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熱愛的音樂時代”

“我們所熱愛的音樂時代”
沈煒 攝
“我們所熱愛的音樂時代”
馬莎(中)與“水木年華”在首屆東錢湖國際湖畔音樂節上
“我們所熱愛的音樂時代”
蘇斌在活動中一展歌喉
“我們所熱愛的音樂時代”
陳鋒深情演唱張國榮歌曲

陳 峰

7月18日,在寧波東鼓道商業街,一場以音樂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的年輕人。人們停下腳步,觀看、欣賞一張張裝幀精美的唱片海報,還有上世紀的唱機、錄音機、黑膠、碟片、磁帶等跟音樂有關的老物件。現場有人彈琴,有人唱歌,還有小女孩跳舞,掌聲從各個角落響起。這場由寧波留聲歲月黑膠俱樂部聯合多家音樂文化機構發起的音樂活動為寧波增添了文化氣息。

以後這裡將成為中老年人懷舊的港灣,年輕人打卡的潮地。如樂迷所言:聆聽地鐵站裡一個音符,遇見人生旅途中另外一個你。

馬莎:能叫醒我的,只有音樂和夢想

2019年的最後一天,在寧波市圖書館的永豐館舉行了一場由寧波FM986和寧波留聲歲月黑膠俱樂部共同舉辦的音樂分享會,吸引了圈內很多樂迷參加。寧波FM986的資深音樂主持馬莎,帶領眾多樂迷坐著時光列車,從黑膠唱片到磁帶到CD到MP3到流媒體,從唱機到錄音機到walkman到CD機到VCD機到MP3到手機,感受著音樂載體和聽歌載體的變遷。

馬莎出生在音樂世家,父母是畢業於音樂系的音樂教師,手風琴、笛子、二胡信手拈來,樂聲、歌聲盈室,《我為祖國獻石油》《大海啊故鄉》《洪湖水浪打浪》,馬莎和姐姐每天沉浸在音樂的海洋裡。正因為有家庭的薰陶,馬莎從小就是班裡的文藝積極分子,後來在寧波師範和杭州師範學院音樂系讀書時,她是活躍的文藝部長。

1999年,馬莎畢業後繼承父母衣缽成了一名音樂教師。在一次教師技能比賽中,當時的寧波交通音樂頻道總監辛雪莉是評委,馬莎給她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姑娘不做主播可惜了。機緣巧合,2002年,馬莎來到了寧波交通音樂頻道。當時是廣播的黃金時期,網際網路尚未興盛,新歌只在電臺上推出,人們守著電臺聽歌是常事。一檔節目結束,一麻袋一麻袋的信從天南地北飛到電臺。要是在新華書店舉辦一場歌星見面會,必然會圍得水洩不通。

經過18年的歷練,馬莎主持並策劃過的音樂節目有《最美汽車CD》《愛上Music》《古典調頻》等,無論是華語流行還是古典音樂,她都有獨到的見解。採訪過的明星好似一串耀眼的“項鍊”,郎朗、谷建芬、戴玉強、吳碧霞、陳宏寬、劉卓輝、胡德夫、薛之謙、好妹妹組合、小河、葉佳修、何潤東、顧忠山、順子……

做明星訪談,就是把聊天變成工作。有一次,寧波某琴行邀請郎朗過來,與琴童大師班交流,馬莎擔任活動主持人;2007年6月,寧波音樂廳舉辦《陳宏寬鋼琴演奏會》,馬莎做完訪談後,邀請陳宏寬跟寧波的發燒友見面切磋;2018年9月,胡德夫來寧波宣傳《時光洄游》,寧波FM986邀請他到直播間做訪問。這位上過央視《朗讀者》,影響羅大佑、李宗盛、齊豫等人的臺灣著名音樂人,當他現身電臺時,滿身的滄桑感和藝術細胞,吸引了導播間裡裡外外的工作人員,大家圍著他,爭相合影。

馬莎愛這份工作,從小,馬莎的生活都圍繞著音樂,學手風琴、鋼琴,從音樂教師轉身成為電臺主播,一切順理成章。因為主持《古典調頻》,她結識了本地古典音樂的樂迷,與賀秋帆、戚繆笛、洛奇、清竹、鱒魚、茗蟬、衣刀等人成了好友,他們都是寧波燒友會的成員。她說,“選擇廣播是一種緣份,我也慶幸當時自己會有這個選擇的機會。我熱愛這份職業,喜歡在話筒這頭說話給大家聽,也喜歡把好聽的音樂推薦給大家。”

熱愛馬莎的聽友們自稱是“愛馬仕”。經常會有人告訴馬莎,為了聽她的節目乾脆把車停在路邊,聽完再走。的確,馬莎有一副老天爺賞飯吃的好嗓子,聲音如“小雨潤如酥”,江南女子的溫婉和清麗都在她的聲音裡。

2005年前後,為了順應時代潮流,電臺人不得不走出神秘的“盒子”,做起了既有聲音又有畫面的直播。時至今日,在抖音等各大平臺,直播不再是特定行業的專利,人人都可以成為主播。

2019年,作為資深音樂主持的馬莎,懷念曾經的年代,於是策劃了“復興電臺”專案。這是一次致敬,是一代人對電臺音樂的情懷;這也是一次復興,把輝煌的過去展現在年輕人眼前。馬莎自覺擔負起復興音樂的文化使命,走進高校,走向學生,讓他們瞭解那個時代,傳播經典的流行歌曲。

蘇斌:

發燒友的耳朵,只能是暫時滿足

2007年的某天,蘇斌逛淘寶買黑膠唱片,跟店主阿毛旺旺聊天后,獲知店主住在寧波江東,蘇斌開車迫不及待地去了他家。

阿毛領著蘇斌走進房間,客廳裡豎著六隻大書櫃。只見阿毛“譁”地開啟書櫃,原來書櫃裡每一層都放著黑膠,密密麻麻。蘇斌傻成一根柱子杵在那裡,有很多話想問,卻一時都壓在舌底。眼睛瘋狂地掃向黑膠,張國榮的這張不錯,這張也不錯,哦,黃家駒的這張好,這張更好……那一次,蘇斌買了7000多元的黑膠唱片,價格從2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在阿毛家,蘇斌見到了很多的LP唱片、LD唱片,還有CD、磁帶和香港TVB連續劇的原版VCD。阿毛跟蘇斌說,“別的買家都是挑上一大堆,最後成交也就幾張,你是個爽快人。”幾天後,蘇斌又來到阿毛家,買走了6000多元的黑膠唱片。當蘇斌第三次來到阿毛家時,阿毛說,剩下的黑膠唱片,要自己玩了,不賣了。蘇斌說:“我家裡的書櫃還沒填滿,你再賣我一些吧。”

阿毛把蘇斌帶到住在東湖花園的朋友沈煒家,阿毛的黑膠就是從沈煒手上買的。沈煒是資深樂迷,他領著蘇斌走到樓下的車庫。門一開啟,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再次襲來,沈煒家的黑膠比阿毛家的還要多。沈煒指著黑膠跟蘇斌說,“我現在聽古典音樂,這些港臺流行音樂的黑膠唱片,你要的話打包帶走吧。”蘇斌等的就是這句話,陳百強、林子祥、李克勤等歌星的黑膠都歸他了,這可是第一等喜事。

很快,蘇斌的書架填滿了黑膠,這定製書架的尺寸像是冥冥中註定一樣,一邊正好安放VCD、CD和磁帶,另一邊剛好能安放黑膠唱片。

蘇斌對音樂的痴迷要從1991年說起,那時他13歲,就讀於浙江少年美術學院,住在姑姑家。姑姑是位音樂教師,表哥剛結婚,表嫂是流行歌迷,最愛香港歌手黃家駒。家裡有一臺LD播放機,電視螢幕超大,整天播放“黃家駒1991年生命接觸演唱會”。LD唱片和CD碟片在當時是貴重物品,少年蘇斌摸也不敢摸。但跟著唱片,他學會了哼唱粵語歌。

1999年,蘇斌21歲,在打拼事業之餘,迷上了港劇。在網上追TVB的《創世紀》,總是緩衝、停頓,干擾了看劇的興致,於是蘇斌萌發了買VCD的念頭。蘇斌來到曙光路的一家音像製品店,買到了中凱正版VCD。還看到了張學友和張國榮等人的CD碟片,當年在表哥家的一幕湧上心頭。逛音像店漸漸成了他的生活習慣,每次他都會帶幾張回家。2002年,得知寧波新華書店二樓有專門的進口CD區域,分港臺和古典兩個部分,蘇斌經常流連在港臺區域,挑選自己鍾愛的碟片。再後來,知道了鎮明路有一家原版CD店,那裡的碟片更多。幾年後,蘇斌手上的碟片、磁帶漸成氣候。

現在,他家的書架兩面都裝滿了,感覺自己就像一名超級大富翁。成了發燒友後,家裡每天都有音樂愛好者來喝茶聊天、聽音樂。有一天,蘇斌發現在寧波發燒友論壇有人出一臺功放,他很感興趣,因為家裡的功放早已滿足不了他的耳朵。每次交易都是一次結交朋友的機會,這次也不例外,交易完成後,兩人成了好朋友。

發燒友的日常是不停地折騰、不停地置換。音響不一樣,聽黑膠的感覺又會不一樣。有了功放,又嫌喇叭不行,蘇斌從網上訂了一臺丹拿喇叭,半個月後到貨。等貨的日子,就像等待心上人一樣,急不可耐。

有了麵包,還要有水。東方熱線、中國寧波網開闢了留聲歲月的音樂板塊,那裡是樂迷之家。隨著裝置的不斷升級,蘇斌家已經滿足不了樂迷們的耳朵,必須有一個專門的聽音室,而網上交流總不如面對面來得痛快。

2012年,蘇斌在時代金茂商務樓租了一個30多平方米的寫字間,那些音響裝置、黑膠、碟片,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他和沈煒一起共同創辦了“寧波音樂音響愛好者俱樂部”,樂迷的隊伍不斷擴大。

發燒友的耳朵只能是暫時滿足,不會永遠滿足。2015年,俱樂部搬進恆茂廣場,改名為“寧波留聲歲月黑膠俱樂部”,有三間房間,一間聽音室,一間用來喝茶,一間展示海報。俱樂部繼成立榮迷會後又成立了鄧麗君歌迷會。蘇斌的朋友更多了,樂迷們紛紛來到聽音室,感受不一樣的音樂氛圍,讚歎樂無止境。

陳鋒:

以樂會友,是樂迷們的生活方式

每次看到陳鋒,眼前總會一亮。比如,他穿一件暗紅色的襯衫,襯衫後面卻設計了一枚釦子,不經意間流露出與眾不同的時尚。

2019年年底,寧波留聲歲月黑膠俱樂部和城門口藝術空間共同發起了一場LD鐳射經典卡拉OK歌會。當我看到陳鋒拿起話筒,演唱張國榮的《風繼續吹》時,對他的瞭解一下子通透了——他是“哥哥迷”,舉手投足間流露的是港味,對,就是港味。

1982年,陳鋒的父親託人憑票從寧波第三百貨商店請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一臺香港產康藝8080錄音機。父親愛聽鄧麗君的歌,買不到磁帶怎麼辦?複製在TDK空白帶上,照樣聽得津津有味。1987年的春晚,費翔火了,《故鄉的雲》《冬天裡的一把火》唱得國人熱血澎湃。還在讀書的陳鋒拿著壓歲錢闖進西門口百貨商店的磁帶專櫃,買了一盒費翔專集,那是他擁有的第一盒磁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省吃儉用攢零花錢買磁帶成了他的目標。20世紀90年代初,他在中山西路的紫石音像店買到了陳百強、童安格、譚詠麟、張立基等歌星的磁帶,是國內引進的原版磁帶,價格20元。在此期間,他又發現了張國榮的磁帶,覺得他唱得好,又有國際範,成了購買首選。

1992年,陳鋒在柳莊賓館工作,賓館的咖啡廳能唱卡拉OK,特別紅火。一桌人坐在一起,輪著唱,三元唱一支歌。兩臺LD鐳射機同時工作,一首結束,另一首續上。1993年,寧波舉行首屆歌星龍虎榜排行大賽,選出的十大歌手在金龍飯店駐唱,陳鋒經常跑到那裡的演藝吧去聽歌,也結識了其中幾位。這些歌手也會跑到柳莊賓館來唱卡拉OK,大家以歌會友。要想生意好,必須有與時俱進的OK帶,於是飯店總經理叫陳鋒去廣東進貨。

這是陳鋒第一次坐飛機,到了番禺電器城,面對這麼大的市場,一時驚呆了。他先挑了一些港臺歌手的OK帶,價值200多元。隨即發現了一張張國榮的1989告別演唱會的卡拉OK版LD,時價700多元。當時人們的工資普遍不高,陳鋒覺得進貨回去有可能遭總經理的反對,心裡又實在舍不下,思慮再三,還是進回去。這張唱片展現了張國榮的絕代風姿,深受寧波歌迷的歡迎,飯店總經理一個勁誇陳鋒的眼光獨到。

2000年11月15日,張國榮在寧波舉辦熱情世界巡迴演唱會。陳鋒去了現場,幸遇一位武警朋友在維持秩序,朋友把他拉到內場,那天下著雨,見到偶像的激動心情蓋過了雨勢。這是他人生中難得的一次體驗。

2004年,陳鋒偶爾逛淘寶,翻到了黑膠唱片,頓時吸引了他。黑膠大氣,裡面還有海報,一張張大照片看著真過癮。譚詠麟的黑膠唱片20多元一張,張國榮的100多元,而鄧麗君的要200多元,陳鋒都買了一些。2010年他去上海,無意間走進了虯江路的二手市場,花200元買了一臺二手黑膠唱機。之前買黑膠是為了擺著看,自從有了這臺唱機,算是正式開啟了他的黑膠音樂之路。

以樂會友,是樂迷們的生活方式。2009年,陳鋒在天一廣場認識了毛翼彪,毛翼彪是寧波榮迷會的第一任會長,兩人成為好友,之後又認識了蘇斌、沈煒等人。很快,寧波留聲歲月黑膠俱樂部聯合寧波FM986電臺舉辦了紀念張國榮專場分享會,推廣到寧波大學、浙江紡織職業服裝學院等高校,還在三聯書店用LD播放、分享張國榮的電影。陳鋒和朋友們一起,沉迷於黑膠文化中,樂此不疲。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724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所熱愛的音樂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