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綜藝節目替代了傳統的電視節目。
從《超女》至今,越來越多型別的綜藝節目充斥著國內娛樂市場,綜藝節目也確實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
比如昔日的《中國好聲音》,當年可謂是風靡全國,一些素人歌手將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歌曲唱紅。
雖不至於萬人空巷,但也創下極高的收視率。
不過許是受到了時間的侵蝕,如今的綜藝節目日益增多,卻再也沒有當年的盛況,就連《中國好聲音》如今的收視率也逐漸下滑。
其實不光是《中國好聲音》,國內幾乎所有的綜藝皆是如此,在第一季上映的時候尤為火爆。
可隨著隨後幾季的開播,口碑與收視率也都在高開低走,一季不如一季。
有些甚至抵不住現實的壓力,最終走向了衰敗的道路。
雖然如今的綜藝市場種類繁多,看似極為繁盛,但也只是眼前泡影而已,把這層遮羞布揭開後就會發現,國內的綜藝市場其實一片狼藉。
是我們的審美髮生了變化嗎?其實也不盡然。
拿《嚮往的生活》舉例,當年這檔節目的初心,其實是想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體驗一下慢節奏的生活。
由於彼時國內並沒有類似的節目,所以此節目一上映就受到了廣大民眾的關注。
第一季上映之後,我們也確實看到了恬靜、簡單、慢節奏的生活方式。
即便只是檔節目,但我們卻能感受到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放鬆。
但隨著節目接下來幾季的播出,節目的收視率一直在持續走低,觀眾也越來越不愛看。
大概是在“大華”離開之後,節目逐漸出現了偏差。
民眾開始發現,節目組邀請的嘉賓開始以流量為主,不管他們是否與常駐MC熟悉,只要流量好,統統都在邀請之列。
就連薇婭這樣的網紅,也曾有過“蘑菇屋”一日遊。
儘管當時也是本著為村民謀福利的目的,但卻並不能否認節目組就是在邀請流量明星。
有時候甚至會一下邀請許多人,給“蘑菇屋”的主人徒增許多壓力,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黃磊在廚房辛苦做飯的場景。
當放鬆變成了壓力,這檔節目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初心。
可能節目組也是為了收視率而被迫無奈,但為了“盈利”而放棄自己的初衷,實際上是種本末倒置的舉動,最後也會被觀眾所遺棄。
其實不光《嚮往的生活》,如今的綜藝節目都是這樣,為了“盈利”而放棄初衷,有些甚至吃相非常難看,這也是綜藝節目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就是缺少創新。
拿《跑男》舉例,當年節目第一季播出之後,掀起了國內“撕名牌”熱潮。
很多公司把團建的方式都改成了“撕名牌”,足以可見此節目的爆火程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對這種方式產生了“厭煩”。
雖然之後節目組也進行了改變,但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節目情節並沒有多大改動。
另外,在另外一些觀眾的心裡,此節目的遊戲完全都是在“生搬硬套”。
《跑男》的節目引援與韓國《Running Man》,簡稱韓版《跑男》。
看過韓版《跑男》的觀眾就會輕易發現,國內節目中的遊戲大都有種熟悉的感覺,幾乎所有的遊戲都在韓版中出現過。
有些遊戲甚至只看個開頭,就已經知道了結尾。
就連節目中的人設,都原封不動的給搬上了熒幕,甚至還有韓版的特色“週一情侶”。
儘管國內的《跑男》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元素,但節目的整體框架卻還是“複製貼上”了過來。
其實有不少的觀眾也都看過韓版《跑男》,所以面對國內節目的生搬硬套,基本沒有人願意再去重溫。
人都是先入為主,即便你有版權,即便節目熱度非常高,但由於主次不一樣,觀眾依然沒有觀看的慾望。
最後一點便是被廣為詬病的廣告植入。
這個問題的根源還是“盈利”問題,但屬於吃相太難看的一類。
隨著節目拍攝的季數越多,也會被越來越多的廣告“盯上”。
有時候看到精彩處,會被突如其來的植入而打亂了自己的節奏,導致輕易地跳戲。
有些節目廣告的“戲份”越來越多,假如一個小時的播放時間,有些節目光廣告的時間能有二十分鐘。
這些廣告也壓得觀眾喘不過氣來,收視率自然就會一降再降。
其實這3個因素是國內所有綜藝節目的“通病”,也是導致一季不如一季的“罪魁禍首”。
如果想要改變這些通病,需要的不僅僅節目的改革,更需要全行業共同的努力。
努力創新,一心為觀眾。
這樣的節目才會成為“常青樹”,也會成為綜藝節目的“領頭羊”。
另外就是少些套路,多些真誠。
儘管套路必不可少,但至少吃相不要太難看,觀眾也會樂意為自己的開心買單。
注: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果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