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微博熱搜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有“熱度排斥症”。這是一種看上去冷靜的“病症”,也叫審美版權,指對當下大熱的東西持觀望態度,更願意用自己的節奏接受“安利”。受眾開始對風頭強勁的內容保持警惕心,併產生天然的排斥感了。被吐槽的物件多數是電視劇。拿最近備受矚目的一部來說,一共上了300多個熱搜。即使你一集都沒看過,也總能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看見它的碎片。如若不想自絕於眾人,你就得跟上熱搜詞條的腳步。(1月26日《中國青年報》)
社交媒介上的“熱搜”,作為一種強力的議程設定機制,深度影響了公眾的注意力流向、審美偏好和價值認同。眾所周知,這裡面的“資訊流”,自一開始就沒有那麼簡單純粹。各種各樣的利益算計夾雜,其中,無孔不入、狂轟濫炸的新劇營銷,尤顯粗暴、露骨。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未播先火”,動輒喜提熱搜,甚至常有“全民熱議”之勢……炒作逆天,劇情拉胯,前戲搞了一大堆,結果就這?當真讓觀眾失望至極,尷尬到爆。
在社交平臺剛剛勃興的那些年,影視劇走線上渠道玩“口碑營銷”“熱度維護”,還屬出其不意、有所創新,但時至今日,幾乎所有的新劇都會標配“網上造勢”。“買好大量細節的詞條,霸佔熱搜榜單,請大V寫下一水兒的好評,再熟練地運用大資料和演算法刷屏推送,引起粉絲狂歡。”按部就班、走流程“帶節奏”,自誇自嗨,到頭來可能是“預期拉得越高,自爆得越慘”。
當所謂劇宣,在相當程度上,被等同於是“造勢”和“控評”,公眾見多了也就膩了,順便也就產生抗體免疫了。很多東西,看穿了看透了,也便主動敬而遠之了。
時下,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了“熱度排斥症”,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被啟用的身心保護機制。病毒式好評傳播、強制按頭“安利”,遠不止於是“投餵”,而是“灌養”。其潛臺詞彷彿是:我新劇登場,你必須給我看。如若不然,你就是離群索居,趕不上時尚。
不是千方百計地想著以作品贏得市場,而是處心積慮地操弄輿論、強制輸出,這種“流行做法”會敗壞影視業的遊戲規則和生存秩序。重渠道、重營銷,而輕內容、輕品控,長此以往,可能就有“熱劇”而無“好劇”,或許最終只剩“垃圾劇”了。
須知,網路熱度從來是一把雙刃劍,“包場式熱搜”同樣可能反噬。做局引人入坑固然爽,但若無真材實料,遭遇萬眾“棄坑”可能也只是一瞬之間的事情。當越來越多年輕人學會了疏離、拒絕了流俗、排斥了從眾,那麼新劇炒作出來的流量密碼要轉化為收視密碼,就越發“此路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