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以前(6月11日),郭敬明新電影《爵跡》在它上映前100天剛剛推出了2分40秒的預告片,一時成為文娛焦點;17天以後(6月28日),疑似《爵跡2》劇組的片場合影就已經po出。——請不要對以上稍嫌複雜的時間描述感到蒙圈,因為這反映了郭敬明式資訊曝光在時間流當中的真實節奏。
和他之前的作品一樣,這部號稱“首部華語全真人CG電影”,依然被兩極分化的評價淹沒:粉絲熱烈追捧,路人失望透頂。粉絲們為小四技術含量超高的新作品瘋狂,而批評的聲音則集中在預告片畫面質感上:“五毛錢特效”的山寨感,讓網民陷入吐槽狂歡,甚至有人將甚預告片素材基礎上加上誘導註冊等元素,竟成了高仿網友頁面,毫不違和。現在,新的調侃出現了:頁遊電影竟然還有續集?
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如此激烈的爭議以及帶來的強曝光量,都是宣傳推廣層面上的大好事。長於營銷的郭敬明顯然深諳此道。自《小時代》系列開始,原IP小說作者兼導演郭敬明便一直清楚,開發自己的IP作品、激發粉絲熱情和購買力需要保持怎樣一種姿態:預告片的精心剪輯、雕琢,上映之後的大規模推廣,微博等媒體平臺長時間、多層次的轟炸,都讓其每一部作品處於高曝光狀態下。尤其是有意識的話題設定,更讓媒體趨之若鶩:比如這一次"首部華語全真人CG電影"概念的丟擲,以及關於華語電影工業特效水平的思考和討論,讓這部電影迅速進入技術而非故事、藝術的討論層面。
置換作品的討論語境,這是郭敬明去標籤化的重要嘗試,尤其是對於曾經的作品抄襲、ppt電影這類標籤的洗刷,是郭敬明亟需完成的一次形象重構。面對媒體時,他也絲毫不否認自己去除負面標籤的努力。
這一次《爵跡》預告片的推出,真人CG電影噱頭包裝下宣傳策略的使用,試圖加諸公眾以一種“有行業追求和行業擔當的新銳導演”印象。在他向媒體講述的故事中,有數百人特效團隊通宵達旦做渲染的努力,有與正面迎擊萊塢電影工業時遭遇的歧視和突圍。這些勵志故事怒扛華語電影技術大旗、輸出自我突破創新的價值觀,瞄準的既是對作品並不具備專業鑑別力的粉絲,也是對其以往作品有負面印象的業界和公眾:郭敬明試圖告訴大家,這一次,我在變;這一次,我不一樣了。
然而需要指出,無論是技術界還是電影圈,他的這種故事講述的效果不算成功。在粉絲群體這個輿論場上,郭敬明輕鬆獲勝;而基於電影創作規律進行判斷的第二個輿論場上,他的宣傳策略是失敗的。
行業和市場對於郭敬明本身的期待,其實並不是他在型別題材上的轉型能否成功,也不是在他是否具備駕馭特效、創新概念、開拓行業領地這樣的能力。在熱錢湧入、市場畸形膨脹的中國電影圈,導演郭敬明耀眼的成功案例讓資本熱切追捧,但他在型別和技術上的突破並不那麼重要。人們真正在甄別的是,打造過爛片票房神話的郭敬明團隊,電影藝術品質本身是否發生蛻變,進入優質哪怕只是合格的檔次。而即使最終這部《爵跡》在技術上達到行業水準以上,郭敬明收穫的依然還是對電影品質的廣泛質疑和擔憂。
從這個角度說,郭敬明關於創業故事的動情講述、特效技術開拓的自我標榜,這種重貼標籤的努力效果不佳。
儘管預告片被嘲諷,我們依然可以預料影片上映後又一次的票房成功,因為他早早收穫了粉絲群體的肯定和掌聲。但這依然只是既有的郭氏成功學的勝利,不是他創新的勝利,更不是電影藝術本身的勝利。
這樣的結果可能有些令人尷尬,但卻是個真切的事實:只有更符合常規電影市場生產規律、更符合藝術標準的作品推出,完成好故事的講述、常規的情感呈現和正常價值觀表達,才是與業界、與公眾重新對話的最佳策略,才是洗刷固有負面標籤、真正收穫行業尊敬的不二法門。
而現在所有人看到的,依然是原來那個郭敬明,一個精明抓住粉絲需求、文藝大潮和時代節拍的郭敬明,一個製造新噱頭、吸引關注、推銷產品的優質推銷者,一個被兩個輿論場兩極分化口碑拉鋸的文化怪物:技術標籤根本無法讓兩個群體就此達成共識,反而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割裂與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