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落後西方音樂? 早在古代, 中國就出現了雙音的奇蹟

世界音樂史學界一直認為,中國古典音樂的五聲音階落後於西方的七聲音階,直到1978年,湖北古墓中挖出了一件音樂神器,完全顛覆了這個說法!那這究竟是什麼神器,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有連綿不斷的戰爭,但是在詩書禮儀樂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曾侯乙編鐘就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儲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在它的身上還發生過一段傳奇的故事,因為它,打造它的曾侯乙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在戰國年代,曾國是編鐘第一大國,曾侯乙身為曾國首領,屢屢遭到楚王的排擠,楚王一直想要找個理由好好修理一下曾侯乙。恰好,那時楚國因為要鑄造編鐘,給了曾國500斤青銅讓曾侯乙打造。楚王怕曾侯乙拿這些青銅打造武器,於是造訪曾國,打算只要有點蛛絲馬跡就立馬拿下曾侯乙。來到曾國後,楚王就問曾侯乙那些青銅的去向,曾侯乙說都拿去鑄鐘了,楚王不信。編鐘哪有用那麼多青銅的?

中國音樂落後西方音樂? 早在古代, 中國就出現了雙音的奇蹟

說完古代編鐘的樂音,作為現代人還可以聽一下融合現代元素的編鐘樂音。現代的編鐘不但具備古代編鐘的風韻,更有現代精湛技術的結合。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上以“動感曲面系統”讓人驚豔的中國科技大學孔凡讓研究小組,在閉幕式上以一項高科技成果呈現在世人面前——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的磁懸浮編鐘,演奏出典雅華美的樂章。

中國音樂落後西方音樂? 早在古代, 中國就出現了雙音的奇蹟

據孔凡讓教授介紹,磁懸浮編鐘的每一個編鐘上面都有一個稀土元素製作的釹鐵硼強磁,其上有特製的線圈,線圈中裝有感測器,高精度的感測器每秒鐘上千次地高速自動檢測青銅編鐘的懸浮位置,並透過控制電流,作出及時的調整,使得編鐘一直保持懸浮的狀態。據瞭解,研製磁懸浮編鐘有三個需要克服的難點。首先,編鐘最輕的都有40公斤,最重的一個約50公斤,這麼重的物體,如何才能將其懸浮?其次,現場電磁環境非常複雜,如何克服各種干擾訊號,保證編鐘可靠的懸浮狀態?第三,不僅要將它們懸浮,還要使其具有抵抗外力撞擊的能力,在演員用力敲擊編鐘演奏音樂時,編鐘還須保持穩定狀態,這一點尤其困難。

即便在當時遇到了一些很棘手的問題,但是在製造磁懸浮編鐘時人們將這最古老的樂器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在世博會上創造了聞所未聞的“磁懸浮編鐘”,當我們再次聆聽這穿越2500年的鐘聲時,依然被這古老的中華之聲所震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2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音樂落後西方音樂? 早在古代, 中國就出現了雙音的奇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