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作為我國優秀歌唱家的德德瑪,受邀去日本參加文化演出。
當時的德德瑪已經51歲了,作為一個女中音歌唱家來說,這個年齡已經不算年輕了,而且那時候的德德瑪已經身受高血壓疾病的折磨。
她在日本的演出任務非常艱鉅,不到60天裡要表演41場,這讓德德瑪的身體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在第25場表演時,德德瑪在臺上突然感覺身體不適,但她堅持著把歌唱完了,謝幕下臺之後她就昏倒在地了。
醫院的診斷結果是突發腦溢血導致了右半身癱瘓,而且德德瑪有很大可能下半生要在輪椅上度過了。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德德瑪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基本康復重返舞臺了,而她的恢復離不開丈夫拉西尼瑪的辛苦付出。
德德瑪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離婚後她獨自帶著兩個兒子生活,直到遇到拉西尼瑪之後,她破碎的感情才再次被彌補。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歌唱家德德瑪兩段感情的始末,以及已經75歲的她晚年生活狀況怎麼樣了。
1947年,德德瑪出生在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大草原上,也許是蒙古族基因中自帶能歌善舞的細胞,德德瑪從小就喜歡放聲歌唱。
從上學開始,德德瑪的老師就發現了她唱歌要比別的孩子強,雖然小時候的德德瑪有些瘦弱,但是她唱歌的底氣很足。
於是,德德瑪在15歲的時候,被內蒙古藝術學校選中,她進入了聲樂研究班,開始了自己的專業音樂之路。
有一次,當時內蒙古自治區的文化局局長布赫帶著領導們來學校看彙報演出,當時很多孩子因為膽子小,在舞臺上發揮得並不好。
德德瑪(左)
而德德瑪卻毫不怯場,從登臺一張口唱歌,嘹亮的歌聲就引來了臺下陣陣歡呼。
當時布赫對德德瑪的印象很深,覺得她是個唱歌的音樂天才。
後來德德瑪畢業的時候,正好是中央音樂學院建校,正在全國尋找優秀的音樂才子,而布赫當時極力向中央音樂學院推薦德德瑪。
就這樣,德德瑪就“稀裡糊塗”地來到了中國音樂界的最高學府學習。
雖然德德瑪是被保送到中央音樂學院,但她沒有驕傲,她在大學中繼續學習專業的音樂知識。
她跟隨音樂教授姜嘉鏘學習了幾年,大學期間,德德瑪主攻民族唱法,她掌握了很多專業的音樂知識和科學的發聲方法,為她日後的唱歌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德德瑪從北京回到了內蒙古發展,她進入了內蒙古歌舞團,成為了一名獨唱演員。
但當時社會動盪,德德瑪一度失去了自己熱愛的舞臺,也就是在那幾年,她遇到了自己歌唱生涯的又一位導師—內蒙古歌王哈扎布。
她向哈扎布虛心討教蒙古族的長調唱法,她完美地把自己所學的美聲唱法和長調唱法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有的音樂風格。
但這說得容易,做起來可並不簡單。
在德德瑪之前,沒有人能把蒙古族的唱法和美聲唱法結合起來,所以她只能關起門來自己研究。
由於掌握不好發音的尺度,德德瑪的聲帶上長了息肉,這對一個歌手來說可是致命的打擊。
如果治不好,很有可能她以後都不能再唱歌了。
好在德德瑪經過手術治療,戰勝了病魔,術後她依舊沒有退縮,依舊是專心鑽研唱功技術。
幾年時間,德德瑪將美聲唱法和蒙古族唱法完美融合起來,等她再次登上舞臺的時候,憑藉嘹亮的歌聲,她獲得了“草原上的夜鶯”的榮譽。
德德瑪作為內蒙古歌舞團的獨唱歌手,憑藉自己獨有的唱歌風格,已經成為了內蒙古有名的女歌手,無論她走到哪裡演出,臺下總是坐滿了觀眾。
甚至有一次演出結束後,很多人都來到後臺給她送吃的,他們說:“我們非常感謝德德瑪的歌聲,讓我們聽完感覺身心愉悅。”
也就是那段日子裡,德德瑪遇到了自己第一任丈夫,兩人同為歌舞團的同事,婚後德德瑪生下了兩個兒子。
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德德瑪事業紅火,如今又有了幸福的家庭,本是美好的一生,但現實卻讓人大跌眼鏡。
德德瑪和丈夫當時都在內蒙歌舞團工作,結婚之後,德德瑪先後生下了大兒子蘇和、小兒子馬克塔勒兩個兒子。
現在小兒子馬克塔勒也從事音樂事業。
結婚之後,德德瑪的事業更是如日中天,她憑藉演唱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成為了全國家喻戶曉的女歌手。
本來當時的德德瑪在內蒙古就已經名聲在外,如今又被整個中國樂壇所熟知,所以她更加專心於工作了。
她開始在全國各地參加演唱演出,但事業忙碌,讓德德瑪忽略了自己的家庭。
那時候的丈夫不願意做她背後的男人,不甘心在家管理家庭的瑣事,於是德德瑪和丈夫的爭吵越來越多。
本以為有兩個兒子的牽掛,兩人打算就這麼湊活著,但生活實在是不能繼續下去了,所以兩人的婚姻走向了盡頭。
僅僅幾年的感情就這樣結束了,但離婚後的德德瑪沒有停下事業的腳步,因為兩個兒子還跟著她生活。
1982年,35歲的德德瑪被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工作,於是她隻身一人帶著兩個兒子來到了北京。
雖然那時候的德德瑪很紅,但初來北京的她和兩個兒子的日子並不好過。
那時候的德德瑪團裡的工作很忙,經常要到各地去演出,很多時候又不能帶著兩個孩子,他們只能自己在家。
德德瑪有時候回家看到兩個兒子玩得渾身是泥,雖然很生氣,但又很心疼兩個孩子沒人照顧。
有時候德德瑪回家很晚,她買一些好吃的帶給兩個兒子,回到家德德瑪就問兩個孩子:“你們吃飯了沒有啊,看媽媽給你們買了什麼好吃的。”
而兄弟倆彷彿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總是平淡地說:“我們晚上吃了點兒饅頭,現在也不是很餓。”
每次看到兩個兒子這樣,德德瑪都會忍不住偷偷掉眼淚,她心疼孩子這麼小就跟著自己吃苦。
德德瑪也想再找個男人來支撐這個家庭,她也想讓兒子們有個人照顧。
儘管她事業紅火,但別人一聽她有兩個兒子,害怕生活負擔重,所以沒有人願意跟她在一起。
可德德瑪不知道的是,有一個叫拉西尼瑪的男人早已對她產生暗戀之心,並且他對德德瑪的兩個兒子也視如己出。
拉西尼瑪和德德瑪一樣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當時他是中央民族歌舞團裡的編劇。
他崇拜德德瑪的音樂才華,而且很心疼她和兩個兒子的生活,經常在工作和生活中表達對德德瑪的關心,於是他鼓起勇氣向德德瑪表達了愛意。
拉西尼瑪在遇到德德瑪之前,也曾有過一段破敗的婚姻,兩個感情都受過傷害的人,彷彿更能給彼此帶來溫暖。
雖然拉西尼瑪為人很善良,平時對德德瑪很關心也很好,但當時德德瑪擔心拉西尼瑪很難和兩個兒子相處。
於是她找到拉西尼瑪談話:“你知道我有兩個兒子的,而且男孩子又很淘氣,我怕他們一時不能接受你。”
拉西尼瑪則回答到:“既然我愛你,那麼我就能接受你的一切,當然也包括兩個兒子,我會好好照顧他們,也會跟他們處好關係的。”
可話是這麼說,但德德瑪的兩個兒子可真是不太給拉西尼瑪“面子”。
當他們知道拉西尼瑪可能是以後的爸爸以後,兩個小子經常對拉西尼瑪作怪,他們不是把他的衣服藏起來,就是偷偷把拉西尼瑪的鞋扔出去。
每次德德瑪知道後都會狠狠教育他倆,但拉西尼瑪不僅不生氣,反倒還護著兩個孩子。
他說:“小男孩淘氣是正常的,這樣的孩子以後才會有出息的,他們不認可我,只能說明我還需要進步,慢慢就好了。”
兩人在一起之後,拉西尼瑪總是對德德瑪一家展現出無盡的包容和關愛,這讓在上一段感情中受傷的德德瑪感受到了溫暖。
於是1985年,德德瑪和拉西尼瑪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他們也開始了一家四口的生活。
結婚之後,拉西尼瑪主動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德德瑪和孩子身上。
拉西尼瑪為了能和兩個孩子走得親近一些,經常帶他們去看媽媽的演出,他們一起在臺下為德德瑪拍手叫好。
有時候德德瑪回家很晚,拉西尼瑪就主動輔導兩個孩子寫作業,在睡覺之前還會和他們一起聊聊這一天的學校生活。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兩個孩子也逐漸接受了拉西尼瑪這個繼父。
而有了拉西尼瑪的支援,德德瑪減少了很多家庭的顧慮,她把更多的心思放到了音樂事業上。
她開始在北京、廣州等地開自己個人的音樂會,德德瑪不僅把嘹亮的歌聲傳到了祖國各地,她還多次應邀去世界各地參加音樂會。
1995年,德德瑪獲得了蒙古國國家文化藝術最高獎,又一次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音樂才華。
但長時間的工作勞累,讓德德瑪的身體承受了很大壓力,有一次演出的時候她暈倒在了舞臺上,好在治療及時,才沒有大礙。
自從那次生病之後,本來一直支援她事業的拉西尼瑪也開始“束縛”她了。
丈夫擔心她的身體,所以讓德德瑪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演出,讓她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和陪在家人身邊。
德德瑪雖然嘴上答應著丈夫,但身體好轉之後就又投身於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上了。
可意外總是殘酷的,德德瑪在後來的一次演出中,險些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1998年,德德瑪以中國藝術家的身份去到日本參加演出,但不到60天45場的演出安排,讓51歲的德德瑪身體扛不住了。
在有一場演出時,德德瑪感覺到了身體的警告,但她為了不耽誤演出,還是堅持了下來,可她一下臺,整個人就躺在了地上。
等她再醒過來的時候,她看見了病床邊的拉西尼瑪,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已經昏迷了5天5夜了。
拉西尼瑪得知訊息之後,就立刻從北京飛到了日本,可醫生告訴他德德瑪的情況並不樂觀,是突發腦溢血,而且右半身癱瘓了。
這個結果對拉西尼瑪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他一下癱坐在了醫院的走廊中。
但很快他就振作起來了,因為他決心要用自己的愛,照顧好生病的德德瑪。
在德德瑪住院的那段日子裡,拉西尼瑪一直陪在她的身邊,為了能讓德德瑪舒服一些,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德德瑪擦拭身子、翻身、餵飯等等。
雖然每次拉西尼瑪都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妻子的笑容之後,他就不覺得有任何疲憊。
三個月之後,他們回到了北京,為了幫助德德瑪恢復身體,拉西尼瑪每天都耐心帶著她爬樓梯練腿,甚至用筷子夾黃豆來鍛鍊手的靈活性。
但恢復的過程談何容易,德德瑪多次扛不住痛苦的折磨,好幾次都想放棄治療,但每次拉西尼瑪都會耐心開導她,讓德德瑪重拾信心。
在拉西尼瑪的陪伴和照顧下,德德瑪在一年之後身體基本恢復了正常,雖然能夠重新登臺演出了,但生活中出行還是離不開輪椅。
1999年,重新站起來的德德瑪迴歸到了她熱愛的舞臺,只不過從這以後,臺下都會有拉西尼瑪的身影在等著她。
德德瑪作為從內蒙古走出來的孩子,從她成名之後就有一個心願,就是可以讓大草原更多孩子的歌聲可以被世界聽到。
那時德德瑪又正好因為身體原因減少了演出,所以在2002年,她創辦了內蒙古德德瑪音樂藝術專修學院。
從學校創辦之後,德德瑪和家人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養新一代音樂才子上,除了丈夫拉西尼瑪的陪伴,大兒子蘇和也參與了其中。
德德瑪為了回饋喜歡她的聽眾朋友們,2007年她在北京舉辦了“德德瑪六十週年懷舊經典演唱會”。
從那之後,我們很少能在舞臺上看見德德瑪的演出了,但她依舊在用自己的才華為所熱愛的音樂事業做貢獻。
如今,德德瑪已經75歲了,與丈夫拉西尼瑪也已經攜手走過37年的風風雨雨了。
德德瑪的兩個兒子也早已經成家立業。
大兒子蘇和一家在內蒙古幫助母親管理藝術學校的發展。而小兒子馬克塔勒繼承了母親的音樂基因,也成為了一名歌手,並且一直守護在母親和繼父身邊。
儘管德德瑪的身體一直受病魔的困擾,但拉西尼瑪願意做她輪椅背後的“發動機”,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愛支援著德德瑪向前走!
雖然德德瑪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但好在後來遇到了願意為她付出一切的拉西尼瑪,兩人從結婚走到今天,已經風風雨雨37載。
彼此付出的感情才會長久,合適的人才會攜手一生。
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感情來的也快去的也快,這是非常錯誤的愛情觀。
對於感情我們應該慎重,遇到彼此合適的人,在一起之後的感情才會長久,生活才會甜蜜!
最後,祝福德德瑪老師的身體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