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東北的天氣連日下雪。知名演員、藝術家趙本山的徒弟在某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則凌晨四點的掃雪影片。
在影片中,63歲高齡的趙本山帶著一群徒弟在房子門口用鏟子掃雪,他雙手戴著白色手套,頭上是一頂白色的大厚帽。
雖然年紀不小,但是他步履矯健,動作麻利,絲毫不遜色於身邊那些年輕人。
許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趙本山太可愛了,並且也佩服他的體能管理做得非常好!
說起趙本山,70、80後們都印象深刻,早些年他憑著小品、相聲等作品,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他還是每年春晚節目的常客,其名號幾乎家喻戶曉。
曾經有網友爆料,趙本山坐擁好幾輛上百萬的豪車,還有價值2個多億的私人飛機。可即便如此富有,趙本山生活上卻十分樸素,比如親自做飯幹家務等。
為何趙本山年過60,卻依然受到廣大粉絲和網友的喜歡呢?我想這和其接地氣的風格很有關係。
我曾經看到過一張照片,那是趙本山在拍攝《鄉村愛情》期間,親自接待“象牙山”鄉親們的場景。在畫面中,他頭髮花白,身穿著白色汗衫,站在大家中間毫無違和感。
更有人大讚趙本山多年沒有忘本,一直惦念著曾經養育他成長的這片黑土地。
楊絳在她《一百歲感言》書中寫道: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負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趙本山過去是個非常平凡的“小人物”,可最後卻成為了行業的翹楚和代表,這不僅是才華所致,更與其生活態度有關。
儘管他住得起豪宅,開得起豪車,但是生活中更願意住在一個普通的農家院子裡,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生活。
我身邊有位朋友曾對我說過一種理念,對此我深以為然。他覺得,人生苦短,一個人若太偏執於那些遙不可及的夢,總會成為你一生的負擔,懂得腳踏實地,做好當下,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接地氣”,這個詞在職場各個場景下我們都會聽到。尤其是領導看到你的一份方案計劃,評價一句“不接地氣”,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從職場的角度來分析,接地氣往往包括三個層面的意思:
1、使用者定位
還是以某個方案為例,被評價“不接地氣”往往意味著我們對方案的使用者定位上出現了問題,在思考方案時我們習慣於從自身喜好出發,而不是使用者的需求。
就拿趙本山來說,他的小品深受基層老百姓的喜愛,我想就是精準匹配了大家的需求。
2、認知水平
一個高學歷、高職位的領導,在和基層員工溝通時被讚揚“接地氣”,這絕非意味著領導的水平不夠高,而是代表其可以降維思考,用和基層員工同樣的頻率來溝通。
而有些人職位不高,思想的層面卻高高在上,脫離崗位實際,也不願意接受他人的意見。最終會顯得和外界格格不入,難以融合。
3、可操作性
接地氣也體現在我們的行動層面,一個想法或方案再好,也得具備可操作性,而不是空中樓閣,過於理想化。
舉個例子,企業的經營出現了困難,有人卻提出要清理所有的老員工。可那樣的做法,只會造成這個企業更大的動盪,最終走向衰敗。
寫在最後
如今退居幕後的本山大爺過上了養老的生活,凌晨四點和徒弟一起剷雪,只是他平凡生活的一個縮影。
我們普通職場人不一定需要四點起來剷雪,但是從趙本山身上卻可以好好學習下那些接地氣的人生態度。
各位朋友,您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