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界有你而溫暖,中戲學生與殘障人士共同詮釋心中的會徽

由 由振山 釋出於 娛樂

“改變始於體育!”3月4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獨特的會徽展示方式讓不少人印象深刻。

 

記者瞭解到,在會徽展示環節中,有幾十名來自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他們是該校舞劇系大二、大三、大四三個年級的學生,其中,大三年級是整班參演。對於大部分參與學生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站在世界級舞臺上表演,也是第一次與殘障人士合作。

 

獨特的會徽展示方式讓不少人印象深刻。圖/新京報記者 陶冉


舞蹈動作不難,“找到導演想要的狀態、情緒很難”

 

奔跑跳躍、配合殘疾人搭檔做出各種動作……2月15日下午,在訓練基地,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們按照導演的要求認真做著各種動作。

 

舞蹈演員、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大三學生徐均愷告訴記者,雖然在外人看來,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對舞者的要求很高,但對於他們而言,其實難度並不大。“我們在校內學習的舞蹈型別很多,基本上都會接觸,體能就是在學校慢慢練出來的。”

 

徐均愷覺得,跳出相應的舞蹈動作其實並不難,“這麼多年我們受到的專業訓練足以讓我們很快適應導演的要求,但表演並不是只要動作到位,還要有導演想要的狀態、情緒。”

 

作為角色演員,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大四學生李若扮演的是一個少女,“最開始我不太明白。我做很多動作時都會自然而然地帶著舞蹈的感覺,比如走路、轉身,但角色演員強調的是生活化,帶一點點舞蹈,這個度很難把握。”

 

會徽展示環節中有一個細節讓人記憶深刻:小男孩在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盲人手上畫出了會徽,然後手手相傳,表演者們每個人手裡都出現了一個北京2022年殘奧會會徽。會徽充滿昂揚向上的激情、奮進飛躍的動感,而且色彩豐富,象徵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在冬殘奧賽場上放飛青春夢想。

 

徐均愷告訴記者,導演想透過超脫於舞蹈之外的形式,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只有一個人可能比較好打磨,但是幾十個學生,說實話比較難。我有的時候感覺狀態對了,有的時候狀態又不對。”

 

為了找到合適的狀態,徐均愷會利用閒暇時間反覆聽音樂,“洗澡前、睡覺前,細碎的時間都在聽,反覆聽才能找到音樂的力量,再把這種力量轉化到身體中。”

 

在現場,導演組也在不斷調整舞蹈動作編排。“開頭更難,因為導演一直在調整動作,每次調整之後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去練習,但實際往往是調整完之後我們就要迅速適應。”徐均愷表示,很多時候大家處在調整、適應、再調整、再適應的迴圈之中,而這對於團隊的磨合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節目開始,李若手提著燈籠慢慢走著。其實,在開幕式之前的排練中,她手裡的燈籠還一直是“魚缸”,臨近開幕前幾天才修改,“凌晨通知的,都是臨時改動。”

 

“這很正常。”徐均愷表示,任何作品都會經歷一個不斷打磨的過程,“我自己編排舞蹈作品的時候也這樣,這個過程可能很長,但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能引起共鳴的作品。”

 

激昂的音樂響起,本來圍成一圈的演員們向四周散去,向全場觀眾揮手。這個瞬間是徐均愷最喜歡的。“這個時候你會更加感受到自己的那份力量,感覺自己全部的power(力量)都在向外生長。”


在會徽展示環節中有很多知名殘障人士本色出演。圖/新京報記者 陶冉

 

“能認識他們是特別有緣分的一件事”

 

“菲菲(謝宇菲小名)你來啦,猜猜我是誰?”“潤澤過來這裡!”等待訓練開始時,不少人看到了剛剛坐定的謝宇菲和劉潤澤,都會開心地跟他們打招呼。在節目中,作為角色演員,李若負責拉著謝宇菲一步步走向前。

 

謝宇菲和劉潤澤都是北京市盲人學校的學生,謝宇菲上五年級,劉潤澤還是一年級的“小豆包”。“剛開始菲菲挺拘謹的,現在比之前活潑了很多。”李若告訴記者,自己以前基本上沒有接觸過殘障人士,這次認識了不少人,也親眼見證著他們的堅強和努力。

 

在會徽展示環節中有很多知名殘障人士本色出演,比如,中國首位依靠假肢登頂珠峰者夏伯渝、中國殘疾人射擊運動員高芳霞等等。

 

夏伯渝拄著登山杖大步流星地向前走著,這一幕,曾無數次出現在排練中。“夏爺爺就跟我爺爺一樣,但是身體特別好。我看著他每次排練都走得那麼快那麼認真,就忍不住要哭出來。”李若還曾跟導演反映,能不能讓夏爺爺少走一些。

 

作為健全人,徐均愷以前從未了解過盲人的世界。他回憶起第一天看到謝宇菲的情景,“很靦腆的小姑娘。但是接觸下來就會發現她十分有靈性。她很願意去感受我和她之間的這種設定的兄妹關係。”在徐均愷看來,謝宇菲雖然眼睛看不見,卻從未停止對這個世界的探索,“還有夏老師(夏伯渝),他的毅力真的特別讓人折服。”

 

整個節目裡最讓徐均愷感動的一幕是坐在輪椅上的高芳霞離開輪椅、單腳跳著給“女兒”披上外套。扮演“女兒”的是徐均愷的師姐、2018級學生卓子然,“透過這些感動我的瞬間,我也會去尋找怎樣才能表達出他們的世界。”

 

徐均愷發現,手語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表達方式,學會了手語就又多了和聽障人士溝通的一個橋樑。

 

“比如愛是這樣的動作。”徐均愷一邊說一邊比劃起來,“我還特意學完錄給我媽媽看,讓她也學一下。”徐均愷會思考為什麼愛是這個手勢、為什麼北京是這種表達,“每一個手語動作背後的故事也很特別。”

 

這次獨特的參演經歷也幫徐均愷打開了通往另一個群體世界的一扇窗,“能認識他們是特別有緣分的一件事。”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