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雅集》上映已經2天,若說這是2020年討論度最大的電影也一點不為過。
貓眼評分8.7,豆瓣評分5.1,和兩個平臺在評分上的巨大差異一樣,《晴雅集》在口碑上也呈現了兩極分化。在娛樂圈中,“郭敬明”這三個字本就代表著爭議,而此次《晴雅集》承受巨大爭議的背後,鄧倫卻實實在在淪為了“工具人”。
一部電影若是想要贏得一個漂亮的開頭,宣發尤為重要。早在《晴雅集》開始做宣傳之前,郭敬明這個名字就已經成為各大娛樂頭版頭條的賣點。
《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和李成儒的“針尖對麥芒”使得節目流量一度飆升。也為郭敬明博得了足夠的熱度。若說和李成儒的對戰讓觀眾對郭敬明留下了“詭辯”的印象,那麼在“爾冬升懟哭郭敬明”這一回閤中,郭敬明算是拉了相當一波“同情”。
以至於在相關的評論和影片彈幕中,出現了來自熱心觀眾的鼓勵式留言:“我覺得小四挺好的,不至於”“爾冬升導演拍的這期作品是不怎麼樣”。這就是示弱的優勢。
等到《晴雅集》正式進入宣傳階段,郭敬明的表演才真正開始,而鄧倫,也開始一步步成為“工具人”。
“不要因為我而不喜歡倫哥,倫哥是無辜的,他的第一部電影請多多支援,也給我一個機會!拜託了!”有網友在表示很喜歡鄧倫,但不喜歡郭敬明,所以糾結要不要去看電影。於是被郭敬明翻了牌子。
請注意郭敬明回覆中的幾個關鍵點“不要因為我而不喜歡倫哥”和“他的第一部電影”。
不得不誇讚一下郭敬明是真的知道什麼點能打動網友,自己躺平任嘲態度良好,再拉出一個無辜的人來,模糊焦點,而且特意強調這是鄧倫的第一部電影。你討厭我可以,但是你怎麼忍心因為討厭我而“毀掉”一個努力向上、沒有黑點,想要進軍大熒幕的演員?
看到此,是不是有人的心中已經迸發出保護欲了?翻了一下轉發和評論,此招的確湊效。
再退一步來說,即便路人依舊不買單,鄧倫的粉絲也不會任由自己偶像的“第一部電影”撲街,他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宣傳,為票房大賣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在電影的宣發階段,不難發現鄧倫和《晴雅集》捆綁的十分密切。
不管是“鄧倫打戲”“鄧倫情商”的熱搜,還是郭敬明頻繁單獨帶著鄧倫接受採訪,並以鄧倫的片場“秘事”來博人眼球。
身為主演之一,鄧倫配合宣傳本沒有什麼問題,但要注意的是,鄧倫只是“主演之一”。為何同為主演的趙又廷不用頻繁被cue?為何郭敬明說的不是“不要因為我而討厭趙又廷”?
那是因為鄧倫的流量大呀。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流量就代表著購買力和票房,他也許不會讓電影站得很高,但一定不會讓票房跌得很慘。
《晴雅集》預售票房6633萬中,鄧倫功不可沒。不僅有粉絲支撐票房,在電影播出後,還有人幫忙“售後”,和各種負面評價據理力爭。如此一來,本來是郭敬明和觀眾的矛盾,非常成功的被鄧倫分走了一部分。
不過轉念想想,鄧倫身為主演之一,電影好就是他好,也算值得。
但很多看過《晴雅集》的朋友卻發現一個問題:雖然電影的名字是《晴雅集》,領銜主演中鄧倫和趙又廷的名字排在最前面,宣傳海報上鄧倫和趙又廷又是當之無愧的C位。但鄧倫在影片中的臺詞和表現並不算多,真正角色最出彩、造型最百變的其實是汪鐸。
一人分飾性格差異明顯的兩個角色,人物飽滿、故事動人。著實是影片中的一大亮點。
現在再回頭看,背了“黑鍋”又碰上“加戲咖”。《晴雅集》的主演鄧倫是“工具人”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