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過去,孫快快不是那種傳統的民族樂器演奏者。她長相甜美,時髦靚麗,還喜歡機車服。如果不是她手指上厚厚的老繭,很難想象這個90後蒙古族女孩,已經拉了20年馬頭琴。
作為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馬頭琴已經有上千年曆史。儘管對成長在內蒙古通遼的孫快快來說,馬頭琴是自小就耳濡目染的樂器。但“好像出了內蒙古,這個樂器真的很小眾”。
近三年來,孫快快正在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讓馬頭琴“走出內蒙古”。作為一名全職的馬頭琴主播的她,每天下午都會出現在抖音直播間,拿起琴和弓子,以樂會友。直播間裡天南地北的觀眾也從最初總問“這是什麼樂器”,到如今會在公屏上點播馬頭琴的代表曲目。
透過直播打賞,孫快快也獲得了一份體面的收入。在這份支援下,她正計劃把馬頭琴做成一份事業:錄製線上課程,給直播間裡總問“怎麼學馬頭琴”的人一點啟發。從這一步開始,未來做出自己的馬頭琴個人工作室。
從馬頭琴裡聽見“萬馬奔騰”
孫快快成長在一個音樂氛圍濃厚的家庭。爸爸學鍵盤出身,小叔學架子鼓,學馬頭琴的乾爸後來成為了她的啟蒙老師。八歲起,孫快快開始學拉馬頭琴。那時候,身邊學馬頭琴的女孩很少。“馬頭琴對力度有要求,一般男孩子學起來要更有優勢。”孫快快說。
日復一日的練習裡,孫快快每天對著鏡子確認自己的坐姿和持琴是否正確。重複地練習基本功,尤其是馬頭琴的長弓,那是“特別特別枯燥的”,要翻來覆去地拉一個空弦。很多學習馬頭琴的人因為無法堅持拉長弓,最終選擇放棄。
十二歲時,孫快快對馬頭琴的興致第一次真正調動起來。這天,馬頭琴老師手裡剛好有張音樂會的門票,她就一塊跟了去。馬頭琴樂手的投入狀態讓她“一直在起雞皮疙瘩”。她至今都記得,當時演奏的曲子是《萬馬奔騰》——這是一首馬頭琴的獨奏曲,在音樂裡能聽到馬群奔騰在草原上的嘶鳴聲。她的腦海裡第一次出現了想要真的學好馬頭琴的念頭。
初中畢業以後,她考入了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一門心思地投入到了馬頭琴的學習當中。每天上午四小時,下午四小時,幾乎泡在了琴裡。在學校時,她還有幸得到過馬頭琴音樂代表性傳承人齊 寶力高的指點。當時,她跟隨齊 寶力高在學校的舞臺上共同演繹了一曲馬頭琴表演。“當時我握著琴,老師看著我拿琴的狀態,說了一句,這個小姑娘以後有發展。”這句話,更加堅定了她堅持馬頭琴專業道路的信心。
畢業以後,孫快快進入當地舞團,成為了的一名樂手。然而現實給了她當頭一擊。除了工資不高,難以維持生活開銷。更重要的是演出機會太少了。即便有機會,很多也只是接待演出。他人在飯桌觥籌交錯,馬頭琴演奏好像只是助興。孫快快決定離開舞團,這不是她內心所想要的馬頭琴的舞臺。
2019年,在朋友的建議下,她決定開直播試試。一開始,觀眾並不多。但她發現,很多人雖然不認識馬頭琴,但對馬頭琴有很大的興趣。而且打賞也帶來了一定的收入。孫快快決定,做一名全職主播。三年來,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她都會帶著琴和弓出現在直播間。數以萬計的觀眾進入她的直播間,聽一曲馬頭琴。這是她為自己尋找的新事業。
讓馬頭琴出了蒙古,也能被認識
孫快快扎著利落的馬尾,在直播間裡一首接一首地演奏了《蒙古人》《大魚》《諾恩吉雅》《西海情歌》《成吉思汗的傳說》等幾首曲子,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
孫快快說,這樣搭配是因為,馬頭琴的經典作品需要被記住,也要透過新的形式傳播給更多年輕的新朋友。剛開始直播的時候,很多人是不認識馬頭琴的,還有人以為這是二胡。
馬頭琴在現代的傳承並不容易。青年馬頭琴藝術家薩切榮貴曾表示,內蒙古地區專業的馬頭琴樂團都是近五年才成立的,數量也只有四五個。老一代的演奏家已經年邁,而新人還沒有成長到獨當一面的狀態。由於地區的閉塞以及傳人的年邁,很多優秀的馬頭琴傳統無法與現代都市生活產生聯絡。
就像孫快快的直播間一樣,直到現在,第一次來的新人還會問這是什麼樂器?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熟悉到開始點馬頭琴的代表曲目了。孫快快說,能夠有人因為看直播認識了馬頭琴,她感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現在,在孫快快直播間的評論裡,也有人會留言,“彷彿聽出了萬馬奔騰的感謝”。一如她十多年前第一次被馬頭琴打動的感受。
和在抖音直播上活躍著的上萬名民族樂器主播一樣,孫快快在這裡找到了線上的第二個舞臺。“現在透過一個更大的平臺,可以對著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拉琴。不僅要把馬頭琴傳播出去,也要把草原的故事傳播出去。”
在抖音直播三年多,孫快快透過直播打賞獲得的收入已經與外出的登臺演出費相當。這也給了她在事業上更進一步的勇氣。現在,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想要更專業、系統地研究馬頭琴,推動馬頭琴的傳播與發展。最近,她正在錄馬頭琴的課程,希望早日把課程做出來,讓那些在直播間裡想要學習的粉絲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