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讓配角淪為"工具人"

由 戚國慶 釋出於 娛樂

  【影視銳評】

   最近,“工具人”成為觀眾吐槽影視作品時常用的熱詞。無論是《都挺好》裡一開始自私怯懦討人厭的蘇大強,還是《安家》裡一味“壓榨女兒、補貼兒子”的潘貴雨,或是《三十而立》裡在婚姻中麻木無感,離婚後對待感情的態度頃刻反轉的陳嶼……在影視作品播出期間,一些配角成了觀眾們討論的焦點,相關話題熱度甚至蓋過主角,形成一股推動作品“出圈”的無形力量。然而,這些機械化地襯托主角人物光環、推動劇情發展走向的配角,難以在敘事線索中尋找到自洽的行為邏輯和完整的人物三觀。對作品而言,他們除了能提供有限且缺少營養的“看點”,只會讓觀眾覺得“假得難受”,更讓整部作品的故事在無緣由的爽、虐、狗血中變得擰巴不堪、難以下嚥。諸如此類的影視配角被觀眾戲稱為沒有血肉的工具人,為的是博眼球、造噱頭、賺流量,卻沒能與整部作品融為一體,共同指向更深刻的思想意蘊。

   在不同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工具人呈現的樣子雖然千姿百態,但在本質上喪失人物個性、缺乏行為動機,卻是千篇一律。偶像劇中常常出現促進男女主角感情的“神助攻”、倫理劇中免不了有“作天作地”的“惡婆婆”、懸疑劇中則會有冷不丁冒出來的“關鍵人物”,他們要麼壞得透徹、好到極致,要麼在兩種極端狀態間反覆橫跳。這種片面的人物形象不僅在劇情中顯得尤為突兀,更與真實生活之間存在巨大斷帶,違背了影視作品反映和觀照現實的創作初衷。近年來,工具人的頻繁出場在型別化特徵較為明顯的作品中表現更甚。例如,在女性題材創作中,男性配角成了刻意凸顯女性力量的工具人,旨在迎合女性觀眾理想形象的角色對映。在職場題材中,又有一眾工具人成為主角“打怪升級”道路上的墊腳石,憑藉著乏善可陳且庸俗老套的人物衝突滿足觀眾的自我想象,博得關注。在這些偽現實題材創作中,脫離實際卻吊足觀眾追劇胃口的工具人已然呈現霸屏之勢,成為此類作品極具迷惑性的外在偽裝,實則與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南轅北轍。

   工具人的泛濫和創作中的惰性思維不無關係。對於部分創作者而言,挪用在各種型別題材中左右逢源的工具人,自然比潛心創作打磨一個全新的人物輕鬆得多。還有部分作品中的工具人並非有意為之,而是受限於創作者的能力所致。縱觀近段時間的熱播作品,即使那些整體口碑和市場成績尚可的影視劇,仍舊難以避免工具人的存在。在此類作品中,創作者原本寄託於用龐大的人物關係為觀眾講一個更加精彩的好故事,卻沒承想最終“亂花漸欲迷人眼”,反倒拉低了作品水平。此外,工具人也是影視創作向市場化審美妥協的一大顯著症候表徵。隨著市場資料成為衡量一部影視作品“價格”的重要標尺,不少創作者囿於商業利益,往往傾向於在劇情中加入大量能迅速刺激觀眾神經、引發輿論爭論、吸引大批流量的奇葩人設,而罔顧邏輯合理性和藝術價值。一言以蔽之,工具人崛起背後反映的是影視創作者創作能力上的欠缺、“關起門來搞創作”的問題以及片面迎合市場的投機心態。

   如今,影視作品中配角工具化的現象已被大眾吐槽。雖然部分工具人短暫帶火了一些作品,但同樣讓作品遭到了反噬。尤其是對部分在播出前中期表現亮眼的作品而言,工具人配角陡然間的形象畸變使其被指“爛尾”、口碑崩壞,實屬可惜。喟嘆之餘,我們應當警惕,在影視配角塑造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的工具思維,已開始侵蝕影視創作的各方面,不少作品中單薄無力的主角形象、陳舊無趣的背景設定、一成不變的俗套劇情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響。這種按圖索驥般的機械創作模式也不斷使一些影視作品喪失應有的藝術美感,淪為文化工業的程式化產品。對此,影視創作者應當從火熱生活中採擷創作靈感,多一些深刻思考、少一些工具思維,在合理編織的故事劇情裡放置合適的人物角色。創作者還應認清影視配角對於劇情的功能性和作為人的主體性之間的關係,不能將原本被期待著給作品錦上添花的配角,矮化成形同工具一般的“眼淚收割機”“話題引流器”和“商業利益跳板”。不同於工具人對角色個性的收編和遮蔽,一個好的配角關注影視角色作為“人”的本質屬性,即使在有限的篇幅裡,也能夠發掘出自身的人性弧光以及昇華整部作品的必要意義,從而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探討空間。角色不分大小,只有對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始終保有尊重,工具人的怪圈才會不攻自破;而只有當配角迴歸應處的位置,才能與主角一起在跌宕起伏的故事裡,釋放出珍貴的人性光輝。

  (作者:李 政,系中國人民大學新媒體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