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騰訊、愛奇藝、優酷三家影片網站分別出品的《摩天大樓》《非常目擊》《白色月光》三部懸疑網劇已相繼亮相,客觀上說,這三部劇和以往作品相比各有優點,不乏創新之處。但是也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精神內涵、文化品質有所缺失,導致低於觀眾預期,觀劇的熱度不如以往。
兩大優點:
劇作結構創新和心理懸疑運用
網劇發展到今天,它與電視劇的優勢與劣勢對比已經比較明顯。近期的這三部劇充分體現了這種優劣勢的對比,它們最大的優點在於劇作結構的創新和心理懸疑的運用。
劇作結構向高度複雜化、反轉化發展。《摩天大樓》在這一點上較為突出。透過主角鍾美寶的非自然死亡事件,牽引出她周圍的眾生百態。每個涉案人都提供了一個不同的敘事口徑,構築了一種敘事迷宮,形成了類似一種“蜂巢”式的劇作結構,然後在故事發展的高潮再進行一次次顛覆性的反轉——他們共同對警察實施了障眼法,整體不落俗套,看著非常燒腦。《非常目擊》透過長江邊小城發生的一起與20年前幾乎一模一樣的兇殺案,逐步編織出了沿著巫江發生的五起竹筏謀殺案,而主角警察山峰成為了儀式的最後一部分,一環扣一環,透過時間上的縱向、空間上的橫向推理,一次次反轉,最終推測出幕後真兇,劇作結構也比較有特色。
強化心理懸疑的敘事作用。這三部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人物的心理變化成為了劇集的一條隱含的重要敘事線索,不斷推動劇情發展。人物的心靈成長與破案几乎同時完成,將網劇對心理懸疑的探索運用拉昇了一個層次。《白色月光》是一部女性視角的心理懸疑劇,將最近大熱的“她”題材與懸疑手法結合起來,以不斷的跳切和空鏡頭的蒙太奇手法,透過海洋、花朵、貓等隱喻性的意象,用抽絲剝繭式的偵探方式,窺探結婚十年的中產夫婦的婚姻真實內幕。作品最大的特色,是以細膩的影像展現女性面對丈夫出軌時的焦躁、憤怒、壓抑的內心,表現當下女性心理蛻變、找尋真實自我、構建女性獨立意識的精神主旨。《非常目擊》中加入了大量主角山峰的兒時回憶戲份,深入他童年時在案發現場的記憶噩夢,他在破案過程中不斷戰勝童年恐懼、戰勝暴力帶來的心理陰影和同學汙名化帶來的身份自卑,最終靠自我意志實現了對自我的療愈,也成為破案的關鍵。
兩大問題:
文化內涵缺失與懸疑型別不到位
技大於藝,文化內涵缺失。最近的網劇發展,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但是在文化內涵上卻有所缺失。這三部劇,表面上看兩部破案劇,一部家庭劇,實則三部劇都與家庭緊密相關。在技術上不斷向電影質感靠近,比如《摩天大樓》的劇作結構,將這種“羅生門”式的多視角講述幾乎編織得登峰造極,營造了一種巨大的敘事快感,但是有些是為了反轉而反轉,這樣其實更容易造成邏輯漏洞,經不起推敲,而當創作者沉迷於這種敘事迷宮的搭建,就容易忽略對人性的深度表現。《非常目擊》中的幾場飆車追逐戲,視覺衝擊力在國產劇中都是可圈可點,主角山峰在回顧20年前案發現場時,透過鏡頭的場面排程進行時空穿梭,手法頗具電影質感,但故事卻和《摩天大樓》一樣,浮於犯罪故事的表層。其實對比同樣發生在西南的懸疑電影《尋槍》,後者卻拍出了小人物在面對極限壓力下自我犧牲的精神,既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又有對人性的深度拷問。《摩天大樓》的創作者沒有好好利用起巫江沿線的人文風貌。20年的時間,這個區域發生了什麼變化?時代發生了什麼變化?人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都沒有看到。
對懸疑型別的理解與把握不到位。今年是懸疑劇大熱之年,是最惹人注目的型別。但,是否所有題材都適合懸疑型別?這幾部劇有一個通病——對懸疑型別的貫徹不徹底,在型別化與作者個人化表達之間遊移不定。《白色月光》的劇情有些老套,妻子發現丈夫出軌並離婚,這是否適合用懸疑的型別來表現?退一步說,既然選擇了懸疑的型別,就應該遵循懸疑劇的手法,但是劇集中明顯沉溺於導演自我的情緒抒懷,沖淡了懸疑感,讓人彷彿在看一部冗長的愛情文藝電影,與懸疑網劇的定位不符。《非常目擊》也存在這個毛病,尤其是周宇和葉小禾這條支線敘事過於拖沓,在手法上又太偏文藝,大段大段的文學化的臺詞獨白在懸疑劇中略顯矯情,與劇情主線幾乎沒有關係。我們到底是要看配角談戀愛,還是要看主角破案?對懸疑型別不堅定,註定會成為敗筆。
我們需要怎樣的懸疑劇
首先,懸疑劇需要溫暖有愛的價值觀打底。以今年豆瓣最高分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為例,它的成功首先得益於改編上的成功——將一本充滿黑暗的小眾的三流推理小說改編成了一部編、導、演俱佳的網劇,就在於它加入了警官老陳這樣“麥田守望者”的角色,注入了溫情底色。犯罪能不能表現?黑暗能不能書寫?當然能,《七宗罪》講了七樁殘忍的犯罪,但它裡面也有警察之間的友情,警察與妻子的愛情。懸疑劇可以展示陰暗的角落,但創作者需要對黑暗面進行藝術化處理,暴力與反暴力、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纏鬥,應以終極的愛力驅動,這是懸疑劇最基本的價值基點。
其次,提升懸疑劇的文化內涵。懸疑劇最大特色在於緊張刺激的劇情、撲朔迷離的解謎,追尋兇手的過程是最大看點。但是,所有的謎底終會揭曉,關鍵是要看追兇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深刻人文關懷和真實的時代氣息。懸疑劇創作者應該將視角放得更寬廣一點,僅僅將反派罪惡歸結於原生家庭、沉溺於技術編織層面,容易造成審美疲勞。像《東方快車謀殺案》《殺人回憶》作為經典懸疑探案電影,增加了歷史背景和時代背景,就顯得有深度,有厚重感。懸疑劇不能只是一次簡單的探案過程,讓觀眾能對社會存在與個體關係進行反思,既要有時空的寬廣度,也要體現人性的深度。
最後,懸疑劇一定要堅守型別化敘事。觀眾看懸疑劇,怕案件不精彩,但更怕的是突然改變劇集風格,尤其是創作者個人情緒性的抒發和無關緊要的情感糾葛。很多時候只要涉及這兩點,劇集節奏必然慢下來,於是變得懸疑不懸疑,文藝不文藝——這都是懸疑劇的大忌。懸疑劇一定要緊緊把握住探案的主線,人物、敘事、場景、節奏,都必須高度符合懸疑劇的敘事規律。這就要求創作者大量的創作積澱,摒棄私人化、情緒性的元素,把懸疑的發條擰得更緊,把懸疑的弓拉得更滿,這樣的懸疑劇才能擊中觀眾內心,才會有更大的張力和爆發力。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16
作者:胡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