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大大,無數人第一反應都是這樣一個討厭的人為什麼能頻繁的出現在各大綜藝,各種身份切換自如不說,還沒一點討觀眾喜歡的特質,這一點從《歡樂喜劇人》第七季的彈幕最可窺一二。
但是最近的張大大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出圈之路,透過在各大平臺販賣自己被討厭的特質成功在綜藝站穩腳跟,特別是最新一期《吐槽大會》,“討厭張大大”的彈幕肉眼可見的變少,反倒是“怎麼辦,我好像有點喜歡張大大了”這樣的彈幕變多。
原因何在呢?
一個人之所以會被討厭有兩大原因,一個是明明沒什麼才華,還非要在觀眾面前表現才華橫溢,做作的呈現自己沒有的東西,這根本不叫沒觀眾緣,這叫沒找到自己的定位,還想要將自己包裝成潮流達人,藝術精英等,觀眾的眼睛雪亮,於是這條路走得越遠,越是自討苦吃。
還有一種就是各種蹭熱度,明明舞臺不適合自己還硬往上擠,導致觀眾看任何節目都有這個人出現,看不到自己想看的,播出的人還不討喜,被討厭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碰巧的是,這兩點張大大都佔了,主持人、歌手、演員都是他想給自己貼的標籤,但每一個能做好,於是成了全網公敵,觀眾不明白這樣一個人為什麼還能槍戰娛樂圈資源,是這個圈子真的毫無門檻還是張大大背景嚇人?
從今年開始,我們發現張大大變聰明瞭,在《歡樂喜劇人》第七季從自己被觀眾討厭切入創作小品,因為演的就是他自己,所以相對另外一些不太專業的喜劇人也沒覺得有多差,接著就是他出現在《吐槽大會》。
全員吐槽張大大被人討厭,戲精,太娘,愛哭等,說的多了觀眾反倒有點心疼,覺得這是人身攻擊,但其實深入想想這真的是吐槽嗎?當被討厭成為一個標籤,這種吐槽其實最不痛不癢——假如有個人在臺上一直說某某討厭、某某是豬、某某滾蛋,這樣的吐槽真能引發觀眾共鳴嗎?
所以在《吐槽大會》張大大成功洗白,這雖然有違這一季《吐槽大會》的初衷,但確實起到了這樣的效果,不知道是說張大大終於上對了節目,還是說這個節目就是為張大大成立的。
為什麼這樣講?深挖一下會發現張大大基本可以說是騰訊的御用主持人,和火箭少女101有很深的交集,主持了她們好幾次活動,甚至第一屆超新星運動會時,毫不掩飾自己的喜好,他下了主播臺也跑去加油。
但在本職的主持舞臺上沒收穫觀眾緣,反倒透過“被討厭”的標籤贏得好感,不知道這對娛樂圈的發展來說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