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碼女孩”走上紅毯 打破“白瘦幼”審美的好開端

由 雋寶霞 釋出於 娛樂

  【民聲】打破“白瘦幼”審美的良好開端

   蘭德華

   近日,某雜誌在三亞舉辦的年度人物盛典紅毯上,“大碼女孩”楊天真在各路明星中脫穎而出上了“熱搜”。

   紅毯上俊男美女如雲,身材“豐腴”的她可謂自信放光芒,力壓群芳。

   前不久,楊天真就因簽約5位各有千秋的“大碼女孩”引發熱議。

   “大碼女孩”作為人設或賣點,或許是其商業團隊有意的策劃與運作,但在一個“白瘦幼”審美一統江湖的當下,“大碼女孩”走上紅毯,以自信的姿態現身聚光燈下,在倡導社會審美多元化上,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整齊劃一追求“白瘦幼”審美的時代,我們該給“大碼女孩”一些掌聲。

   姜文曾在一檔談話節目裡說:你可以說人類的技術在進步,但人本身沒太大變化,每天都還在為身上長不長那二兩肉操心。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如果說古代帝王深宮大院裡的怪癖,引導了當時的社會審美與潮流,那當下社會又是誰在製造“容貌焦慮”?

   一個簡單的推理,也許能幫我們撥雲見日。那就是要看,鼓吹“白瘦幼”審美,鼓勵正常人走上“整形”手術檯,對誰最有利可圖。

   看看我們身邊林立的整形機構、減肥機構,就可管中窺豹。隆鼻、磨骨、填充、抽脂……

   近年來,我國醫美產業加速生長,使用者需求不斷迭代,醫美消費從“小眾”走向“大眾”。艾瑞諮詢釋出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高達22.2%;2019年中國醫美使用者1367.2萬人,預測2023年醫美使用者達2548.3萬人。

   千億級的顏值經濟一路高歌猛進。作為一個產業,本無可厚非,但兜售單一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就值得商榷。

   單向度的審美追求,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社會的容貌焦慮和人們自我形象管理的日趨“內卷”。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不少高中生剛從高考考場下來,第二天就走進了醫美機構的大門。拼完學習,接著拼顏值。容貌焦慮越來越波及低年齡段的群體。

   同時,一個擰巴的社會現象出現了:一邊是各類美食主播各種胡吃海塞,天南海北奇珍異味,引誘你的胃;另一邊,各種整形廣告、減肥宣傳無處不在地提醒你:“胖”是病,醜是“罪”。一幫人鼓勵你饕餮,另一群人喊你“抽脂”。

   看著千篇一律的“錐子臉”“蛇精臉”,竊以為,還真沒有鞋拔子臉、豬腰子臉有個性。

   其實,時尚從來都是包容的。真正震撼人心的美,總是與內心深處的自我肯定與自我接納息息相關。

   患有白癜風的加拿大模特溫妮·哈洛,是世界超模;門牙縫寬,沒有影響琳賽·威克森成為美國超模,反而成了她獨特的標誌。一些快時尚品牌越來越愛用老年人做模特,倡導一種沒有年齡差別的潮流與時尚。

   幾天前,汶川地震倖存女孩機械腿走秀,不也讓我們直呼這才是真正的“超模”嗎?

   胖瘦醜美,誰有權將之界定成問題與疾病?我們還需要反思,自己有無必要遵守這種界定?

   美,本就很多元,何必千篇一律。環肥燕瘦,各美其美,“大碼女孩”走上紅毯贏得掌聲,這是打破“白瘦幼”單向度審美的一個良好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