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夜送別 | 永遠的“江姐”於藍

由 段幹方 釋出於 娛樂

“江姐”於藍,走了。

6月27日晚,曾在電影《烈火中永生》扮演“江姐”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

於藍的小兒子、著名電影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發文確認了這個訊息。他寫道:“媽媽走了,現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獨立,赤裸,清明且處於當下,你以前從未經歷過,現在經歷的一切,這即是佛。感謝所有關心媽媽的人,我想獨自安靜幾天。”

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釋出於藍去世訊息

八一廠原廠長、電影表演藝術家王曉棠手寫悼念文深切表達對於藍的懷念和追憶。王曉棠表示:“於藍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是我敬重的前輩。於藍是‘最美奮鬥者’,是中國電影界的驕傲。於藍永生!”

同時,中影集團、長影集團以及陳數、曹可凡、張一山、倪萍等文藝界人士也紛紛發文悼念。

於藍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是新中國電影發展的親歷者。雖然她的電影作品不多,但部部是精品,在銀幕上塑造了許多光彩奪目的英雄人物形象。

除了表演,於藍在花甲之年任命建立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她是兒影廠的第一任廠長,奔走在中國兒童電影事業發展的第一線。

2009年,她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領獎時她說:“我為黨的事業,為電影事業只是做了非常少的工作。”

於藍謙遜,她將一生都奉獻給中國電影藝術。如今斯人已逝,讓我們一同回顧她的電影道路,向她的表演藝術致敬,向她為中國兒童電影事業的開拓致敬!

01

1938年,日軍佔領北平,華北淪陷的第二年,於藍17歲。

她的同窗好友母親將她的原名“於佩文”改名為“於藍”,寓意是:希望你們走在萬里無雲的藍天下。

於藍走向的第一片藍天在延安。那年8月,她從平西抗日根據地齋堂跋山涉水行走兩個月,穿過重重敵區,懷著滿腔的革命熱血抵達延安。

當要填寫資料表格時,她看到表格左右兩邊各寫有一行字:一邊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另一邊是“對革命無限忠誠”。於藍回憶說,她眼睛一下子就“熱”了。

之後,她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和女子大學學習,併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期間,由於她普通話說得好,就被派去參加抗日題材的話劇演出,隨後調任魯迅藝術文學院實驗劇團擔任演員。

於藍在“魯藝”時期下鄉為群眾表演話劇的經歷,啟蒙了她的文藝思想。1949年,於藍28歲,正值芳華,她走向了她的第二片藍天:成為一名電影演員。

於藍的第一部銀幕作品是《白衣戰士》,她扮演了一個全心全意為解放軍服務的醫療隊女隊長。

這不僅是於藍第一次演電影,導演和編劇也都是第一次拍電影,她曾回憶說,當時自己的表演還是比較吃力,緊張。

《白衣戰士》劇照

在第二部電影《翠崗紅旗》中,於藍演繹了始終關懷革命的紅軍家屬“向五兒”,與張駿祥導演的這次合作讓她終於找到了拍電影的感覺。

《翠崗紅旗》截圖

與於是之合作主演的《龍鬚溝》是於藍比較滿意的作品。她刻畫了一位熱愛自己丈夫和生活的北京婦女“程娘子”。

起初於藍不敢接這部戲,一方面是經典改編,壓力大,另一方面是她不確定能否將這個角色演好演活,“那時候我懷了田壯壯,腿都腫了。”

於是之鼓勵於藍,帶她到大雜院體驗生活。懷著身孕的她還去北京天橋一帶觀察街上的勞動婦女,學習她們豪爽的說話姿態、動作神態等,漸漸地,她有了出演這部電影和角色的信心和底氣。

到了33歲那年,於藍鼓起勇氣,重新學習表演,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幹部訓練班學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一年半的訓練,讓她認識到扮演人物要有真實感和生活感,要用表演藝術影響觀眾。

之後,於藍與水華導演陸續拍攝電影《林家鋪子》和《革命家庭》,其中《革命家庭》是於藍與丈夫田方在銀幕上的唯一一次合作。

於藍在《革命家庭》中成功塑造堅強的紅色母親周蓮,獲得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周總理也讚揚她的表演,在某次電影會議上親切握住於藍的手,當著大家說道:“於藍演了個好媽媽!”

《革命家庭》於藍

於藍的演藝巔峰,也很快就要到來了。

“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上級的姓名我知道,下級的我也知道,但我是絕不能告訴敵人的。”

於藍在電影《烈火中永生》中堅定說出的臺詞振聾發聵,被廣大觀眾銘記於心。她所詮釋的女烈士”江姐”成為中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光輝女性形象。

於藍,成了“江姐”的代名詞。回憶這部影片時,於藍說:“江姐走了我似乎成了她了,我挺不好意思的”,“我希望大家忘記我,只記住江姐。”

其實於藍不僅是《烈火中永生》的主演,也是影片最初的編劇。

1961年底,於藍住院休養,期間她讀了《中國青年報》上連載的小說《紅巖》,被江姐的故事深深打動。

不久後,北京電影製片廠決定改編拍攝《紅巖》,導演水華和於藍共同合作,他們一同到北戴河、重慶等地採訪,與《紅巖》作者交談,整理出30多萬字的筆記,前後寫了三稿劇本。

由於人物故事眾多,劇本一直很難理出一條敘述主線,於是他們求助劇作家夏衍。原劇本只有兩場江姐的戲,夏衍建議把主角改放在江姐身上,另外再加上《紅巖》裡的許雲峰。

夏衍接手重改,四天時間就交出了劇本。影片開拍後,夏衍特意叮囑於藍:“你演江姐,不要演成劉胡蘭式的,也不要演成趙一曼式的。”

於藍起初困惑,後來慢慢抓住了江姐身上的複雜特質:在家庭裡是溫柔女性,在監獄裡是堅強戰士,最終她以真實自然的表演狀態演繹出了這個有血有肉的偉大女性形象。

於藍曾說影片上映後她不太敢看,因為覺得自己的外貌不像江姐,思想高度也無法企及,後來老了才敢看,看完覺得演得還行。

對於表演,她依舊謙遜。

江姐和許雲峰在電影結尾共赴刑場,《國際歌》的壯烈旋律響起,他們的背後是高山與松柏,這是於藍最滿意的一場戲,她說每看一遍就感到“激動、入戲”。

04

《烈火中永生》鑄就高光,於藍在1974年主演完《偵察兵》後,卻突然選擇告別銀幕。

在幹校勞動期間,於藍從房頂上摔下,臉部摔傷,不能自如控制表情,於是她決定離開表演,轉去學習導演,並在1978年執導了處女作《薩里瑪珂》。

60歲那年,於藍走向了她的第三片藍天:投身兒童電影事業,從無到有,建立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一直幹到了80歲。

於藍回憶,兒影廠剛成立時條件簡陋,就在北影廠的一排簡易房裡辦公。1983年某天,她去上班拉門把手時,不小心被門夾斷右手無名指的一小節。

到了醫院,醫生說接上斷指康復得20多天。當時建廠不久,於藍嫌影響工作,就把斷了的指節扔了,縫合傷口後就回到廠裡投入到工作中。

兒影廠創立之初,於藍積極組織創作團隊拍攝兒童片,《四個小夥伴》《應聲阿哥》《小刺蝟奏鳴曲》《少年彭德懷》等一系列作品斬獲了國內外電影節的眾多獎項。

但是於藍不滿意,因為兒童片在國內發行放映情況不佳,她曾在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我是兒童電影的頭頭,卻不能給孩子們送去豐富多彩的兒童片。我愧對三億兒童。越到節日,我越痛苦。但兒影廠廠小力薄,難孚眾望。”

於藍力求提升兒童電影的數量、質量和影響力,為少年兒童提供電影藝術的精神食糧,她也年復一年奔走呼號:

發起成立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協會,創立兒童電影“童牛獎”;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提交促進兒童電影發展的相關提案;撰文疾呼“救救兒童電影”;前年,97歲高齡的她還出席北京國際兒童電影周,共商兒童電影發展未來......

於藍說:“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只有拍出更多更好符合兒童特點的影片,才能滿足兒童求知慾望,才能激發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從初登銀幕的陌生到水到渠成的綻放,於藍突破了以往新中國電影較為單一、概念化的表演程式,她所演繹的革命戰士和勞動人民形象樸實而真誠,輝映著時代的脈絡。

對於表演,她始終堅信:只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間去,才能真正寫出符合人民心中需要的作品,我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演員。

走到延安,是革命促使於藍獻身藝術,從話劇到電影,從表演到兒童電影事業,她又為革命理想而服務。

“獻身電影愛電影,青出於藍勝於藍”。於藍,我們永遠懷念您!

(內容根據2017-2019電影頻道於藍多次採訪整理)

你喜歡於藍的哪部作品?

爸爸竟然開始追《乘風破浪的姐姐》?

你們是不是很久沒有及時看到我們的推文了?

微信公眾號官方更改了推送機制

大家無法按時間線看到更新

不想錯過我們的小夥伴

記得將“1905電影網”設定為星標

你們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的資訊啦

我們也在等著大家的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