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用一個簡單的邏輯就能分析出來,每個人都懷念自己少年和青年的歲月,因為這個時候的歲月是無憂無慮的,他不受到物質條件的約束,他是精力無窮無盡的,他的身體也是朝氣蓬勃向上的。不管在什麼樣的時代,大家懷念的都是這人生的這一階段。
那麼現在我們就知道誰會懷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了。絕大多數是出生於40年代到50年代的人,因為到六七十年代,他們正處於少年時期或者青年時期,那個時期對他們的一生都非常有影響,而且那個時候對於物質條件的需求也是最小的。這是心理學家已經發現的規律了,而且也是跨越種族,跨越年代,跨越國家和地域所有人的共同準則。
當然懷念也分為兩個層次,有些人懷念是為了記憶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時代,但是有些人是懷念是因為現在過得不如那時候好,懷念那時候的好時光。那麼那個時代有什麼樣的好時光呢?物質條件是非常缺乏的,但是相對來說人人都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條件,沒有人會比其他人多付一點,也沒有人會比其他人更高傲一點,相對來說屬於一種絕對貧困又是絕對公平的時代。
大家如果去看今年的賀歲片,《你好,李煥英》,就能深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而且這部電影也取得了他們的一致共鳴。
但是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們已經跨越那個時代了,而且未來也不可能再回到那個時代了,那個時代固有那個時代的好處,但是也有著極大的不好之處,那就是物質條件實在是太匱乏了。相比之下還是現在的時代更加好,如果努力如果勤奮,如果再有點腦子還有點知識,最少可以過一個物質相對充裕的生活。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