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都迷失在了選秀綜藝的浪潮之中,自從18年《偶練》和《創造101》掀起綜藝巨浪之後,這些年是一浪多過一浪,但卻再也沒有掀起過兩年前那麼巨大的浪花。最近各家選秀綜藝都以開播,作為今年唯一一個主打男性選秀的節目,《少年之名》一開始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不少人也期待著男團能擦出些不一樣的火花。
結果開播後的表現卻令人有些大跌眼鏡,作為今年唯一的男團選秀,《少年之名》在全網的熱度遭遇了其他綜藝的“碾壓”,看了第一頁的熱度表現,我都一度認為這《少年之名》是不是還沒有播出,不但輸給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創造營2020》,也沒贏過其他真人秀節目,甚至還輸給了沒有新一期還未播的《極限挑戰》。
就算是在其單一的獨播平臺上,《少年之名》首播也只能排在第七的位置,輸給了基本沒什麼流量藝人的《最強大腦》和《新相親大會》,也是讓很多人沒想到的事情。似乎這部綜藝從上線就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走出了一種要糊的感覺。雖然開播後也登上了幾個熱搜,但整體來看節目給的話題度並不高,相反槽點卻不少。
首先就是這節目的剪輯實在是有些不夠吸睛,第一期基本平鋪直敘的剪輯方式,給人一種剪輯看到那裡剪那裡的意思,沒啥邏輯性的單調剪輯讓節目看著有些缺乏看點,在如今如此海量的選秀綜藝中,缺乏特色很難留住早已被綜藝養刁了的網友。以至於有人吐槽“當做玩手機的背景板都有些無聊”。
再加上這一季節目組的選手顏值實在是有些難以捉摸,不少選手精修圖都令人有些難以接受,更何況是一些生圖呢,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追星女孩更是提不起追綜藝的樂趣,本來是想上來看帥氣的小哥哥的,結果一看普遍是難以升起令人磕的慾望,選手質量普遍不高也成為了這次節目有些糊的一個原因。
以節目製作人身份參加的張藝興在第一期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出了這個節目問題的關鍵,在節目中更是直言:“不應該做這個節目,不急這一下”。在節目上說節目沒必要做,張藝興真的是非常真實了,不過這也確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最近選秀綜藝實在是太多了,不僅觀眾有些視覺疲勞,選手也基本都是老面孔,將別人選下來的選手拉出來再選一遍,看似給了別人一年提升的機會,但是這一遍一遍的刷在任何行業都不是件好事情。
張藝興也很明顯的指出“前面淘完那麼多波了哪能出好苗子?”,早在一年前就有知情人表示,不少練習生公司都來不及訓練練習生,就已經將其推向了市場,這些年也不乏像楊超越、虞書欣、秦牛正威這樣沒什麼女團業務能力的選手出現。在不少練習生看來,上節目無異於抽獎,並不一定是有實力的走在前面,但也正是這樣的風向,導致後面的節目慢慢陷入無人可選的尷尬境地,只能找一些“回鍋肉”來壯壯門面。
這次《少年之名》節目組也表示這82位是花費了一番心思才找來的,另一邊這次綜藝卻不走男團路線,而以“少年”之名,尋找更具少年氣的選手,從群體來看,少年無疑是個更寬泛的詞彙,節目組是將備選池增大了很多,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初選依然只有82位選手,不少選手的能力幾乎為零,能看出如今選手的匱乏情況。
這些年選秀綜藝層出不窮,但是吃到螃蟹的永遠都是前面的一兩個,如果說前面還能算是追夢的話,後面的許多選秀充斥著太多資本的力量,這也是我為什麼在蔡徐坤出道後就曾表示很難再會出現第二個蔡徐坤的原因。這些年選秀名額基本都被大廠包攬,成團出道也變成了另一種包裝的方式,有些甚至在剛開播就已經看出了資本背後強捧的痕跡。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少年之名》開播,第一期看下去竟然沒有幾個能夠出圈的選手,唯一被不少人看好的凡宇還表示上一期後就要退賽,擋臉也是因為合約不讓露臉。除此之外,屢屢登上綜藝的這些回鍋肉,早就摸清了綜藝的套路,一上來就知道如何能夠佔據更多的鏡頭,就算直接倒地確實是嚇了不少人一跳,但目的確實是達到了。
不過套路化的演繹在一開始吸引眼球之後,就會有種厭惡之感,越來越多的“回鍋肉”也會導致很多觀眾因為太多同質化的面孔而離開,就算是導師陣容值得一看,但是這些年綜藝這麼多,沒了這家還有別家,導師已經不是主宰節目的主要因素。
如今來看,張藝興很清晰如今選秀節目已經“挖無可挖”,選秀節目已經從“藍海”進入了“紅海”,更重要的是如今一年三到四部的選秀綜藝,究竟能給市場帶來多少有實力的藝人,還是一場狂歡,等觀眾散去後只會剩下一片狼藉呢?第一批的ninepercent和火箭少女都已經解散,從結果上來看,大多數知名的選手都走上了綜藝和演戲的道路,楊超越更是直言自己不喜歡跳舞,在這樣的情況下,女團和男團或許也只是一個噱頭而已,節目也應該停下來想想,在觀眾看煩之後該如何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