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認為,娛樂圈是性格外向者的天堂。
他們既能豁得出去,又善於伏低做小,看得透世態炎涼,又拎得清人情世故。
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總能讓人更輕巧地接近名和利。
可實際上,娛樂圈也不乏這樣一類人,他們敏感、自卑、不自信。
在名利場上總是扭扭捏捏不自在,卻有著與生俱來的才華,得以用鬆弛的姿態接近名利。
這類人的典型,就是“最牛的華語影帝”梁朝偉。
不講人情世故卻能名利雙收,就連劉德華都對他羨慕不已。
梁朝偉對自己的評價是,“我是個比較自卑、靦腆,不善於交際的人”,他在娛樂圈奉行的準則也是“低調、低調、再低調”。
劉嘉玲評價梁朝偉,“他是個沉默、敏感的人”,甚至抱怨“他的話少到想跟他吵架都吵不起來”。
梁朝偉素來不喜歡與人打交道,連他自己都說沒朋友。
拍戲之餘的愛好和消遣,無非就是一個人發發呆、出海餵魚、出國喂鴿子。
就是這樣一個“社交恐懼症”,名和利卻偏偏朝他滾滾而來。
1、梁朝偉的“社恐”名場面關於影帝梁朝偉的趣聞軼事,在網路上滿天飛。
最著名的梗,莫過於他孤身一人坐十多個小時的飛機,飛去倫敦啥也不做,就是單純的去喂鴿子。
還有流傳甚廣的一個畫面,是梁朝偉緊緊攥住劉嘉玲的手,壓低帽簷,滿臉惶恐與羞澀,卻被老婆劉嘉玲連拖帶拽的走T臺。
這一幕還被網友調侃成,“老母親帶著自閉症得小兒子,勇敢邁出第一步”。
獨自走紅毯時,他更是不自在。
眼神左瞟右瞟,不知該何處安放。
微微駝著背,腿腳還僵硬,看上去全無明星相。
參加活動時,主持人問他早上起床照鏡子是什麼感覺。
他慢慢吞吞地幫翻譯姐姐倒了一杯水,溫吞地重複一遍問題。
只蹦出兩個字:邋遢。
別人問他身邊交好的朋友,他回答說:“我沒什麼朋友”。
循循善誘的何炅,問他能不能來一段超過二十字的自我介紹。
他,真的不能。
劉嘉玲也親自蓋章認證梁朝偉的社恐。
無論什麼聚會,他都擺手不去。
偶爾出席宴會,他總是獨坐一隅,眼神惶恐又自閉。
別人向他敬酒,他會很白目地說一句:“我為何要和你喝酒。”
甚至於,他與劉嘉玲的婚姻也備受質疑。
大家覺得內向者與外向者不相容,認定梁朝偉和劉嘉玲不般配,他與張曼玉才是天造地設的絕配。
2、他那麼自卑,又那麼強大就是這樣一個“怪咖”,演得來周慕雲的含情脈脈,演得來陳永仁的掙扎不堪,演得來易先生的狐疑冷漠。
世俗上的成就更是不缺:五次金像影帝,三次金馬影帝,還是香港影壇在戛納電影節上的獨苗。
他紅,不僅限於華語影壇,不僅限於說中文的地域,去到別的國家走紅毯,他也險些被熱情的影迷踩掉鞋跟。
去一趟釜山電影節,可以讓他出席的單元票價,打著滾的飆升30多倍。
《無名》上映,觀眾對影片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帶著粉籍無腦誇,有人嫌片子曲高和寡,也有人藉機秀品味、秀智商。
有且僅有的共識是:梁朝偉不愧是梁朝偉,演技真好,魅力十足。
以娛樂圈人人稱頌的劉德華為例。
劉天王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歷來都是他人格魅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在這一點上,毫不客氣的說,梁朝偉不及他分毫。
娛樂圈流傳著各種劉德華助人為樂、仗義疏財的典故,張衛健的現身說法格外令人歎服。
當年張衛健遇上債務危機,行將破產之際,跑去找劉德華幫忙。
劉天王二話不說就開支票給他,還送了他一句話: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在劉德華身上,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列舉。
但他卻從不掩飾對梁朝偉的羨慕。
“我還是一個藝人,他已經是演員了。”
“他真的可以忘掉梁朝偉這三個字,我忘不了劉德華這三個字。”
多年前的頒獎禮上,劉德華向劉嘉玲抱怨:做了你的男朋友,一天到晚都能拿影帝!
雖是戲謔直言,卻也有著幾分無奈。
因為這是事實:在影帝這項榮譽上,梁朝偉對同時期的男演員,幾乎是“碾壓”之勢。
3、極度自卑與極致自洽上世紀的港星似乎人均一個殘缺扭曲的原生家庭。
蔡少芬母親濫賭,為了償還賭債,女兒早早就進入娛樂圈掙錢養家。
而蔡少芬用堅韌樂觀擊退不安全感,最後變大笑姑婆。
關之琳的父親風流不顧家,關之琳卻爭強好勝半輩子,眼神裡從不見一絲一毫怯弱。
她們把敏感自卑收斂起來了。
梁朝偉有同樣糟糕的原生家庭,但他沒有選擇掩蓋敏感自卑的原生性格。
他的父親也是賭鬼,成天濫賭爛醉,後來還離家出走,拋棄了妻兒。
15歲時,梁朝偉因為母親負擔不起學費,開始輟學打工。
什麼苦和委屈都嘗過了,性格也因此敏感而內向。
後來,有名有利,幸福美滿了,他還是在訪談中把自己的脆弱全盤托出,小心翼翼完成一段自我剖析。
他自卑、他敏感,連在日常場景裡表現自我都不敢。
但王家衛雲裡霧裡的意識流表現手法,梁朝偉最懂,眼神有戲,肢體有戲。
對著毛巾、肥皂、玩偶、襯衣念獨白。
663對藉著死物宣洩壓抑已久的情緒,梁朝偉傾其力演繹角色。
你以為他在演,其實藉此宣洩壓抑已久的情緒。
他不自信。
演技這麼好,被以刁鑽著名的王家衛咔掉27次。
下戲後他第一反應居然不是懷疑王家衛有毛病,而是深深的自我懷疑。
覺得自己不會演,沒有用,在家裡哭上好幾天。
雖然知道自己敏感自卑,又常常為此痛苦,但梁朝偉似乎從不打算將這些阻斷快樂的特質從人生裡移除。
他把角色當做自己最親密的療愈師,摒棄了自卑敏感,就切斷了與演戲的親密關係,他捨不得。
4、梁朝偉的“最佳損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個江湖。
新藝城和嘉禾爭龍頭,向華強和向太周旋於人情世故,忙著積攢原始資本。
女明星為富豪雌競,譚張爭霸烽火連天。
“硝煙瀰漫”的世紀末,所有人都信奉“外向走四方,愛拼才會贏”。
梁朝偉和他的老友周星馳,則嶄露出不合時宜的“傻愣愣”。
兩人相識於微,周星馳拉著本不想當演員的梁朝偉考藝人訓練班。
梁朝偉一次就考上,周星馳考了幾次只能上夜間班。
這樣的落差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內心沒有落差。
有人問周星馳是否會嫉妒比他時運好、紅得早的梁朝偉,他斬釘截鐵說絕不會。
後來,周星馳終於迎來“雙週一成”的盛世,友誼終於是“頂峰相見”,大家還是嬉笑打鬧似從前。
互為知己的他們,共享同一條成功之道:孤僻,乖張,分外關注自己。
一個琢磨著演戲,演技登峰造極。
一個琢磨著喜劇,成為喜劇之王。
但實際上,無敵的不是“自卑”,無敵的是他們自身。
讓梁朝偉和周星馳走進名和利的,也並非自卑敏感。
這些特質是中性詞,乃至於是貶義詞,對於名利而言,並無助力。
名與利之所以向他們滾滾而來,是因為他們精準地走在了內向者最適配的成功之路上。
專注演戲本身,而非外在的名利。
把原本在娛樂圈裡吃不開的劣勢,進化成了優勢。
優勢在於,既然認定了對演戲的喜愛,就投擲十二分專注,不花過分心力去追逐名與利。
自卑,那就放縱自卑。
敏感,那就放縱敏感。
不自信,那就任由自己不自信。
畢竟,這些特質對於演員而言,絕不是缺點。
5、梁朝偉帶來的啟示善待自己的敏感自卑,敏感自卑也回饋於他,助他成角,助他獲得名和利的額外饋贈。
無需費力訓練眼睛裡的神采,無需刻意打磨演戲的技術,敏感與自卑讓他與角色零距離溝通,給人以渾然天成的天賦感。
梁朝偉雖然總是在公開場合展露出畏畏縮縮的模樣,但也有種享受於此,不想改變的擺爛。
不然,不會在60週歲時仍舊是這副面孔:在紅毯上露出無所適從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也是因為梁朝偉這一份對自己缺點的放縱,讓他擁有了赤誠與可愛。
他的魅力類似於貓,喜歡自己玩自己,對人愛答不理,但卻因為專注於自身,格外吸引人。
連他演起爛片,合作起小鮮肉,觀眾都會給他找藉口,說他只是送人情或被資本裹挾。
而娛樂圈裡一些明星處理個性中“自卑、敏感、不自信”的方式,則站在了梁朝偉的對立面。
這些年來,被群眾評價為“急功近利”的明星,都太熱愛向外求索了。
他們的眼睛永遠明亮得很,像豹子的眼睛,對外界的變化總能很快給出反應。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抓住每一個契機,獲得流量、讚譽與財富。
鄧超在綜藝裡的形象極度外放。
為了討觀眾一笑,他賣力製造效果,可惜囿於天賦,效果不佳。
一個“伐木累”的破梗,他可以重複使用上好幾季。
搞笑的方式也顯得僵硬,張口就是浮誇昂揚的語氣,附帶“啊”“哦”“哇”等聒噪語氣詞。
看得多了,不見好笑,只覺刻意。
力求“綜藝一哥”地位的同時,還不忘在電影市場收割韭菜。
拉上老婆,夥同俞白眉拍了爛片《惡棍天使》。
對功利心的放縱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再也關不上。
長此以往,消耗的是他在觀眾心裡的“印象分”。
那麼浮躁,那麼急功近利,還能沉下心拍戲嗎?
拍電影?怕不是趁著新春又收割一波韭菜。
《中國乒乓》灰溜溜退出春節檔,其實看過的觀眾普遍反應:影片質量不俗。
但有太多觀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再比如,歐陽娜娜。
她在娛樂圈裡的“出廠人設”滿足世俗定義裡的人生贏家。
家世好、有樣貌、頂級音樂院校柯蒂斯的才女、情商高性格好、又有異性緣。
老東家壹心娛樂為她定製了“所有女生羨慕的樣子”的營銷口號。
自己也“爭氣”,配合營銷:從柯蒂斯退了學,演技被噴退而求其次去了伯克利。
拍vlog,堪稱娛樂圈第一網紅。
綜藝節目里人美嘴甜,和範丞丞處成好哥們兒,和張子楓處成“好姬友”。
結果因為自創品牌無限接近酒店套裝,而且還價格不菲被罵“割韭菜”。
出道七年,歸來只有三部代表作:“螞蟻競走”、“鹿小葵加油”、以及打包的vlog。
演藝事業從未起步,口碑已在谷底。
外向者追求名利卻事與願違,名和利都漸漸離他們而去。
不是外向的錯,而是他們太迷戀身外物。
說到底,演技和唱功才是明星的立足之本。
但他們習慣於往外看,看浮光躍金,看雕樑畫棟,忽略了精神世界。
可精神世界豐富才是藝術創作的驅動力。
梁朝偉會心心念念,想著怎麼把眼神給到位,展現角色內心的褶皺。
於是修煉了高超演技,順帶獲得了名和利。
而鄧超或歐陽娜娜們對此還有興趣嗎?他們一個收起了演戲的天賦,一個收起了拉大提琴的天賦。
呈現給大眾的形象是大娛樂家,卻不是藝術家。
煞費苦心追名逐利的徒勞無功,對名和利沒有執念的,名和利反倒朝著他滾滾而來。
梁朝偉能給大家的啟示是,善待你性情中的特質,敏感自卑未必是神經質,大大咧咧未必是愚與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