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網大”,毫無言說價值的兌水飲料

從《花木蘭》到《功夫熊貓》,再到《摘金奇緣》《尚氣》,好萊塢為何一直能借東方題材瘋狂撈金?從《燃燒》到《小偷家族》,再到《寄生蟲》,為何日韓電影近年來能拿獎拿到手軟,征服全世界無數觀眾?

電影學者、專欄作家、編劇必讀經典《故事》的譯者周鐵東從文化、政策、市場等角度拆解全球電影產業生態,指路中國電影的“下一個十年”。《號脈電影》是作者直擊行業癥結,精淬30餘年行業經驗,借力好萊塢十年職業生涯,深入挖掘賣座大片、影展佳片背後的內容邏輯、文化心理、運作機制,深究型別片本質的重磅文章精選結集。在這些文章裡,他起底超英電影宇宙,細數網飛“發家史”,戳破內容行業網際網路思維騙局,分析商業背後“二八定理”,覆盤《英雄》《心花路放》《赤壁》《長城》《一代宗師》等國產大片的海外之路,揭秘好萊塢“大明星原來不拍廣告”“不花一分錢就能拍大片”等有趣內幕……總之,本書將帶你解碼好萊塢及全球電影市場,探秘文化、資本的深層邏輯,洞察行業發展變化,重新整理看電影的思維視野,反哺創作,讓我們更好地講出更有影響力的“中國故事”。

讀書 | “網大”,毫無言說價值的兌水飲料

《號脈電影》

周鐵東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先睹為快>>

“網大”,毫無言說價值的兌水飲料

如果電影是甘醇,那麼商業片可稱烈酒,藝術片則是葡萄美酒,垃圾爛片無非是酒精甚至是工業酒精。


據悉,騰訊影片以每集 900 萬元的價格買下《如懿傳》的網路版權,成為推高今年電視劇市場價的導火線。我兩年前提出的“內容決定論”又不幸被驗證。從今年暑期開始,中國的電影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持續譫妄之後,終於開始迴歸冷靜與理性。當沸沸揚揚的浮沫被撇去,水落石出的資本市場將進入一個內容飢渴的時代。誰持有優質內容,博弈實力的鐘擺就會擺向誰。為此,我們可以從電影市場格局來看看網際網路對電影的“延展”與“稀釋”。

電影作為一個產業,其結構可以簡化為一個物質層面、一個經濟層面和一個社會層面,交織於一個政治框架。這一結構的填充物只能是內容本身。物質層面表現為電影的物理介質以及機器裝置、攝影棚、聲光電色等純物質和純技術的東西。經濟層面側重於電影產品實現產值的各個環節和手段以及本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對國民經濟構成的衝擊、影響和貢獻。具體表現在行業本身實現的產值,提供了多少就業機會,上繳了多少利稅,本行業的支出為幾何,所促發的相關產業的產值,引發了其他行業的多大價值的經濟活動等。社會層面所涉及的則是對社會大眾生活方式、文化消費趨勢、社會倫理導向以及國民心態等方面的影響。政治框架就像是如來佛的手掌、唐僧的緊箍咒,以上各個層面無論如何延展,終究脫不開它的框束。它並不僅僅侷限於意識形態和審查制度,而是指每一個層面進展和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政治考慮:如為了票房而犧牲藝術追求亦屬政治考慮之範疇。這一框架涵蓋著政策法規、定位取向、人口地緣、種族敏感、文化禁忌、宗教限制、電影節獲獎等方面。

電影是以金錢為媒、以商業為繼、技術和藝術聯姻而生出的產品,是一項跨學科的、工業化的創作、生產與經營實踐,其一切功能的實現首先要依託於影院。電影發行有特定的視窗期,影院為其第一視窗,業內稱之為“瓶頸”,它是一部影片實現利潤流的第一關,是電影市場的把門人。好萊塢大公司的幾乎所有影片都會透過影院這第一視窗來實現第一筆收入,因為影院發行的好壞,尤其是透過影院發行建立起來的良好口碑決定著其下游產值的實現。美國每年 100 多億美元的國內影院票房可以派生出 4~6 倍的下游產值,構築出 7000~8000 億美元的經濟貢獻。透過影院這一視窗,電影成為美國最成功的出口產業。

鑑於此,美國獨立公司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也會竭力在影院發行其影片。即使財力不濟,也會盡量由大公司透過影院代理發行。如果一部電影的收入流是一列火車的話,影院票房便是這列火車的車頭,車頭的動力是需要燃燒成本的,所以影院環節是唯一有可能賠錢而且大都賠錢的視窗。如果車頭足夠強勁,則可以拉動足夠的車廂,橫向海外延展,縱向下游挖掘。所以,美國的影院票房僅佔總收入的13%~17% 左右,其餘部分則來自下游產值。但咱們的電影 85% 的收入都得仰仗於影院,而恰恰是這樣一個對影院有著生死攸關依賴性的產業卻頻頻有人叫囂會被網際網路取代。

從電影市場的總體結構而言:視窗是電影市場縱深立體的開拓,檔期則是電影市場橫向平面的延展,這便從空間和時間維度上構成了一個多元的立體結構。除了第一視窗“影院”之外,還有時間間隔一般為三個月的第二視窗“單片付費電影頻道及輔助權利”、第三視窗“有線付費電影頻道”、第四視窗家庭錄影、第五視窗有線電視、第六視窗無線電視、第七視窗地方電視(美國稱作“辛迪加”)和第八視窗影片點播以及包括網際網路在內的新媒體。另外,與所有視窗重疊和交叉並能延續多年的營收鏈還包括海外發行和商品開發。如此,一部銳意做大的影片可開掘出一道以十億美元計算的利潤流。

讀書 | “網大”,毫無言說價值的兌水飲料

▲《如懿傳》海報

網際網路對電影的稀釋:久而久之必定會導致思維稀釋

“微電影”和“網路大電影”應該是中國的網際網路對中國電影的最大侵蝕和稀釋。其實,這兩個在電影語境中並不存在的概念都脫胎於“短片”這個電影鼻祖, 因為誕生之初的電影均為“短片”。短片指不夠故事片長度的任何影片,到底多長, 卻沒有統一標準。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定義則是:“片長為 40 分鐘以下的原創電影”。長度介於短片和標準故事片之間的電影稱為“短故事片”。從早期的行業角度而言,“短片”之意有故事片加映片的隱含假定,這是短片在傳統市場上的生存空間,傍著長片而活,而當今卻沒有這樣的行業實踐了。就目前而言,“短片”只能存活於各種電影節,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算是獨立製片的一部分,低成本或無成本(有人贊助)。短片的主要功能在於供新人練手,增加其經驗,展示並證明其才華,以便吸引私人投資者、娛樂公司或電影製片廠投其長片,從而最終建功立業。短片本身卻不能支撐一個自成一體的商業模式。

電影早期長短片共存,同受歡迎,尤其是喜劇短片。20世紀20年代以前,一張電影票包括一個正片和幾個加演片:正片一、正片二、喜劇短片、5~10分鐘卡通片和新聞紀錄片。喜劇短片尤其流行,通常能夠形成系列,這應該算是現代電視情景喜劇的雛形和鼻祖了。而卡通短片主要是短小題材,新聞紀錄片也是加演片的標配。所有的製片公司都有短片開發和生產部門。尤其是默片時代和有聲片早期,很多公司主要生產短片,甚至只生產短片。這是電影的早期形態,我們現在所謂的“微電影”則是對這一“原點”的返祖和退行。20世紀30年代,由於大蕭條,發行體制發生鉅變。雙正片的興起使得此前的雙本短片作為商業類別開始衰落。到20世紀40年代,當年的許多短片明星都不再出演短片而專事長片創作,使得影院的加演片僅存少量早期系列的自然延續和迪士尼與華納的動畫短片。到 20 世紀 50年代,電視興起,短片的商業放映宣告死亡,《三個小丑》成為短片時代的終結者,1959 年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而這一早已在世界主流市場消失的“短片”型別卻由於我們產能過剩、容量有限的電影產業的“溢位”效應,而成為一個“微電影”和“網路大電影”的次產業。這無疑是網際網路對電影的最大稀釋。

延展是電影本身利用網際網路延長自己的商業壽命,增強自己的傳播效果,拉抻自己的長尾效應。稀釋則是電影本身對網際網路的妥協,下嫁網際網路,是典型的削足適履。電影與網際網路共生共榮:必須是錦上添花,而非麻袋繡花。無數蹭熱點的網大,雖“喜大普奔”(網大年產3000部以上,微電影則數以萬計),大家“不明覺厲”,但總歸稀薄寡淡,毫無底蘊,“藍瘦香菇”,“細思恐極”。就像無數不一而足的網路熱詞一樣,這是網路對內容的極大稀釋,久而久之必定會導致思維稀釋、文化稀釋、人才稀釋和受眾稀釋。對此,業界和學界,不可不察。

如果電影是甘醇(spirit),那麼商業片可稱烈酒(liquor),藝術片則是葡萄美酒(wine),垃圾爛片無非酒精(alcohol)而已甚至是工業酒精(industrial alcohol)。其餘以電影之名出現的各種山寨克隆,無論是微電影還是網路大電影,即是兌水飲料,毫無電影語境中的言說價值。

從1994年中國電影人驚呼“狼來了”開始至今,在保護環境中,我們的有些電影人非但沒有修煉內功、退而結網,反而一任資本的反智濁流裹挾,隨波逐流,渾水摸魚, 浪費了來之不易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使得我們的電影內容被稀釋得面目全非, 於是便有了今年暑期開始的物極必反。(本文原載20161028日《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金久超

責任編輯:朱自奮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75 字。

轉載請註明: 讀書 | “網大”,毫無言說價值的兌水飲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