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的公司怎麼就捧不紅男演員

楊冪的公司怎麼就捧不紅男演員

新人出道時,如果能蹭上一線明星的熱度,對開啟知名度大有裨益。所以宋祖兒是小張柏芝,張柏芝是小林青霞。

她們算外形相似,但蹭的正主不是真帶自己的人。饒是這樣,頂著前輩名號,依舊讓觀眾記住了。

如果有當紅頂流扶持,躥紅只會更快。

你看迪麗熱巴,簽約嘉行後跟著楊冪,戲約、綜藝、商務,短短几年,從名不見經傳到一線流量。

既然迪麗熱巴能紅,按理說嘉行也能捧紅其他人。

事實相反。

跟迪麗熱巴一起簽約嘉行的幾個男演員,出道時是楊冪身邊的配角,現在境況依舊沒太多好轉。

除了張彬彬靠《司藤》小火一把終於有了「男主相」之外,高偉光劉芮麟張雲龍,雖說也都當過男主,但提起他們的名字,大眾第一反應,依舊是片場的「嘉行大禮包」,楊冪的男配們。

在起點一致的情況下,為什麼嘉行紅不了男星?

恐怕也不單單因為紅是玄學。

01

嘉行的基因,首先是經紀公司,但又不是傳統經紀公司。

楊冪的兩位合夥人曾嘉和趙若堯,是她在榮信達時期的老搭檔,她們都是她的經紀人。

趙若堯最初是曾嘉的助理,曾嘉是李小婉的學生,李小婉和李少紅是老搭檔,1995年北影廠宣佈解散的時候,兩個決定合開公司,李少紅專注內容創作,李小婉管創作之外的一切。

他們的公司榮信達,代表了千禧年中國電視劇的高光,造出來的明星,是周迅陳坤黃覺,外表靚,演員生命週期長。

那個年代的經紀人帶藝人,事無鉅細,保姆一般,從藝人的衣食住行,到形象管理,接什麼戲,談什麼商務,做哪種造型,一手包辦。

這種一對一的經紀團隊,有助於經紀人最大限度瞭解和挖掘演員特質,根據特質接適合演員的戲,有針對性地捧紅演員。

穩定的合作對經紀人和演員而言,是雙贏。但一對一的模式對公司而言,未必是好事。

從初代經紀人王京花帶著培養出的明星出走華誼,到范冰冰開啟藝人工作室熱潮,明星紛紛自立門戶,再到楊冪自己羽翼豐滿後離開老東家,一手拍戲一手當製片,明星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在逐漸增多,這對培養出他們的公司而言,卻是一種損失。

種種現象都在不斷重申——娛樂公司造星重要,留人更重要。

因此嘉行成立時,為長久留住簽約藝人,經紀團隊借鑑了好萊塢的造星模式和韓國偶像工廠的操作方式,放棄了一對一的模式。

嘉行採用的新模式,俗稱多對多。

簡單來說,就是簽約藝人從形象包裝到專業培訓到演出安排、廣告代言、商務合作,都由同一個專業團隊管理,商務專員負責公司所有藝人的商務資源,形象顧問負責所有藝人的形象設計,每個領域都由專業人士打理。

乍聽起來,這種管理方式很合理,效率高,針對性強。對於流水線產出偶像團體而言,多對多是好模式。

但嘉行首先偏重影視劇製作,不是流水線的偶像公司。比起迭代更新的偶像,嘉行更需要的是長線藝人。

多對多模式忽略個人特質,最終打造出來的藝人,都是套用統一模板。腿長營銷腿,骨相立體立體營銷混血感,標籤單一,可挖掘性差,面目模糊,可替代性強。

楊冪拍戲、出活動、上節目走哪把「嘉行四子」帶哪,讓他們在各種電視劇裡不斷刷臉熟。

這是嘉行的資源供給。

但年復一年,真要問哪個人有什麼特質,出了什麼代表作,恐怕他們共同的代表作,就是楊冪的男配。

嘉行用自己的經紀模式和影視資源,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藝人群。

但留住人的同時,超一線演員、一線演員、二線演員、新人演員的等級劃分和針對性培養,也是一種內在的「階級固化」,它把人與人的差異化磨掉了。

對簽約藝人而言,在嘉行露臉容易出圈難。但要離開嘉行,露臉或許也會難。

02

嘉行的另一層基因,是製作公司,但它又不是傳統的製作公司。

嘉行最初是用楊冪流量堆砌起來的製作公司。

公司成立時,幾個合夥人確定要「藝人經紀+影視製作」兩條腿走路。

想法是現實的,操作起來也很可行。

2014年前後,楊冪火力全開,用《宮鎖心玉》爆紅,又接連用《孤島驚魂》《小時代》等評分低票房高的電影,向資本市場證明了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在此之前兩年,楊冪也試水了當製作人和電視劇製片,期間簽下了迪麗熱巴、張彬彬、張雲龍、高偉光。

一開始,嘉行在IP儲備上比不過老牌製作公司,公司藝人除楊冪外都是新人,雖然楊冪是張王牌,但嘉行自制實力尚且不足。

嘉行有人氣,歡瑞有IP。從《微時代》到《盛夏晚晴天》,再到《古劍奇譚》,嘉行跟歡瑞世紀穩定合作,歡瑞給楊冪帶配角的同時,楊冪也帶紅了歡瑞的男主。

到了2016年,嘉行自制劇《親愛的翻譯官》登陸湖南衛視金鷹劇場,從開播到收官,收視率一直是全平臺同時段第一。

楊冪的公司怎麼就捧不紅男演員

嘉行的好表現,給了芒果影視信心,芒果跟嘉行簽訂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影視劇製作、IP開發、發掘和培養新人進行全面合作。

至此,嘉行在打通影視製作鏈條的同時,也打通了傳播渠道,和芒果的深度繫結,加速了自制劇發展。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後,人們發現其中好多熟面孔,高偉光,張彬彬,劉芮麟,王驍,那是嘉行自制劇的高光。

之後,隨著迪麗熱巴熱度越來越高,嘉行開始針對迪麗熱巴做自制劇。

迪麗熱巴搭張彬彬主演了《秦時明月麗人心》,張彬彬和王驍給迪麗熱巴在《漂亮的李慧珍》裡作配,高偉光跟迪麗熱巴演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副CP,又把故事線延伸到了《三生三世枕上書》裡……

從楊冪時期,到迪麗熱巴時期,很明顯能發現,女明星的發展是呈上升勢的,但嘉行的這些男明星,基本在原地踏步。

楊冪的公司怎麼就捧不紅男演員

紅了的迪麗熱巴,演電視劇時,男主都是合作方給的當紅藝人。自家的男演員帶去劇組,當男二男三男N號。

嘉行的男演員,大多時候在當配角,即使當主角,也依舊沒有記憶點。

翻開高偉光參演角色的人物小傳,從《親愛的翻譯官》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扶搖》,從古代到現代,關鍵詞是更古不變的「高貴冷漠偏執情深」。

劉芮麟所有電視劇裡的關鍵詞都是「溫潤善良」,張彬彬是「年輕有為」,張雲龍是「溫柔體貼」。

標籤之上,角色不豐滿,戲份少,沒有弧光,想要火,真的難。

翻看嘉行男演員的演藝經歷,基本都是在嘉行自制劇裡打轉,給兩大女主當配角。

嘉行男演員很難出去和其他女演員配戲,這無形中讓他們喪失了很多可能。

時間久了,嘉行就成了兩個大女主「拖家帶口」。男演員扛不動大旗,是友情出場的配角大禮包。

03

內部女強男弱,經紀人從資源上捏死,男演員角色單一,可選擇的合作物件少。外部來看,更沒嘉行男演員爆火的市場。

嘉行成立的時間,正好是國內流量橫行的時候。

市面上的爆紅男演員,要麼是回國的韓國練習生,要麼是影視公司力捧的新人。

外形上,「嘉行四子」比不過「四大頂流」,資源上,以成熟男藝人為核心的經紀團隊,能提供給他們的機會,要比嘉行給自家男演員的多得多。

這不怪嘉行。

娛樂圈是塊大蛋糕,嘉行已經拿走了女性市場的好口味,男性市場的好口味再落到嘉行,資源就會不平衡。

已經失了先機,嘉行又繼續麻痺大意,沒把培養好的男演員放心上。

嘉行一心想要搞錢,但對演員而言,的的確確是消耗。

華誼光線博納華策的IPO,讓影視公司都做起了上市夢。成立時間短的嘉行也不例外,2015年10月,為獲得尚世傳媒3億元的投資,嘉行簽署了一份“對賭協議”。

協議要求嘉行傳媒在2015-2017年三年間累計實際實現的稅後淨利潤不得低於3.1億元,同時核心藝人不得解除與嘉行傳媒的獨家演藝代理關係,否則,嘉行傳媒需以15%的年收益率回購尚世影業持有的380萬股份。

簡單說,錢可以給,但是最後的利潤達不到要求,嘉行這邊就要花高價把當初賣出去的3億股票買回來,年利率15%,堪比高利貸。

2015-2017,正是嘉行高速發展的幾年,為了完成對賭順利上市,楊冪瘋狂軋戲,最誇張的時候1年拍了11部。

她軋戲,意味著公司裡的男配們也跟到不同的劇組去軋戲。

短短几年,爛劇爛片把嘉行的口碑消耗殆盡。

《談判官》《扶搖》《築夢情緣》再到今年的《暴風眼》,觀眾對主角的關注度越來越低,何談配角。

收視女王都不再是收視保障,跟著她當大禮包的男演員,只好原地踏步。

而在當下,原地踏步,就是退步了。

新生代偶像們如雨後春筍節節高,陸續邁入而立之年後,市場留給「嘉行四子」的蛋糕越來越少了。

今年,張彬彬跳出嘉行圈,跟景甜合作的《司藤》爆了冷門。

這對嘉行來說,是一種捧人新思路。

歸根結底,嘉行捧不紅男演員,是一場基於對藝人「控制度」之上的實踐。但多對多模式下,人員流動性真的變小了,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弱了。

發展順風順水時,囿於嘉行小天地,還算一種穩定的好思路。

但往長遠看,管理層為求穩而讓藝人放棄外面多種可能性,於公於私,更是消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64 字。

轉載請註明: 楊冪的公司怎麼就捧不紅男演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