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國產劇好劇連臺:重大現實題材相繼成爆款 ,“源頭品控”催生中國好劇

暑期國產劇好劇連臺:重大現實題材相繼成爆款 ,“源頭品控”催生中國好劇

今年夏天,國產劇好劇連臺,贏得口碑與市場雙重認可。(均海報)製圖:馮曉瑜

“好劇太多,時間不夠用。”這恐怕是今年夏天國產劇觀眾的甜蜜煩惱。進入暑期檔以來,承接上半年黨史題材大劇營造的熒屏高關注度,7月和8月間的現實題材作品叫好又叫座。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視聽大資料”統計顯示,《掃黑風暴》《理想之城》《喬家的兒女》《我在他鄉挺好的》《逐夢藍天》等現實題材劇集先後領跑近期的央視和衛視收視榜單。截至9月4日,《掃黑風暴》38.1億、《我在他鄉挺好的》16.5億、《理想之城》18.3億、《喬家的兒女》23.4億的網路話題討論量,進一步佐證這些作品“臺網共振”、受眾覆蓋面廣的爆款屬性。

好劇因何連臺?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著名文藝評論家李京盛從生產端探尋緣由,認為政策導向為國產劇創作點燃了高質量發展引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倡導的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從政策導向上引導了優質資源的流向”。眼下這批重大現實題材能相繼成爆款,正是政策調控收到了市場良性反饋。

當“源頭品控”催生中國好劇,國產劇創作者能擁有更堅定的信念——可以掙脫資本的枷鎖,不獨為流量、為所謂明星度身定製,而是從真正的時代程序、人民關切中著力,抒寫當代的星辰大海。

高開高走的主旋律精品,反覆叩響著時代強音

據“中國視聽大資料”,《逐夢藍天》與《掃黑風暴》分別位列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前兩名。前者的收視上揚線從7月底開播一直持續到了8月29日的收官之時,“高開高走”可謂最精準的收視概括。後者不僅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和CCTV-8三大上星頻道播出,還在騰訊影片上率先揭曉劇情,但四大平臺分流之後,單頻道的資料依然“能打”。

8月27日,《逐夢藍天》的研討會上發生了讓人動容的一幕。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在發言末了向該劇主創及劇作背後的航空工業戰線專家、工作者鞠躬致意。他說:“慶祝建黨百年時的中國電視劇,我們由《覺醒年代》開首,回眸了百年前的覺醒之時;現在,這部作品把我們中華民族覺醒後的今日風貌在中國熒屏上展現出來了。”

相似的觀劇情緒也流轉在《掃黑風暴》播出期間。網友們紛紛化身“綠藤市民”,牽掛著正義之戰的程序、掃黑英雄的命運。在超38億的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中,有兩個內容高頻次出現,其一是探討劇中情節“孫興何時被抓”,其二是為故事背後的現實而震撼,“三年來,一線掃黑英雄在專項鬥爭中付出了多少”。

一部以藍天為名,透過四個家庭三代人投身“國之重器”的研發,謳歌中國航空工業的70年奮鬥與成就;另一部根據中央政法委篩選的真實案例改編,用懸疑涉案的型別手法濃縮一場專項鬥爭的三年成果。從時間跨度到劇集風格,兩者截然不同。但兩部劇能高開高走、始終佔據最大聲量,究其根本,是劇情反覆叩響著時代強音,弘揚了時代主旋律。

如仲呈祥所言,《逐夢藍天》呈現了中華民族覺醒後的今日風貌,當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儀式的壯麗畫面出現在劇集尾聲、與開國大典的場景遙相呼應,觀眾會從70年的互文裡讀懂中國航空人的凌雲壯志與忠誠奉獻,為中國的航空事業崛起倍感自豪。一如導演五百強調的,《掃黑風暴》最大的創作底氣來自真實的雷霆行動,每一步關鍵劇情的突破背後,都指向現實中一樁大案的破獲,指向中央打擊黑惡勢力的決心與魄力。觀眾追捧這些重大現實題材作品,本質是為劇中充盈的進取精神與浩然正氣而共振,是為現實中的公平正義與社會真情而點贊。

平凡視角下的溫暖現實,勾勒出普通人的精神力量

雖然落點的地域、年代、行業各有側重,但《我在他鄉挺好的》《理想之城》《喬家的兒女》可以共用一句推廣語——每位觀眾都能從劇中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合其情同其理,無需“流量明星”助陣,億萬觀眾化身“自來水”高高托起了好劇的口碑與市場。

李京盛的評價解答了這些劇作深入人心的路徑:“聚焦現實,謳歌時代,關注社會變遷,書寫人間冷暖,歷來是中國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的優良傳統。如今這些爆款的誕生足以證明,觀眾對反映真實生活的精品劇作始終懷抱期待。”

剖析三部作品的成功之道,主人公都是我們生命中曾遇見的彼此:可能是《我在他鄉挺好的》中離開故鄉去大都市打拼的喬夕辰,是《理想之城》徘徊在“骨感現實”與“豐滿理想”間的打工人,也是跟著改革開放趟過歲月長河的南京喬家人。三部作品的故事主線都是平凡生活中瑣碎又真實的場景:人在他鄉的奮鬥和情感,人在職場的堅守或妥協,人在大家與小家、他人與自我、個體與社會間的得與失。

因為視角平凡,這些電視劇不必以特定的明星演員吸引觀眾,只需踏踏實實地復刻生活原貌、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又因為堅持不迴避現實矛盾,不迴避人生困頓,對於故事裡失戀又失業的胡晶晶、背過黑鍋碰過壁的蘇筱、時常與生活難題短兵相接的喬家人,即便沒有宛如童話的甜寵劇情,觀眾也願予他們偏愛。

值得一提的是,三部作品直面生活中的難,更展現人性的堅韌。許多時候,故事表現出的都是一種中正平和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用最樸素的善意勾勒出普通人的精神力量。

許多觀眾對《我在他鄉挺好的》名場面念念不忘:不算深交的同事們在喬夕辰獨守倉庫熬夜加班時,不約而同“恰巧”路過;第一次見面的警察從身份證知悉了胡晶晶生日,那句“生日快樂”一定在她生命最後時分留下過暖意。《喬家的兒女》一開篇就是親人辭世,長長歲月裡,物質匱乏、工作動盪、婚姻變故等都是生活設定的“坎兒”,但喬家一家子深深的親情羈絆、他們與鄰里間淡然又溫馨的地緣鄉情,總是能令觀眾內心輕輕一動。還有《理想之城》的蘇筱,觀眾愛她,不在於她逆襲成了職場精英,而是一個堅信“造價表的乾淨,就是工程乾淨”的職場人對於理想主義的死磕到底。

即將過去的夏天,做好了“源頭品控”的國產劇擁有了觀眾無限支援。它們更為後來者驗證了現實題材的黃金創作規律——作品的價值和生命力,不唯用商業價值來衡量,更在於精神思想的感染力和藝術的創造力,在於作品本身與時代、與人民共鳴共振的關係,在於它所昭示的關於人性和社會的美好理想。


  作者:王彥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82 字。

轉載請註明: 暑期國產劇好劇連臺:重大現實題材相繼成爆款 ,“源頭品控”催生中國好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