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國好聲音》結束還沒多久,2021年的《中國好聲音》就已經急不可耐地官宣了。除了周杰倫迴歸,繼續坐鎮導師席之外,好聲音的全國海選早就如火如荼地舉辦好幾期了。
與此同時,從好聲音走出來的冠軍蔣敦豪,通過後援會正式宣佈參加《創造營2021》的訊息,又要踏上漫漫選秀路。
連冠軍都要“回爐重造”,好聲音的影響力早已不復當年。越辦越糊還堅持不懈,大家都不禁納悶:到底是誰給了好聲音繼續下去的勇氣?
有很多歌手都是透過好聲音的舞臺走進大眾視野的,如梁博,袁婭維,平安,金志文等人。可惜隨著觀眾厭倦了已經演過太多遍的“套路”,也不想再看像“我今年要開32場演唱會”之類的段子,好聲音這檔曾經的國民綜藝逐漸走下了神壇。
2020年的好聲音,從開播到結束,在觀眾中的熱度和討論度都遠低於大眾音綜《歌手當打之年》。而《明日之子4》《樂隊的夏天》等細分市場型的網路綜藝,則加速了電視臺上星綜藝的衰落。
《歌手》已經宣佈停辦了,創新乏力的好聲音,選擇繼續堅守。
除了以導師為中心,好聲音還面臨著缺乏實力派選手的問題。像本屆冠軍單依純一樣靠著翻唱頻繁登頂qq音樂榜首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單依純憑藉優秀的嗓音條件,甜美的外貌打動人心,在18歲就登頂好聲音冠軍之位,也在賽後順利接到了演唱遊戲及電影主題曲的工作。
但不是所有選手都有強大的原創能力和清晰的職業規劃的,所以像梁博,張碧晨等闖出一片天的學員反倒是少數。大部分學員在節目結束之後只能重歸沉寂。
好聲音走到今日日漸式微,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好聲音的素人學員本身能為節目帶來的關注度很小,節目組不得不在導師方下功夫,無非是選擇一些自帶流量和話題的實力導師,並把他們的言行送上熱搜。可是導師與學員間水平差距過大,反而讓舞臺焦點轉移,更難捧出新人。
李榮浩的學員在合唱《年少有為》時,居然全員跑調,周深攜手學員崔佳瑩獻唱《我愛你中國》卻“不小心”吊打學員,被笑稱為“修好了學員的音響”。
其次,大批電視觀眾轉戰網路綜藝也造成了好聲音的觀眾流失。無論是《樂隊的夏天》,還是《明日之子》,乃至“小破站”的《說唱新世代》,都透過精準的定位吸引了不少觀眾。
但是像好聲音、《歌手》這一類衛視音綜,因為考慮更為廣泛的使用者群體,轉型也是相當艱難的,且看隔壁的《歌手》,即使請來了像隔壁老樊,華晨宇這樣粉絲基礎龐大的歌手,都難以挽回頹勢,只能黯然離場。
觀眾已經對好聲音節目形成了固定下來的,刻板的印象,那就是“選人—組隊—pk”,而年輕觀眾們顯然會更加求新求變,他們渴望著新的形式和內容,韓娛音樂綜藝《super band 》在內地收穫好評,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與之相比,好聲音在之前做出的“一鍵封麥”這種小小的創新,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賽制,滿足當下觀眾對新型別節目的需求。
當下許多觀眾的喜好已經固定了,他們雖然追求新奇和刺激,但卻很難走出自己那一方小小天地,也聽不到新的聲音。這時候,為了與這些潛在的使用者群體建立聯絡,就必須在節目中呈現他們喜歡的內容。
無論是《明日之子4》那失控的局面,隊員與節目組之間的衝突,還是《樂隊的夏天2》中五條人樂隊出其不意的舉動,都狠狠地為節目帶來了一大波熱度——儘管有的人是去看熱鬧的,但不可否認,這種戲劇化的局面確實能為節目吸引更多的使用者流量。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節目組的製作是否用心,其實都是能感受到的。《樂隊的夏天1》獨特的撕紙動畫效果,燈光vj雙線上的舞臺呈現,都為這檔節目贏得了應得的掌聲。
尤其重要的是舞臺,舞臺呈現是一檔音樂綜藝的立身之本,從選歌到錄音製作,再到選手的個人呈現,燈光和攝影的再創作,每一個細節都直接影響最終效果和節目口碑。
出現學員跑調這種近乎鬧劇的表演,好聲音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也都要負責任。
儘管好聲音已經陪我們走過了九個年頭,貢獻了許多實力歌手與動聽的現場,但如今這檔綜藝不但創新乏力,更難以刺激到大眾。想繼續撐下去,真該好好盤算盤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