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心聲:演員說演員

  觀眾看演員,觀的是角色塑造,品的是藝術呈現。那麼,演員如何看待和認識自己的職業?本期,我們邀請三位演員,談談他們眼中的“演員”。

他們的心聲:演員說演員

  每場演出都拼盡全力

  黃豆豆(代表作舞蹈《秦俑魂》《醉鼓》)

  舞蹈是用身體語言書寫的詩歌,行雲流水背後,是演員日復一日、從未懈怠的訓練。我幸運地遇到了許多優秀的舞蹈老師和舞蹈藝術家,他們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我如何面對自己從事的藝術工作。

  24年前,我就讀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劇表演系。有一天,學校通知全班同學去參加全國文聯的演出,擔任賈作光老師的群舞演員。舞蹈開排的早上,賈老師比原定時間提前了近40分鐘到達排練廳,開始熱身訓練。當我們掐著點兒趕到排練廳時,賈老師已練得大汗淋漓。那天的排練,我是懷著對前輩藝術家深深的敬意和自責完成的。賈老師當時已年過七十,對待每場演出仍然拼盡全力。我深刻地意識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從來不是一句口號。

  畢業後,進入歌舞團工作,一開始,我是練功房中最年輕的。漸漸地,因為傷痛和超負荷的訓練強度,同一個練功房的人開始退役或轉崗。從最初的20多人到幾個人,最後,練功房只剩下我一個人。

  有人問,會孤獨嗎?我回答,怎麼會呢。每次訓練時,我都與鏡子中的自己共同起舞。鏡中的那個“自己”,有艱辛,有收穫,有對觀眾和舞臺的尊重,有對演員這個職業不變的理想追求。只要未來還有一場演出、一方舞臺等待著我,我都不會放棄。

他們的心聲:演員說演員

  以專業贏得職業尊嚴

  張  譯(代表作電視劇《士兵突擊》《雞毛飛上天》)

  幾乎每個職業都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有完整的理和道,表演也不例外。演員用專業知識和表演實踐建構自己的表演風格。只有不斷以優秀作品、精湛演技回饋觀眾,才能贏得演員的職業尊嚴。

  演員的體驗,不僅在角色之中,還有角色帶來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每個角色的塑造都豐富和提升了我對錶演的認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恰恰是3件來自表演之外的事——

  14年前,我在《士兵突擊》中扮演史今,一些喜愛電視劇的年輕人被“不拋棄、不放棄”“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感染,自發在拍攝地雲南建立希望小學,至今已建了13座。

  11年前,我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扮演孟煩了,一批觀眾看了電視劇後,自發組織起來,為抗戰老兵捐款。我曾問他們要堅持多久,他們回答,堅持到我們找不到下一個抗戰老兵。

  3年前,我在《雞毛飛上天》中扮演陳江河,電視劇播出1年後,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信中說,他曾因商業誠信問題犯法,在獄中看到電視劇後深有感觸,不斷反思,現在刑滿釋放,立志重新做人,感謝“陳江河”。

  傳遞正能量,給觀眾以精神鼓舞,才是演員的成就感和社會價值所在。這份能量,也會滋養和反哺表演。時代蓬勃發展,賦予了演員更廣闊的舞臺。更加珍視職業尊嚴和社會價值,努力為觀眾帶來更優秀的作品,是演員的責任和使命。

他們的心聲:演員說演員

  塑造角色即雕刻心靈

  王  雷(代表作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話劇《古玩》)

  作為演員,良好的職業操守是立身之本。北京人藝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痴迷熱愛、鍥而不捨、精益求精,這種治藝精神和對職業的敬畏一直鼓舞著我。“戲比天大”,既是藝德,也是對錶演藝術的不懈追求。

  生活沃土孕育著無數創作的“種子”,每一個熒幕形象都是具體鮮活的人。演員要做有心人,以敏感的心、敏銳的眼睛、勤奮的筆,時刻捕捉、記錄和梳理素材,挖掘生活的養分。先體驗生活,找到角色和故事的連線點;再不斷學習,為創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每演完一部戲,我都會回顧總結表演心得。我的個人體會是,塑造人物,最重要的是溫度,有溫度才有親切感,才能讓觀眾相信。

  塑造角色,也是在雕刻心靈。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愛人同志》中的麥秋實、《陸戰之王》裡的牛努力……他們樸實無華,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戲裡,我扮演他們,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也實現了自我成長。我希望能一直透過創作積累經驗,與不同人物“對話”“交心”,給觀眾帶來藝術享受、精神鼓舞。

  (本報記者王瑨採訪整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8 字。

轉載請註明: 他們的心聲:演員說演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