觀之治還是開元盛世,都無法撼動秦朝大一統的歷史地位。

但如果是後者我認為不但有,而且豐富多彩太多了。如果你聽獨立音樂就知道,近些年來在華語流行音樂的許多領域中都誕生了很多出色的優秀人才,雖然不是那麼火,但帶領著華語音樂不斷向前走還是沒問題的。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如果您想聽膾炙人口的歌,現在可以說滿大街都是;如果你想聽好歌,那麼就需要不斷的認識和了解,豐富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審美,這樣你才能擁有分辨和發掘優秀作品的能力,否則你只能活在資訊繭房裡。

華語樂壇真的不止周杰倫,不止以前的情懷音樂,不止唱跳偶像和短影片神曲。

#頭條創作挑戰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90 字。

轉載請註明: 14億人,8大音樂院校,華語樂壇為何成了下一個“國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