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1905電影網專稿 隨著虎年春節臨近,春節檔的熱度也隨之升溫。近期,導演張藝謀頻頻登上熱搜,他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也是世界第一位夏奧會以及冬奧會開、閉幕式的雙奧總導演;同時,他第一部進軍春節檔的電影作品《狙擊手》,在貓眼平臺想看數量接近14萬。《今日影評》邀請了軍事評論員白孟宸,為電影《狙擊手》作前瞻,分析影片的看點與獨特之處。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狙擊手》由張藝謀、張末聯合執導,取材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真實戰例,聚焦了以張桃芳為代表、冷槍冷炮運動中所出現的一大批優秀中國人民志願軍狙擊手。電影如何將真實原型在銀幕上進行呈現,將是觀眾們期待的一大看點,同時,狙擊作戰這種行動將兩個或者兩群人放到一個要靠勇氣、智慧和技巧進行搏殺的情境之中,情節推進不斷有變化,不斷有新情況發生,對於觀眾而言會非常刺激。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這一點不但體現在故事上,也體現在海報中,在海報的右下角,可以看到“八連五班於朝鮮合影留念,1953年1月”等資訊。白孟宸結合關鍵詞進行了分析:“1953年的1月份是上甘嶺換防的時候,而八連也是有歷史原型,是張桃芳他們這一群優秀的狙擊手所在那個班,二十四軍七十二師二一四團,三營八連九班。這一個班湧現出戰果超100人的優秀狙擊手有三位,張桃芳、呂長青還有黃興海,都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冷炮運動的優秀代表。”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隨著《狙擊手》要跟觀眾見面,冷槍冷炮運動這個詞也不斷地出現在電影的宣傳當中。冷槍冷炮運動是人類整個戰爭史裡面空前絕後的一個群眾性狙擊運動,在戰場糟糕的條件下量產狙擊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整個冷槍冷炮運動中,有一萬多名狙擊手出現,消滅了五萬多的敵人,超過對方一個軍的兵力,戰果顯著,這在全世界的狙擊戰歷史、戰爭史裡面,都是空前的。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近幾年,很多觀眾透過一部部電影走進那個戰火硝煙的年代,比如《長津湖》《1950他們正年輕》《金剛川》《浴血無名川》等。《狙擊手》較之這些抗美援朝背景的電影,它有何獨到之處?白孟宸認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神槍手們用不適合執行狙擊作戰的步槍,條件最差,美國狙擊槍上面有瞄準鏡,中國這邊是機械瞄具。很多朋友問為什麼沒有瞄準鏡,簡單來說,1953年7月份朝鮮停戰,中國第一爐製造鏡頭、鏡片的光學玻璃是1953年12月份才在長春生產出來,當年我們工業條件很差,做不了瞄準鏡。但在那麼惡劣的條件之下,我們的狙擊手在戰場上面消滅了很多敵人,自身傷亡很小。他們創造了很多優秀的戰術,在電影裡面提到了所謂三快一準,瞄得快、擊發快、撤回快、打得準,這個是在戰場上真實提出來的,以劣勢條件,憑藉智慧、勇氣和技藝成功扭轉了局勢。”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從第一部作品《紅高粱》開始,張藝謀目前一共執導了二十多部電影,《狙擊手》是他的第一部純戰爭片。那麼張藝謀導演執導戰爭片,會運用什麼個人的關於光影處理特色?白孟宸表示:“第一個層面是他追求真實,下雪要真的雪;第二是他把整個大的戰爭切成具體的細節,像當時毛主席提出來的‘零敲牛皮糖戰術’,一個軍在一個戰役裡面,美軍我就消滅你一個營,韓軍我消滅你一個團,積少成多。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有抗日的背景在,《懸崖之上》諜戰都是從具體人物、細節去傳遞整體的感覺,但是從小的切片又能夠想像、感受到整個情節、大背景的宏大,這個是以小見大的能力。”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今年春節檔有兩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上映,但風格卻完全不同。對於普通觀眾來講,兩部風格迥異的影片表現出一樣的東西,那就是對勝利的信心。張桃芳身處1953年的戰火,他相信一定能贏,即使他並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天,這是每一個戰士當時的感觀,為什麼相信能贏,這是因為我們對老百姓、對國家、對軍隊有認識,我們有贏的必備條件。在現在抗疫背景下,很多人也會有一種迷茫,病毒變幻莫測、不斷地反撲,我們能不能戰勝疫情、什麼時候能夠戰勝。這時候也請相信,我們擁有強大的組織體系、擁有科學、擁有優秀的百姓,透過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好的明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6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影評|《狙擊手》前瞻:冷槍冷炮中的熱血豪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