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1905電影網專稿 陳坤,是《侍神令》定下的第一個演員。

 

“我們在專案展開時做了調研,很多遊戲玩家都認為陳坤是飾演晴明最合適的人選。因為晴明是半人半妖,陳坤在剛強和妖媚的不同維度中都可以進行非常好的轉換。我們也是以他為軸,才慢慢找到周迅、陳偉霆等演員。”


《侍神令》監製、編劇張家魯曾擔任《狄仁傑》系列和《尋龍訣》的編劇,這回,他和監製陳國富又領銜打造了這部改編自遊戲《陰陽師》的東方奇幻大片,在春節檔與觀眾見面。

 

導演則是李蔚然,拍完前作《我想和你好好的》,他已經有7年沒有推出電影新作了。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導演李蔚然


歷經四年時間的漫長製作,《侍神令》不止有陳坤和周迅兩位好友的合作看點。在影片上映前,兩位幕後主創接受1905電影網專訪,他們透露了更多創作亮點與感受,所有的努力也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找回觀眾對國產奇幻電影的信心。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監製、編劇張家魯


還原遊戲美感,提取“生死”概念


“第一個感覺就是美!”導演李蔚然和編劇張家魯最先被遊戲《陰陽師》在畫面與聲音上的美感所吸引。

 

李蔚然起初看了《陰陽師》的原著小說和電影版,認為再透過遊戲改編成電影,難以超越經典。結果,當他看到家裡的小朋友沉迷於這款遊戲後,他也跟著玩,一下子入了迷,創作欲也上來了,就馬上聯絡張家魯想參與這個專案。

 

對李蔚然而言,他在這次的電影創作上一直堅守保持最開始玩遊戲的感受,“帶出來的那種美感,那個情感記憶一直都是在我心裡沉澱著的”,對於現在成片對遊戲美感的還原,他認為已經達到了“不是形似,而是神似”的效果。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一邊進入遊戲尋找樂趣,張家魯為了劇本寫作,也一邊思考從遊戲到電影的故事切入口,“妖怪跟人的關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這個問題最終被提煉成人與妖能否和平相處這一主題,成為貫穿《侍神令》的概念。

 

為了平衡遊戲玩家與非玩家觀眾,張家魯介紹,在侍神的角色形象以及美術場景,如晴明的庭院等方面都儘量貼合遊戲原版,與玩家建立聯絡,但是在電影的精神核心上,他希望能更加普世一些。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在與遊戲編劇的討論過程中,張家魯發現編劇們對“生死”概念沒有他思考得那麼沉重,因為在遊戲中,角色死亡是可以復活的,但是改編成電影,“生或死對我們來說就會有一定的分量感,這才符合更普世的價值觀。”

 

正如周迅飾演的百旎,原型角色是遊戲裡的八百比丘尼,張家魯表示,這個角色改動很大。在片中,她與晴明是青梅竹馬,後來成為陰陽寮的掌案,與半人半妖的晴明締結侍神令,最後她與晴明都要面臨生死的考驗與抉擇。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這樣的改編最終是為了服務於故事的核心表達,李蔚然說:“侍神令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就是一個人和侍神之間的契約關係,這種情感就是心甘情願,非常主動的為對方犧牲奉獻,這樣才能感受到這個人的完整魅力。”

 

這種虛構的感情關係能讓觀眾感到共情的地方,“其實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有情有義。”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在數字角色領域,短時期內沒有哪部國產電影能挑戰《侍神令》”


“這部電影的問題都是全新的,我們的視效製片人經歷了中國視效電影的發展史,從《赤壁》到徐克《狄仁傑》系列和《西遊降魔篇》等,當他來到我們這個專案的時候,他也傻了,說這些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弄。”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李蔚然表示,將遊戲裡的二次元風格轉換成電影是一直困擾他們的問題,“照搬就變成cosplay了!”在視覺風格上,他堅持主張人與妖怪的形象要作出明顯區別。


“我們看《西遊記》《聊齋志異》或者以前的一些奇幻片,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多數的妖還是人透過特效化妝去演的,我們就想如何才能把電影的妖怪世界變得更有新鮮感,更有想象力,更有表現力,這些問題歸結到最後繞不開一項最新技術——數字角色”。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數字角色技術打造的鐮鼬


“磕不動,太貴了!”李蔚然坦言,他們借鑑了一部分好萊塢頂尖的數字角色特效技術,但出於預算考慮,不可能只與好萊塢合作,而是打出組合牌——聯動韓國、日本、印度等海外特效公司,同時核心力量還是源自國內。

 

《侍神令》最終打造出超過2300個視效鏡頭,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國內團隊來完成,也依靠數字角色技術塑造出鐮鼬、鬼赤、山兔等數十個形態各異、活靈活現的侍神形象,他自信表示:“在數字角色領域,短時期內,國內不一定有哪部電影能挑戰的了我們這部電影。”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山兔


這是李蔚然第一次執導視效大片,監製張家魯則在《尋龍訣》《狄仁傑》系列中積累了製作視效電影的豐富經驗。張家魯透露,這些經驗也運用到了《侍神令》中。

 

他舉《尋龍訣》為例,這部電影的製作流程先從劇本創作開始,劇本定稿後建組,視覺部門加入,視覺部門加入後針對劇本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機關設計問題。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我們在劇本里設計的機關是按照節奏感、驚險度去呈現的,反而視覺部門提出機關設計要有關聯性和貫穿性,這一點給我很大震撼。”因此,《尋龍訣》劇本又做了很大幅度的改動。


張家魯認為,“這種型別的電影在視覺方面的要求特別高,怎麼落地?可不可以執行?都不是編劇能決定的,需要視覺部門的經驗和專業技術去做決定。”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因此到了《侍神令》,他們就深刻汲取《尋龍訣》的經驗,從一開始就提出在劇本創作階段讓視覺部門也加入,參與討論,“他們會第一時間看到我們對於故事的想法,給到我們反饋。我們再做修改,有一個相互刺激、彼此成長的過程。”同時因為視覺部門提前進組,影片的製作成本也提高了。

 

不過結果終究是好的,張家魯說:“邊拍邊改的幅度相對小一點。我們儘量做到精準,在拍攝的時候就會省去多餘的浪費。”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影片後期製作兩年,李蔚然回憶,他們是在一個摸索的過程中邊學邊做,“兩年沒有一天停著的,每天都全力以赴往前跑,還是跑了整整兩年。”他們在做後期剪輯時也對電影做了很大調整,張家魯透露:“甚至結局跟原來劇本寫的結局完全不一樣!”

 

把漫威的感覺放進奇幻電影,《侍神令》計劃拍網劇


中國奇幻視效大片的發展可以溯源至2005年的《無極》,十多年來,既打造出《畫皮》《西遊·降魔篇》《捉妖記》《尋龍訣》《狄仁傑》系列等票房口碑雙收的影片,也湧現了一堆粗製濫造的爛片。

 

張家魯作為國產奇幻電影的重要推手,對此深有感觸:

 

“奇幻型別是可以把我們的想象力去做工業化和視覺化呈現的一個很好的出口,但是門檻很高,有太多技術層面必須要配合,才能達到好的效果。當年出來幾部標誌性的作品後,有一些電影也披著所謂的奇幻外衣,但端出來的可能是看似好吃,但裡頭各種偷工減料的東西,觀眾就會喪失信心。”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在他看來,尤其是在16、17年左右,大量熱錢的湧入讓國產奇幻電影生產了一批“讓觀眾覺得倒胃口”的作品,如今隨著電影市場歷經“劣幣驅逐良幣”,資本泡沫逐漸褪去,“好的團隊留下了,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再把觀眾的信心給找回來。”

 

“可能大家會有不同的觀感,但我相信對我們的專業和誠意,絕對是會有感觸的。”張家魯認為,這或許就是《侍神令》能夠帶給中國奇幻電影的一些意義。


“《侍神令》跟以前的奇幻電影在觀念上不太一樣”,導演張蔚然則對影片很有信心,“我自己把一些漫威的感覺放到奇幻裡去,第二是真正挑戰了最難的特效技術,我們完成度非常高!我們為這些東西驕傲!第三是我們把技術和藝術都融合起來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情感。”


近年來,張家魯身兼多職,既是編劇,也往監製方向發展,作為本片出品方工夫影業的創意總監,他表示未來他們會持續製作像《侍神令》這種奇幻題材的旗艦型作品,而《侍神令》也有計劃拍攝網劇,他也會擔任劇版的監製和編劇。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數字角色已經是視效裡最難的了!”導演李蔚然坦言,他想在之後嘗試拍攝更多不同方向的型別電影,不過如果有新的技術挑戰,他也會願意繼續執導這類奇幻大片。

 

至於對《侍神令》上映後的票房和口碑表現預期,他沒有想太多,“就看觀眾跟這部電影的緣分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91 字。

轉載請註明: 主創獨家揭秘:這方面,《侍神令》領先國產電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