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講述的是一個東北家庭的故事。記者郭建波與母親紀明嵐、女兒郭婉婷住在一個屋簷下,三代人在互相忍耐、互相對抗的過程中不斷掙扎。
誠然,《春潮》在劇本方面有著明顯的缺陷,但是電影不能像文學作品一樣只用情節和臺詞去評判作品的好壞。電影最根本的是影像。我得承認,《春潮》的影像令我產生了共鳴,有些段落使我非常感動,所以我願意無視這部作品的缺點。
《春潮》作為一部現實主義的作者電影,楊荔鈉導演的鏡頭風格和故事主題十分一致,真正做到了鏡頭為敘事服務。
《春潮》的影響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感。
本片的主場景是導演的大姨家,房間裡的掛飾是原本就有的,這使得本片的佈景非常具有北方城市的生活氣息。而在鏡頭方面,本片由大量的手持鏡頭構成。有時為了觀察不同人物在同一事件中的反應,導演選擇透過移動鏡頭來保持時空間的連續性,而不是簡單地剪接兩個特寫鏡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一個真實的場景裡,不同人物之間有著更為強烈的關聯性,人物的情緒更有感染力。比如紀明嵐在參加完聚會之後和郭建波爭吵的情節,透過鏡頭的運動,母女之間的對立被無限地放大。
本片的真實感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戲劇感的不足。影片的情節更像是對生活片段的鋪陳,情緒的來由甚至不需要太多的解釋。沒有緣由,只有狀態。僅僅是透過這些記錄就能瞭解到,母女之間的問題是積怨已久,永遠無法得到解決。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能是等待其中一方永遠離開。
在真實的基礎上,楊荔鈉導演不斷強調著這個家庭的困境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本片的主場景是個小房子,佈景裡充滿了花草、書、各種傢俱,畫面狹窄逼仄。在封閉的空間中,人物們難以找到情緒的出口,只能互相宣洩。但是,不管情緒如何轉移,情緒的總量只會不斷增加。既然無法消解,郭建波也只能選擇出逃。
而在如此擁堵的小房間中,楊荔鈉導演也在不斷地使用牆壁和門,將紀明嵐和郭建波母女二人分割開來。不僅如此,昏黃的燈光和明亮的自然光、現實與夢境、不同場景下人物不同的行事風格,這些元素都在表明幾代人之間價值觀的不同。
這些塑造割裂感的技術手段裡,我唯一有疑問的點是關於夢境的呈現。一是因為夢境的視聽風格與本片整體的風格不相符,一是因為我自己有點欣賞不來路易斯·布努埃爾。但夢境又確實營造出了一種與現實世界不同的神秘感、對比感,在表達技巧上說得過去,所以我無法判斷,只是覺得應該有更適合的表現手段。
影片中的祖孫三代每天活在冷嘲熱諷之中。
在一些陳舊的掛念下,子女是父母意願的投射,家長們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一旦他們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他們會對子女更苛刻、更冷漠。
家庭中的母女關係也可以解讀成社會上的上位者與下位者之間的關係。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紀明嵐一直認為父母對子女是有恩情的,這種恩情似乎不是來源於內心,而是源於更為現實的社會關係。
而且,楊荔鈉導演明顯想要論述一些更為宏大的命題,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影片中的家庭最根本的矛盾。
僅僅是意識形態上的不同就能夠造成母女之間情感上的背道而馳嗎?
作為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的電影,《春潮》最核心的矛盾是原生家庭的矛盾。
利己主義的紀明嵐非要嫁給城市裡的男人,之後卻又不滿意,處處詆譭丈夫。而郭建波眼裡的父親十分完美,真正缺失的是母愛。
引起本片裡的母女間難以調和的巨大矛盾的是女性與女性之間關於男性的不同認知與不同需求。
這種衝突究竟是影片裡的家庭所獨有的,還是所有的原生家庭都不得不面對的,亦或是當代女性的普遍困境?導演沒做說明,但不管是哪一個,郭婉婷已經再度陷入到某種困境之中。
本片缺乏冬與春的對比,所以我無法把“春潮”解讀成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紀明嵐病逝,春潮湧動,郭建波的壓力有所緩解,但這種緩解只是暫時的,郭婉婷最後又走入潮水中。從無希望,只有輪迴。
《春潮》的視聽語言是非常富有表現力的,拖累這部電影的是楊荔鈉導演的劇本。
第一個問題是劇本太瑣碎。能看出她想把很多話題融入到影片中去,但表達得都不夠完整,不僅分散了故事的焦點,還顯得很刻意。
由此引出了第二個問題,影片非常需要觀眾的生活經驗做支撐。在我看來,《春潮》似乎是拍給具有相似的人生經驗的觀眾看得,只能引起特定群體的情感共鳴,格局不夠大。《春潮》應該把痛苦拆解得更詳細,讓更多的觀眾也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掙扎。
第三個問題,臺詞不夠口語化。其實我能理解導演為什麼讓郭建波在影片結尾來一段獨白。人在被情緒支配時,總是會滔滔不絕。但這一段情節還是很影響觀感。
第四個問題,選角。《春潮》的劇本可以說是為郝蕾和金燕玲量身定製的,但是金燕玲老師的臺灣口音還是非常違和。
無論如何,我都很喜歡這部電影。很遺憾沒能在影院裡與它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