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晚,是為了找到一種過節的儀式感 | 新京報評論

看春晚,是為了找到一種過節的儀式感 | 新京報評論
我們再次找回了過年的儀式感,一起在談笑風生中靜候新年鐘聲。

看春晚,是為了找到一種過節的儀式感 | 新京報評論

▲“錦繡”舞段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兔年春晚。 圖片來自央視春晚節目組
文 | 趙志疆

1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一,央視兔年春晚毫不意外地佔領了各種熱搜榜。

有人盤點“這屆春晚又帶火了啥”,有人關注“兔年春晚看臺5個最搶鏡明星”,有人調侃“沈騰的麥掉了”“王寶強的嘴瓢了”……春晚再次成為國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再沒有哪一臺晚會能像春晚這樣引人關注,也再沒有哪一臺晚會如春晚這樣遭人評頭論足。每年春晚過後,市井坊間照例是有贊有彈,對於一個“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文明古國來說,一臺“國字號”的晚會,難免會引發不同的反響和解讀。春節假期裡,熱鬧的輿論場本身也不失為“鬧新春”的一部分。

對於今年春晚,很多人一直懷有期待。實際上,這種期待,並不是對某一個演員或者節目,而是新年鐘聲。

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鬧新春”的關鍵就在於一個“鬧”字,大年三十本來就是一場熱熱鬧鬧的狂歡。但是,這種喧囂熱鬧的場景,我們已經太久沒有見過了。三年疫情,家人難得團聚。

現在,疫情終於走向了新的階段,家人也團圓了。吃完年夜飯,開啟久違的電視機,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坐在一起。對於我們來說,春晚演什麼或許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再次找回了過年的儀式感,一起在談笑風生中靜候新年鐘聲。

近年來,“年味越來越淡”的聲音不時被人提及,其中根源並不在於過年的儀式不夠完整,而在於不少時候,我們的身體雖然回家,但心卻隨著手機落在了路上,乃至於親人相見卻無話可說——那臺晚會,也在很多時候成為全家人坐在一起閒看聊天的契機。

在技術化千篇一律的文明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精神家園?這是一個耐人尋味且發人深省的問題。春節文化源遠流長,在於其構建了我們豐富的精神家園。

任何外在的形式,其實都只是一種載體,歸根結底,都只是為心與心的溝通交流創造一種氛圍。春節晚會的主題是團聚,闔家歡樂的關鍵是闔家,我們需要在面對面的交流中,享受團圓的價值和快樂。

有人吐槽春晚,因為很多人仍然在意春晚。不過,最值得在意的不只是春晚。無論怎樣,央視兔年春晚已經成為過去時,癸卯兔年不疾不徐拉開了序幕。新的一年,也祝福大家能給親情相守多留一些時間,祝福每個人都能在闔家幸福中大展宏“兔”。

撰稿 / 趙志疆(媒體人)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吳興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61 字。

轉載請註明: 看春晚,是為了找到一種過節的儀式感 | 新京報評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