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0後認不出《唐人街探案3》中的三浦友和

由 度方針 釋出於 娛樂

可能很多觀眾直到看完《唐人街探案3》片尾字幕時,還沒有意識到,這裡面有三浦友和。就是那位一代女性的夢中情人、只要看一眼就無法忘記他容顏的三浦友和。

上世紀80年代,三浦友和隨著一部名叫《血疑》的電視劇走進中國的黑白電視機裡。光夫和身患血癌的幸子相愛,卻發現兩人其實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有情人難成眷屬,哭溼了多少中國觀眾的枕頭。熒幕外,三浦友和飾演幸子的山口百惠因戲生情,冒著失去粉絲和事業的風險結為夫妻,至今仍被人看作愛情的模板。三浦友和也許是一個足以把許多觀眾拉進電影院的名字。你可能沒有看過他的劇,但你總能從父母一輩的人口中聽到他的傳說。但看完《唐探3》,很多人都是回看演員列表時才品味出來:這裡面有三浦友和?三浦友和在《唐探3》中的戲份並不少,在幾位日本演員裡,遠超過染谷將太、鈴木保奈美,幾乎能和長澤雅美持平。從預售就開始一騎絕塵的《唐人街探案3》,終於把導演陳思誠送上了“中國影史首位百億票房導演”的寶座,連帶兩位主演王寶強、劉昊然也一同邁入了150億票房演員大關。截至2月16日0時,《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突破31.2億元(含預售),目前該片已經破了12項影史紀錄,還有11項紀錄正在實時競逐中。作為一部商業片來說,它無疑是成功的,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有它近一半的貢獻。

三浦友和當一部以東京為主要拍攝地的電影,同時集齊三浦友和、鈴木保奈美、妻夫木聰、長澤雅美、染谷將太這樣的演員陣容,想要票房不破紀錄很難。這些人裡你可能認不全,但總有一個人會把你拉進電影院。拍日本,就要拍出“王炸”,不得不感嘆陳思誠太會選角了,不僅集齊了日本老中青知名演員,也集齊了三代人的青春。除了三浦友和,還有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裡憑藉赤名莉香一角,讓70後、80後一代“意難平”的鈴木保奈美。靠《求婚大作戰》《行騙天下JP》等近年來頗受國內觀眾寵愛的長澤雅美,一個“好漂亮”的關鍵詞就可以登上微博熱搜,她的出現像是電影中不加掩飾的植入廣告。甚至不需要劉昊然和王寶強,單是長澤雅美和妻夫木聰就已經可以吸引年輕觀眾走入影院了。不看日劇也沒關係,電影裡還有聖鬥士星矢、櫻桃小丸子、葫蘆兄弟、馬伯騫、程瀟……這麼多元素,總有一款精準砸中你。《唐人街探案3》的豆瓣評分目前已跌至5.8分,成為春節檔中口碑墊底之作,被排片墊底的《人潮洶湧》甩開一大截。這也成了很多人調侃陳思誠“中國影史首位百億票房導演”的理由:“有這樣的成績,沒有一位觀眾是無辜的。” 然而,既然不好看,為何還忍不住去看呢?正如一位電影學者所說,相比電影好壞,適銷對路更重要。看《唐探3》,幾乎是春季檔影院消費的“剛需”。有這些精準投放的加盟,在你打低分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裡有你想看的東西。陳思誠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思考的是如何把好的內容更加商業化、產品化。《唐探3》是一件成功的產品,它就像一件淘寶爆款,設計、審美、質量都未必是最好的,但它在眾口難調下滿足了更多人的需求,甚至你原本就有它會貨不對版的心理預期。5.8分的成績對於《唐探3》來說未必合理,有人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從《唐探2》埋下“Q是誰”的伏筆,觀眾就開始期待答案揭曉的時刻,但等了三年,如今等到的答案顯然不夠精彩。《唐探3》可能本就志不在推理,從上映開始,電影大大小小的看點就滾動在微博熱搜榜上,如果一個不落地看下來,劇情都可以猜個七七八八,但每次營銷都精準對位,票房接連水漲船高。不過,三浦友和卻不在熱搜榜上。2月13日,鈴木保奈美在微博曬了三年前和三浦友和在拍攝《唐探3》時的合影,52歲的她身材依舊窈窕,靠著精緻的妝容,更容易辨認出年輕時的影子,但還是有許多人認不出三浦友和。

三浦友和和鈴木保奈美66歲的三浦友和滿頭銀髮,身體微微發福,眉宇間的神采有些淡了。當出現在大銀幕上時,會讓你由衷佩服這位日本老演員沉穩老練的演技,會以為,陳思誠選他出演這一重要角色,只是因為演技。但當你知道他是三浦友和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血疑》才是選角背後的指向元素。相比推理的弱化,也許更讓觀眾期待落空的是“唐探宇宙”未能在該作中成型。當三代人的青春集結到一起,每個人的符號意義都大於角色意義,太強的陣容、太多的元素,未免有些喧賓奪主,削弱了和前作之間的關聯,以及主要角色的發揮空間。據說為了邀請三浦友和加入,陳思誠給他寫了一封長信,但90後、00後觀眾終究難以在影片中認出三浦友和。在某個微博營銷號發起的投票上,還把三浦友和的名字少打了一個字。三浦友和是一個好演員,他在影片裡掩藏了自己的光芒,成為了一個角色。把陳思誠送上百億寶座的《唐探》系列,也是國產電影系列片的開路者,它在商業探索上的成功值得肯定,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唐探3》結尾彩蛋露出了大本鐘,預示著下一部的故事將要在倫敦展開。據悉《唐探4》已經立項,要開啟讓觀眾真正滿意的“唐探宇宙”,希望它的角色或是元素的選擇都能讓人感受到,這是因為電影本身的需求,而不是為了商業賣點。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 作者:鍾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