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我丟擲了《唐探》Q的兩種猜測,現在是該應驗了
1
2021年2月11日,也就是《唐人街探案3》上映的前一天,我發了一條微博:
《唐人街探案》Q的幾種猜測。
第一:Q不是一個人,而是推進劇情的一個道具。可以是一個人工智慧程式,一隻貓,一件物品。
第二:Q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個人。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隨著《唐人街探案3》這臺票房收割機的夢幻開局,Q的神秘面紗被揭開。
我本來想就著答案,繼續聊聊我的預測以及後續相關話題,但考慮到“防劇透”的行業規則,一直忍住,憋到了今天。截止2021年2月22日,《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達到41億左右,按照貓眼專業版APP預測,《唐人街探案3》票房之旅已經接近尾聲(備註:貓眼預測唐探3的最終成績為42.98億),Q是誰也早已經人盡皆知,此時劇透與否對票房和口碑影響幾乎為0。
這個話題終於可以來公開的聊聊了。
2
首先,我們根據電影劇情來公佈答案。
Q不是一個人,而是擁有多人成員的一個組織,和我的猜測2基本吻合。
目前為止,Q組織現身的圓桌聚會中,露臉的4人分別是:
肖央飾演的宋義;
田中直己飾演的東京探長;
張鈞甯飾演的ivy;
劉德華飾演的疑為Q組織頭目的角色。
過去幾年針對“誰是Q”的猜測引發了很大的關注,也上了很多次熱搜,極大的推進了“唐探宇宙”的構建。
有人信誓旦旦的認為宋義就是Q,也有不少人認為眼神嚇人的思諾是Q,還有人認為看起來渾人一個的唐仁才是Q。
當《唐探3》公佈Q不是一個人,而是包含數人甚至更多人的組織時,陳思誠導演似乎嘲弄了所有人“你們以為的,不一定是你們以為的。”
無論《唐探3》的口碑後續如何崩塌,對陳思誠的才華我們還是得服,只有這樣的才華能配得上國民級的女神佟麗婭。
3
“Q是誰”從議題設定到今天陸陸續續的揭開謎題,中間穿插承託了劇情的推動,把觀眾牢牢的拿捏,這樣的設定足夠新奇。
從結果上看,這種設定是成功的,它至少瞞過了99%的觀眾,大批觀眾買票去影院尋找誰是Q的答案。就在我發出那條微博之際,我翻看社交網路上關於誰是Q的猜測,絕大部分觀眾的思維還被圈定在Q只是一個個體,沒能上升到Q是組織或者團體的猜想。
那麼這種極富創意的設定是陳思誠首創的嗎?
還真不是!至少我近期反覆研讀的金庸小說《飛狐外傳》,就有一個關於“誰是毒手藥王”的猜想,這個猜測吸引了一眾江湖人物,推進了劇情的發展,並且引出了女主角程靈素。
在這部《飛狐外傳》中,毒手藥王是下毒高手,得罪了很多人。然而在“誰是毒手藥王”這個事情上,眾說紛紜。有人說毒手藥王是個相貌清雅的書生,高高瘦瘦,像是個秀才相公。有人卻說毒手藥王是個滿臉橫肉的矮胖子,就像是個殺豬的屠夫。又有人說,這藥王是個老和尚,老得快一百歲了。還有人說,這藥王竟然是個女人,是個跛腳駝背的女人。
在金庸的巧妙佈局下,主人公胡斐滿臉迷惘,進入了“毒手藥王是某一個人”的思維陷阱,並且聰明的以為“這人一定擅於化裝易容之術,忽男忽女,忽俊忽醜,叫人認不出他的真面目來。”
陪同胡斐的鐘兆文也隨口附和“江湖上的朋友也都這麼說。”
我們廣大讀者,到此時也會認同胡斐的猜測吧。
後來,又經歷過一系列拍案驚奇的劇情推進,金庸老爺子揭開了謎題:毒手藥王哪裡是具體的一個人,分明是一個“團體”。這個團體包括了無嗔大師以及他的三個弟子,這三個弟子有書生、屠夫、跛腳女人。
我不知道陳思誠導演事先有沒有看過《飛狐外傳》第9、第10回,如果沒有,請繼續往下看。金庸還寫到“毒手藥王名聲大了後,只要什麼地方有了離奇的下毒案件,一切帳便都算在‘毒手藥王’四字頭上,你瞧冤是不冤?”
我建議《唐探4》以及後續的作品也完全可以借鑑這個設定,以後安排一些“不是Q做的但是要讓觀眾以為是Q做的案子”的故事,推動劇情縱深的同時還可以引入一些新的人物,進一步豐富唐探宇宙。
4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知道Q是一個組織,並且知曉了其中的4名組織成員,但關於Q的神秘面紗還沒有完全揭開。
有幾個重要的問題還沒解決。
比如誰來領導Q?誰來安排Q的組織運作?
有人說,劉德華不是Q組織的老大麼?我認為不是,那個圓桌會議上露臉的全是亞洲面孔,很可能只是Q組織在亞洲的小組會議,Q這麼牛的組織應該是全球化的。
當然,按照Q是全球化組織的設定,那麼以後Q組織以後在英國、巴西、俄羅斯等地現身,主角團也一路跟著觀光旅遊順便與Q交手,就太落俗套了吧。
現在綜合各方的進展來看,唐探宇宙後續如果按照套路化的劇情推進,很快會粉轉黑。我建議從《唐探4》或者其他外傳前傳之類的電影開始,也引用Q組織是由AI來推進、引導的(也就是我的猜測1),這樣的設定既符合科技潮流,又不落俗套,還能給觀眾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哪怕是批評的聲音。
我們可以試想下,面露智慧兇相的劉德華扮演的Q頭目,帶領著幾名Q成員去PK秦風帶領的正義小組。冷風蕭肅之際,畫面一轉,千里之外一個可愛女孩的AI形象躍出螢幕,吃著棒棒糖指揮這些高智商的人群。於此同時,一首歡樂的音樂響起,那該多麼有喜感,多麼的符合唐探式喜劇+推理風格啊。
5
好吧,這樣的設定其實也不是很新鮮。早在20年前的《生化危機》,就有過讓AI程式來當大反派的驚天一幕。
不過好在《唐人街探案》這樣的電影本就是巨人肩膀上的作品,劇中學習、借鑑、致敬大師作品的地方多不勝舉。
追光動畫之前也用過AI程式是“最終大BOSS”的設定。
在追光動畫的那部《阿唐奇遇記》裡,有條重要的線索就是“尋找樹洞人”。阿唐詢問了很多人“樹洞人在哪?”、“誰是樹洞人?”均無果,最後隨著人群參加樹洞人誕辰,才解開了謎底:原來樹洞人不是一個人或者怪物,而是一個AI程式、一個包羅永珍的網際網路服務。
這樣的設定讓人拍案叫絕,可惜由於宣發不力等因素,這部電影最終沒有取得市場成功,很多人都沒有聽過。
讓一個AI程式成為Q組織的首腦,玩弄所有觀眾於股掌之中,這不正是陳思誠導演擅長的嗎?
反正《唐人街探案》發展到今天,喜劇元素已經佔據上峰,早已經脫離了嚴肅的本格推理劇規則。這種電影可以有一些超蒙太奇的設定,就像開頭機場那場無厘頭大亂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