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高群書執導,張譯、黃志忠、郎月婷領銜主演,成泰燊、沙溢、高捷、金世佳、李淳、曾夢雪主演,聶遠、黃璐特別出演的諜戰傳奇鉅製《刀尖》將於11月24日全國公映,在11月15日,影片上映前夕,由博納影業集團主辦、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承辦的電影《刀尖》專家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行。博納影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影片出品人於冬,導演高群書,博納影業行政總裁蔣德富,北京市文藝界、電影界等多位專家出席了研討會,圍繞即將上映的《刀尖》展開了熱烈的研討。
“堪稱與《風聲》‘雙鋒並立’”“用兩小時濃縮歷史的真相”“看到了人的命運和精神力量”“從血腥的紅到血染的紅再到中國紅”“驚險、刺激、殘酷,有多種的穿透力和震撼感,讓人深深沉浸”……專家們從歷史、敘事、製作等多種角度,解讀影片的內涵及精神核心,共同揭開80多年前塵封的傳奇特工檔案,銘記無名英雄們“氣壯山河”的英雄氣節,彰顯家國情懷。
兩個小時沒看夠!於冬談“型別探索”高群書直言“勿忘歷史”
研討會上,博納影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電影《刀尖》的出品人於冬首先介紹了該片拍攝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影片是對“諜戰型別非常大膽且深入的探索”,尤其填補了抗戰型別當中的一段歷史,“展示了1937年之後的南京,汪偽政權統治下這裡是怎樣的龍潭虎穴”。導演高群書談起影片的籌拍過程時也很是感慨,他直言從該劇本從2014年左右就開始籌備,並且沒有沿用套路,因為自己是“學中文的”,“更注重文學性和人物性格”,希望拍出“性格和命運的關係,時代和命運的關係”,“把這段歷史‘打撈’出來,不要忘記歷史”。
在於冬與導演介紹完《刀尖》的創作細節之後,來自北京市文藝界、電影界等多位專家也對影片給予了高度評價。《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主編皇甫宜川坦言自己目不轉睛地看完了全片,“不知不覺2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情感也是跌宕起伏”,他表示自己非常認同高群書導演關於“命運”的闡述,觀影中自己非常清晰的感受到“個人的命運、群體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的相互勾連”,且每位角色個性鮮明,“張譯(金深水)的背後,是有多少默默無聞之人的付出”。《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認為電影“有一些新鮮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很多意象化的表達,以及詩意風格下的殘酷歷史,並表示主角金深水“人如其名”,“強大的人物魅力在於其內心極大的衝突”。
型別片的新突破!專家盛讚:“與《風聲》‘雙鋒並立’”
而《刀尖》給專家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則是型別片格式下的突破。《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瓊認為電影是諜戰片與抗戰片的融合,“前半段諜戰色彩更濃,後半段抗戰色彩更加凸顯”,劉主任也贊同高導對時代背景下人物命運的呈現,並引用電影裡極具諷刺效果的“汪精衛抗戰詩”進行舉例,汪精衛是“從明到暗”,而金深水則是“從暗到明”,“金深水身上是有很深的俠義文化在裡面,把信仰之光深入到觀眾的內心當中”;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趙衛防也表示贊同,他認為電影對金深水的塑造,從為了報仇加入軍統,到找到光明的出路,“展示了英雄的成長”,以及“對美好人性的嚮往”。
點選獲取影片更多資訊
全國政協委員、原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教授直言本片“為諜戰電影帶來新意”,“一條主線敘事線加一條輔敘事線的平行敘事”讓電影敘事技巧出色,而發生在南京的諜戰故事也避免了雷同,能為“中國電影,尤其是諜戰影視劇帶來新春天”;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表示電影打破套路,尤其對生與死的展現讓人印象深刻,“非常多的死亡,有時候是遠超於觀眾的心理預期的提前死亡,很有衝擊力”;而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田卉群也認為該片“挑戰觀影習慣”,因為劇情並非呈現型別化,而是“為了濃縮歷史真相”,展現“充滿不確定性的真實歷史”;隨後田教授也感慨道,在電影中那種極端的環境中待久了,很容易會喪失人性,唯有“人性經過了考驗”,才能“越過這道刀鋒”,讓本片堪稱與《風聲》“雙鋒並立”。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刀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