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第三十六集,有一段營救林殊副將衛錚的劇情。
梅長蘇的安排是這樣的:首先,派言侯爺藉故去引開夏江,言侯在會談過程中利用夏江妻子逝世的訊息惹惱了對方。在進行了一番不愉快的談話之後,言侯說”我可以走了“,以此引得夏江的懷疑。
從謀劃上來說,言侯爺這條線存在兩個疑問:第一,梅長蘇怎麼確定言侯一定會答應相助呢?第二,就算言侯答應相助,梅長蘇怎麼知道言侯能夠打亂夏江的心神,引得其猜疑?尤其是這種猜疑能夠到什麼程度?是否值得派幾十人為此去冒險呢?
然後,就是攻懸鏡司這條線:甄平帶人攻入懸鏡司,在到達地牢之前就撤退。梅長蘇後來跟夏江說:發現守衛鬆懈,所以斷定衛錚不在此關押。
這裡也有疑問:守衛鬆懈到什麼程度才能斷定衛錚不在此關押呢?夏江回來後懷疑:梅長蘇藉機調走自己不是為了劫獄,而是怕自己識破他們聲東擊西的戰術。這裡面夏江的自我懷疑源於他對自己關押衛錚至大理寺的不放心,試問既然心裡一直忐忑為何還要把衛錚移走呢?
梅長蘇後來的解釋是,因為夏江的目的變複雜了。目的變複雜了跟換個地方關押人犯有什麼關係?在懸鏡司就不能一網打盡劫獄的人?何況那裡還買了火雷了,最次也能同歸於盡吧。到時候靠著這些屍首也能辨認他們是誰的部下,照樣想栽贓誰就栽贓誰。
最後,夏江心急火燎地跑到大理寺確認人犯還在不在。大哥,你一個懸鏡司首尊出門多引人注意不知道嗎?派個人去看下不就可以嗎?就算去大理寺,你也可以佯裝懸鏡司這裡關著人吧?人家會聲東擊西?你就不會?
當然,梅長蘇這裡也有解釋:那就是夏江心下多猜疑,一定要自己親自去看到犯人才放心。嗯,這麼說好像也沒殺問題。
也就是說,梅長蘇整個營救衛錚的計劃都是基於他對夏江的心裡猜測,而且不止一層:第一,夏江想請君入甕,所以把衛錚移到了大理寺;第二,夏江會自我懷疑大理寺的人犯被劫走了,所以會親自自己去檢視,順便當了一回帶路黨。還有言侯,他怎麼知道說出救衛錚,言侯就一定會幫忙呢?
所以,整個謀劃按最簡單的情況來看都存在三種變數:首先,言侯不答應怎麼辦?其次,夏江如果沒把人犯移走怎麼辦?最後,夏江沒有自我懷疑怎麼辦。
這三種變數疊加在一起,會使得整個事件的複雜度呈指數上升,根本無法按照既定的規劃去走,失敗了該怎麼辦?或者半成功半失敗又該怎麼辦?
權鬥就是一種大型賭博,賭輸了,可能連命都沒有。怎麼能不考慮失敗的情況呢?天天做一錘子買賣,墳頭上的草早就不知道多高了?
整個營救計劃,包括整個琅琊榜的權鬥,靠著作者開金手指,主角一路勇猛向前。當然,硬要解釋也沒問題,就像做實驗都有理想情況。但硬傷太多太多,只要有點腦子就能發現。
另外我看到有一個問題是《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的權謀水平相比如何。這裡我不下簡單的結論,給大家看一個我之前寫的《大明王朝1566》裡面的血經一事:
明明是裕王妃用假血經騙了嘉靖帝,為什麼嘉靖還會抓殺嚴黨呢?
如果你能理解《大明王朝1566》的這段劇情,我相信你會對權謀有新的認知:首先,權謀靠的不完全是謀劃,最重要的是自身有幾斤幾兩,看鍋下米。有一句話叫”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就是這個意思;其次,傳統式的中國權謀並不會允許存在那麼多的不確定性,先慮勝,再慮戰。既然動手,就是要你的命,能讓你死絕對不會讓你活,能誅十族絕對不會誅九族。但在平時,一切都是引而不發,在一起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除去權謀,然後就是對事物發展的預測,這個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天道》。從最開始的扶貧,到殺富濟貧,到痛失所愛,看丁元英是怎麼慮勝又慮敗的,而整個事件的核心又藏在何處?
《天道》如果樂聖公司提前知道王廟村生產基地,結局會不一樣嗎?
《天道》丁元英不阻止三人退股,考慮的是這三點原因
琅琊榜無疑是一部製作精良、演員演技線上的優秀作品。但對於影視作品,我個人有一個評定標準:一流的作品看氛圍;二流的作品看故事;三流的作品看演技;不入流的作品只能看看演員的臉。
一部作品如果總是在說演員演技怎麼怎麼好,大機率不會成為經典作品。因為在那些經典作品中,比如上面提到的《大明王朝1566》,你就根本感覺不到演員在演戲,而是他們就是那個角色,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這就是人物和故事高度契合的結果。如果再往上編劇或者導演擁有較高的藝術水準,那大機率會將作品引入到一個或情感濃郁,或充滿思辨的氛圍,這就離經典之作不遠了。
如果國產劇以《琅琊榜》為基礎,那需要提升的就不單單是權斗的部分,還有整體的故事,以及主創們到底想以一種怎樣的氛圍去感染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