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兩場世界大戰是改變了人類命運的重要歷史事件,相比於浩如煙海的二戰電影來說,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電影顯得相對乏善可陳。

兩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導致了人類社會對於一戰和二戰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印象。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具有鮮明的反法西斯性質,因此往往能夠拍出價值觀鮮明的主旋律電影,各國電影歷史上這類充滿著愛國情懷和英雄主義的經典二戰電影不勝列舉。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完全是一場歐洲列強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參戰各方完全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有的只是帝國之間利益的衝突。這也使得一戰電影總是給人以殘酷和悲壯的印象,電影更多的是關注戰爭中個人的遭遇,而不是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傷害堪比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人類與病毒的抗爭絲毫不亞於一百多年前的這場戰爭,而在國內疫情初戰告捷之後上映的首部大片就是這樣一部悲壯的一戰電影《1917》,對於所有接受了疫情考驗的人們來說有著格外不平凡的意義。

(一)沒有英雄的戰爭電影

許多觀眾很可能看完電影《1917》之後都還沒有發現有兩位英國頂級巨星的客串出演,科林·費爾斯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片中扮演了兩位英軍前線指揮官。“臉叔”英姿颯爽的將軍形象始終淹沒在昏暗的燈光之下,“卷福”的疤面造型也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真正的主角是兩位普通的英國士兵,電影開頭兩人正懶散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緊接著就被隨機選中執行一個極其危險的“死亡任務”。兩個人在接下去的一天時間裡接受了生與死的嚴酷考驗,而那些沒有被選中計程車兵命運也好不到哪去,他們匍匐在陰冷潮溼的戰壕裡等待著衝鋒的號令,隨時準備一躍而出投入槍林彈雨的戰場。

電影《1917》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兩位名不見經傳的英國演員喬治·麥凱和迪恩·查普曼,他們的知名度無法與片中客串出演的那些大牌明星相提並論。電影中演員的表演也完全沒有傳統戰爭電影中所慣用的煽情手法,並沒有刻意去展現士兵的勇敢和無畏,而是竭力還原在恐怖的戰場環境下人類的真實的情感。

導演薩姆·門德斯顯然不希望觀眾記住電影中任何一張面孔,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年輕士兵在戰場上所遭受的苦難和折磨之上。這是一部沒有英雄的戰爭電影,有的只是一個個沒有被記住名字的年輕生命。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二)沒有硝煙的戰爭電影

對於眾多熱血軍迷來說,這部受人期待已久的戰爭大片無疑是令人失望的。除了結尾處那次半途而廢的衝鋒之外,電影中鮮有真刀真槍的戰鬥場面出現。原因很簡單,這部戰爭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戰爭,而是阻止戰爭。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電影《1917》的歷史背景被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主要情節取材於一戰中一起並不知名的真實事件“阿爾伯利奇行動”。在1916年經歷了“凡爾登”和“索姆河”兩場著名的“絞肉機戰役”之後,傷亡慘重的德軍決定收縮西部防線,重新在法國北部設定了一條“興登堡防線”。1917年2月德軍開始了有序的撤退,沿途設定了大量爆炸裝置來阻撓英軍的追擊,並且大肆破壞民用設施和資源,這些情節和場景都在電影《1917》中得到真實的還原。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英國軍隊將德國人的撤退誤判為一次潰逃,立即開始組織大規模反攻。正當前線部隊集結完畢準備發起進攻之時,後方指揮部接到空軍偵察機的報告,發現德軍已經重新修建了堅固的防禦陣地。由於德軍撤退時破壞了英國軍隊的電話線路,導致指揮部無法將這個重要情報傳遞給前線部隊,於是才緊急派出兩名士兵攜帶書面命令穿越火線前往進攻部隊陣地,緊急叫停這次註定失敗的進攻計劃。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由於電影主要故事情節發生在德軍撤出戰場和英軍發起反攻的間隙,兩位主人公大部分時間是在一片荒無人煙的戰場上趕路,這使得《1917》成為一部十分安靜的戰爭電影。被雙方炮火反覆耕犁過的戰場上出現了暫時的寂靜,寸草不生的土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兩個國家陣亡軍人的屍體。在這樣死一般的寂靜之中,兩個英國士兵不顧一切地向著目標前進。而在電影中一共只有四名士兵在交戰中陣亡,其中就包括電影主要角色之一的那位傳令兵。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反觀世界電影近幾十年的經典戰爭電影,無不傾注了創作者強烈的人文情懷和反戰思想。從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和《戰馬》、梅爾·吉布森的《鋼鋸嶺》,到諾蘭導演著名的《敦刻爾克》,我們看到的都是普通士兵和平民在戰爭中的遭遇。

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結束快一個世紀,但是這兩場戰爭對人類現代社會的影響在很長時間裡都無法消除,對於戰爭的恐懼深深地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一部又一部像《1917》這樣反思戰爭的電影不斷地提醒著人類不要輕易開啟這個恐怖的“潘多拉魔盒”。

(三)一鏡到底

在今年的奧斯卡獎評選中這部獲得多項提名的作品與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主要獎項擦肩而過,最終獲得的竟然是最佳攝影獎和最佳視覺效果獎這兩個技術類獎項,原因是《1917》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方式來拍攝這部戰爭電影。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許多電子遊戲愛好者都會對《1917》的電影畫面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人不禁聯想起當年曾經一度風靡全球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使命的召喚》。在電影中鏡頭始終從各個角度跟隨著兩位主人公的移動,電影場景也始終在移動之中並且幾乎沒有重複。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擔任本片攝影的是曾經13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的羅傑·迪金斯,這位科恩兄弟與山姆·門德斯的御用攝影師代表作品有《肖申克的救贖》《007:大破天幕殺機》和《銀翼殺手2049》等一系列經典電影。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此前採取這種“一鏡到底”模式拍攝的電影中,最為著名的就是201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而戰爭題材的電影中,《1917》是第一部採取如此大膽方式拍攝的電影。也許是因為電影相對簡單的故事情節以及散文式的敘事風格,使得觀眾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感受電影所塑造的戰場環境和戰爭氛圍。電影鏡頭追隨著兩名英國士兵的身影,從曲折迂迴的戰壕到佈滿鐵絲網的戰場,這樣的“一鏡到底”無疑是最佳的方式來模擬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最大程度上讓觀眾能夠體會到戰爭的恐怖和這些普通士兵所經歷的折磨。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9年另外一部火爆的戰爭大片《中途島》,這部由好萊塢特效大師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中同樣使用了近乎電子遊戲的畫面處理方式,那些激動人心的轟炸機俯衝鏡頭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然而如此濫用電腦影象處理的目的只是為了簡單的視覺衝擊,這些簡單空洞而又缺乏靈魂的戰爭場面完全無法像《1917》中的“一鏡到底”那樣給觀眾帶來心靈的震撼。(全面比較兩個時代的電影《中途島》,為什麼1976年的版本更出色?)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電影片尾出現的字幕解釋了本片為什麼會採用如此特別的拍攝方式,導演薩姆·門德斯的祖父曾經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1917》的創作源泉正是來自於導演童年從祖父那裡聽來的故事。採用“一鏡到底”這樣主觀視角的方式來拍攝,無疑是導演個人對於自己的祖父的致敬,同時也是對於在一戰中逝去的整整一代人的懷念。

(四)結語

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無前例的人員傷亡給歐洲各國帶來了巨大創傷,幾乎在西方主要參戰國家的各大城鎮都設有紀念一戰陣亡將士的紀念碑。各類反思性的文藝作品也層出不窮,2018為了紀念一戰百年,同樣作為戰爭親歷者後代的紐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拍攝了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彼得·傑克遜作品《他們已不再變老》)紀錄片的名字來自於英國詩人勞倫斯·賓揚的一首紀念一戰的詩歌,“日復一日,太陽照常升起,只是那些犧牲的戰士,他們已不再變老。”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真正的現代化戰爭,包括坦克、機關槍、遠端大炮等現代化武器裝備首次投入戰爭,這使得一戰中計程車兵傷亡數量遠遠超過其他戰爭。而人類的生命在這些軍事工業所創造出來的殺人機器面前顯得那麼渺小,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所有人都不得不躲在戰壕之中躲避著漫天炮火,在這場殘酷的殺戮之中沒有英雄,只有一個個想要回家的軍人。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30 字。

轉載請註明: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