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在影院裡看了《天地大沖撞》。影片裡,一顆彗星即將撞擊地球,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當年,受“蘇梅克-列維”彗星事件激發產生了一波同類題材電影,這是最出名的一部。
不過,影片雖然設定很好,但是偏重抒情,細節沒有深入。當年我邊看邊想,一百萬人避難需要挖多大的掩體?招收哪些人有沒有標準?美國士兵為什麼還能維護秩序,他們不知道自己面臨死亡嗎?
2020年上映的《末日逃生》使用了同類題材,但是填補了這些漏洞。這部新片把小天體撞擊地球的真實危險,以及人類會有怎樣的反應,進行了沙盤推演式的解說。雖然不是《天地大沖撞》那樣的巨片,卻在真實性上更勝一籌。
在《天地大沖撞》裡,毀滅者來自太陽系本身。所以人類能夠提前發現,有數年預警期。但這也留下漏洞,既然一箇中學生都能用普通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它,這個秘密根本保守不了。
《末日逃生》把毀滅者換成系外天體,顯然,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提供了素材。當年發現這顆系外小行星時,它離地球只有3000萬公里。如果其軌道直衝地球,數週後就能到達。影片改用系外天體,壓縮預警時間,保障了情節的突然性。
奧陌陌(Oumuamua)是已知的第一顆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2017年10月19日被科學家們發現
影片對隕石撞擊形成的各種次生災難作了詳細描寫——地震、大火、衝擊波,還有衝擊後回落的碎片。限於經費,大場面並不多,但是用新聞講解、旁白等形式,把這些災難立體地描繪出來。和其他類似題材的影視作品相比較,《末日逃生》最為完整。
正因為科學細節設定得很合理,影片開始夫妻冷戰的設定才顯得很多餘。縱觀全片,這個設定出現後基本沒起作用,男女主人公在逃生中完全像一對恩愛夫妻。重點情節都在展示他倆如何團結起來對抗災難,還不如“孩子患糖尿病”這個設定更有情節推動作用。
這個漏洞體現了文藝界使用科學題材時的通病。科學著重探討人與環境的矛盾,文藝,至少是傳統文藝著重人與人的衝突。不預先設定某種人際矛盾,就不知道怎麼開始演一齣戲。
其實,把夫妻冷戰放到一邊,《末日逃生》裡到處都是人際衝突。生存機率突然縮小了幾十萬倍,人們之間不再是謙謙君子,開始你爭我鬥,甚至互相殺戮。從主人公在高速入口處倒車開始,影片就提示觀眾,社會秩序會因為這場自然災難而崩潰。
《末日逃生》還填上了類似影片的兩個漏洞。誰有資格進入地下掩體?答案是有專業技能的人,顯然也遠沒有一百萬那麼多。至於維持逃生秩序的美軍,99%都沒有機會生存,他們完全是志願者。
用人的一生來衡量,小天體撞擊很罕見,但對於人類則不是。12900年前,一顆小天體撞擊地球,導致一千年左右的極寒天氣。考古學上發現的印度“死丘”遺址,以及明朝北京的王恭廠大爆炸,極有可能是天體撞擊的結果。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釋放能量相當於兩千萬噸TNT。如果那顆小天體偏離幾百公里,擊中某座城市,完全能把它抹掉。
我國也未能倖免。1976年3月8日,一顆隕石擊中吉林省吉林市郊區,形成了蘑菇雲,造成1.7級地震。
《末日逃生》中這些人際衝突的情節,恰恰反應了科學事業的價值。倉廩實而知禮節,人類能有今天的道德水平,依靠著科技進步釋放的生產力。只有生存變得容易才能互相謙讓。
今天,人類對近地小行星只能做到監控,還不能摧毀,或者改變其軌道。2013年,美國宇航局啟動了“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試圖尋找一顆小行星,把它遷移到繞地球的軌道上。可惜,這個任務後來被取消。如果成功,這是人類控制近地小行星的開端。這套科技發展下去,便有可能在太空中對付電影裡這麼大的天體,或者將其擊碎,或者改變其軌道。
《末日逃生》中的災難有多大機率能在將來發生?答案是百分之百!只是不清楚要在幾百萬年後,還是幾百年後。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暫時鬆一口氣。然而,人類如果想迎擊小行星,只依靠地球上的能源完全不夠。
《末日逃生》這類電影,揭示了人類進軍宇宙的迫切性。它不只是科學家的私人愛好,完全關乎人類命運。以人類今天控制的能源,只能抵禦颱風、乾旱這些地球上的區域性災難。天體撞擊這種全球性災難,遠在人類現有能力之上。
既然早晚要進軍宇宙,為什麼不就在今天?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科幻作家,中國未來研究會常務理事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鄭軍
終審:尹宏群
<公眾號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