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被稱為“成人童話”。什麼是童話?正如本世紀初年的某首歌曲裡唱的: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武俠小說也不例外。而武俠中,金庸小說中的設定,是相對現實的:比如說金庸小說裡面的大俠,輕功再好,也未必勝得過快馬,而別的武俠小說的人物,輕功練到極致,秒殺當下的高鐵。
古龍筆下的江湖和金庸以及梁羽生筆下的江湖,其實是截然不同的時空。古龍筆下的江湖,雖然朝廷的勢力偶爾出現,但是,只要豪俠神功蓋世,那可以完全不必畏懼朝廷的影響;梁羽生筆下的江湖,只要大俠武功練到極致,刺殺皇帝,出入宮廷宛如出入自己的家,而金庸的江湖,則要現實一些:武功再高的高手,終究也是尋常人——比如說黃藥師這樣的高手,在路過蒙古軍營的時候,依舊會被蒙古軍營發現,並且,面對蒙古士兵的弓弩,黃藥師、周伯通等高手也很無奈,甚至周伯通還被蒙古軍隊的弓箭射中過。
不過,金庸世界的現實,也只是相對現實而已,有的細節依舊讓人難以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是如果放置在屠龍刀和倚天劍裡面的?玄鐵冶煉的高溫,為什麼沒把《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焚燒掉?
當然,最讓人感到爭議的,則是裘千尺。
裘千尺的身世
裘千尺的出現,要比裘千仞和裘千丈晚很多年。因為《神鵰俠侶》的故事裡,才有裘千尺這個人物設定,而《倚天屠龍記》裡面,只是提到裘千仞和裘千丈兄弟二人。並且,裘千仞的武功是因為有恩於鐵掌幫的前任幫主,於是得到鐵掌幫幫主的傾囊相授,學成了鐵砂掌,而裘千丈因為沒有這個際遇,因此武功稀鬆平常。從這段細節描述不難看出,金庸老爺子在寫《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壓根沒考慮設定裘千尺這個人物。只不過,因為需要寫《神鵰俠侶》這個續集,所以,才設立了裘千尺這個人物。
很多金庸迷認為,《神鵰俠侶》不論是藝術性還是故事情節,都不如《射鵰英雄傳》,其原因一般認為,就是因為創作《射鵰英雄傳》的時候,金庸沒考慮寫續集,更沒考慮給續集留餘地,因此導致《神鵰俠侶》出現了很多硬傷——比如裘千尺的設定。
裘千尺也是一個武林高手,並且還曾指點自己的丈夫公孫止的武功。公孫止因為裘千尺的指點,而得以成為一代武學大豪(按:武學大豪這個形容,是金庸老爺子的原話),這似乎說明裘千尺的武功也是一絕,甚至還掌握了鐵砂掌的掌法,但是,這個設定其實是和金庸江湖衝突的:因為裘千仞在沒取得師傅授權之前,是不能把武功外傳的,那麼,裘千尺從哪學會的這些功夫?
總之,裘千尺是一個倉促的設定。
裘千尺的遭遇
一般認為,TVB演員羅蘭,將裘千尺這個形象給演活了。裘千尺因為偶然,嫁給了公孫止,不過從公孫止為人好色這點來看,年輕時候的裘千尺應該挺漂亮的,不然不會讓公孫止產生娶其為妻的想法。不過,隨著裘千尺的各種暴脾氣,公孫止透過投毒等手段,將裘千尺毒暈,而後將其弄殘,丟在了井裡。不過,這處細節描述依舊存在不足之處:公孫止為什麼不直接殺死裘千尺,而後將其掩埋,而是將其丟在井底?因為金庸需要製造後來的細節,所以,公孫止只好做出智障的選擇。
裘千尺進入井底以後,發現井裡有一棵棗樹,而這顆棗樹的棗子,成為了裘千尺的口糧:起初落地的棗子被裘千尺食用,之後裘千尺利用其內功吐棗核來打擊樹幹,讓更多的棗子落下來,就這樣,裘千尺靠這些棗子維持了十多年的生活。
不過,問題來了:在現實中,一個人可能依靠一棵棗樹,來維持十多年的生活嗎?
情況分析
個人認為:現實中,裘千尺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很多近代戰爭的影視中,都存在這樣的一個細節:那就是由於紅軍或者八路軍、新四軍因為敵人封鎖,而導致嚴重缺鹽,而敵人則考慮利用缺鹽這一點,將紅軍困死(按:描述三年游擊戰爭的電視劇《浴血堅持》就有此類情節)。這說明人的生活,或者說人體機能的運作,是離不開鹽的。
裘千尺在井底生活了十多年,這就意味著,這十多年,裘千尺沒有吃鹽。如果在現實中,裘千尺這樣的局面,是活不過十年的。因為人如果缺鹽,短期內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狀態,稍微嚴重一些,就會出現頭暈眼花的情況,甚至導致厭食症。如果有了厭食症,再多的棗子也是無濟於事的。而這種局面如果得不到改善,人體就會陷入嚴重虛弱狀態,最終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如果在現實中,光是缺鹽這一點,就會導致楊過和公孫綠萼進入水井後,看到的不是裘千尺這個惡婦人,而是一堆白骨。
那麼,假設裘千尺天賦異稟,不需要吃鹽也可以活著,那麼,單靠吃棗子會如何?這先要看棗子的成分。棗子裡面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以及糖。以棗子為主食,意味著人體必然嚴重缺乏蛋白質、B族維生素以及大量微量元素。
而蛋白質、B族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必然引發營養嚴重失衡。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營養失衡的狀態,必然引起各種惡性疾病,最終影響壽命。因此,裘千尺如果吃棗子,能活幾個月或許有可能,活幾年則可以被視為奇蹟了。如果這種情況能活十幾年,那麼,這種情況,只有可能在西遊封神世界才有可能發生。只要現代生物學、營養學基礎理論沒被推翻,裘千尺的這種情況,就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