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娛樂,作者|胖部,編輯|樸芳
這個春天,現實題材劇集突然迎來一個井噴期。
前有《人世間》在全網躥紅,成為愛奇藝迄今為止第三部站內熱度破萬的爆款;差不多同期還有《幸福二重奏》《盛裝》等作品;進入三月,《相逢時節》《我們的婚姻》《婚姻的兩種猜想》等作品繼續承接熱度。
對比同一時段排行靠前的作品,去年同期是《贅婿》《錦心似玉》《斗羅大陸》《上陽賦》,前年是《安家》《三生三世枕上書》《兩世歡》,不難發現今年春季檔現實題材扎堆並非排播常態,從中或許可以看到長影片目前的內容邏輯和排播策略。
但除了《人世間》成為這一階段的絕對爆款,其他劇集雖然排名靠前,但在傳播度和口碑上的表現還是受到了一些質疑。現實題材井噴的春季檔,也為觀察這一近幾年的熱門題材,提供了不錯的視角。
婚姻破題,家庭、職場唱戲,春季現實題材主打復古風春季檔在長影片行業通常被視為淡季,不同於夏季或賀歲檔有青少年市場加持,相對面向更多元化、更成熟的受眾,所以更傾向於打口碑牌,比如愛奇藝去年的《贅婿》和今年的《人世間》分別實現了熱度破萬。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兩年的春季檔是以古裝劇領銜,這些劇集普遍製作量級較高,且更能覆蓋多領域人群。而且一些積壓劇用來填充平臺內容矩陣,也能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比如2020年春季的《錦衣之下》就打造了“積壓劇神話”。
但今年春季,各平臺集中上線了一批現實題材劇。
首先可以認為,這種排播變化源於古裝劇的市場下滑,一方面是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高投入成本的古裝劇近年來越來越難開啟市場,與逐漸嚴控成本、講求作品傳播度的平臺策略發生偏差,今年的收縮是近兩年市場變化的集中表現。
而現實題材劇集扎堆,可以認為是市場風向出現後的結果期,從《都挺好》到2020年《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三十而已》等爆款集中出現,並在去年與主旋律合流出現了《掃黑風暴》,形成了供給側的市場認知和製作風潮。
《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20》就曾提到,現實題材劇目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並呈現遞增趨勢。今年1月公示的44部備案公示劇集中,當代題材覆蓋軍旅、都市、農村、青少年、涉案等內容共計38部。
有趣的是,如果觀察當下幾部作品,會發現一種選題上的“復古風”。
年代劇《人世間》,通常被認為是臺播劇的主打型別,會喚起觀眾對《平凡的世界》《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等經典劇的記憶;而其他幾部以婚姻破題的家庭劇,涉及情感、代際、職場等話題,與《裸婚時代》《咱們結婚吧》等2010年代初的劇類似。
或可判斷,這種變化與近年來認為臺播、網播劇相似度越來越高的觀察是一致的,傳統電視劇面向全年齡段的型別,在網路端也逐漸出現了更多代表性內容。目前的幾部劇在臺播和網播的不同平臺端,跑出了比較類似的表現。
《人世間》不但網路播放資料出色,根據“中國視聽大資料”,電視端在收官周收視率均值高達3.351%,打破央一近五年收視紀錄;《相逢時節》在東方衛視首周收視均值0.615%,網路端優酷站內熱度達9795;《我們的婚姻》《婚姻的兩種猜想》相對處於第三梯隊。
圖片來自中國視聽大資料
一是從受眾畫像的角度分析,平臺主流受眾的年齡層不斷拓展,相對全年齡層的內容在獲得更多市場;尤其是85後、90後等網際網路初代受眾步入30+,他們對於教育、婚姻等社會話題性內容有著更深的感受。根據百度資料,《人世間》受眾中30-39歲的佔比39.4%。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此前曾表示:“網劇從型別結構上,過去偏向年輕人,現在逐漸多元化,國民向的劇更受歡迎。這幾年,青年、中年、老年全來網際網路上看內容。他們想看的作品之一,就是我們常說的臺播劇,這個型別未來還會是一種上升的趨勢。”
二是從觀看媒介看,大小屏融合趨勢下,越來越廣泛的家庭場景會選擇大屏觀看內容,這也與近兩年各線上影片平臺發力OTT市場的觀察一致,形成了當下的觀眾與若干年前電視受眾在觀劇需求和偏好上的相似性。
不同之處在於,相比此前相關內容的談論範圍集中在親友之間,當下的社交媒體對話題性的需求更強,讓劇集的現實屬性有更強的發酵空間,輻射的相關群體越大,也能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比如目前的婚姻劇,探討熱點從此前的婆媳矛盾偏移到了女性經濟獨立、男性的家庭觀等,矛盾集中在夫妻兩性之間,讓主流受眾更容易產生代入感;人物塑造也相對弱化對立,提供更加多面的討論空間,突出生活流質感,《我們的婚姻》導演沈嚴就介紹在創作上對男女主角“各打五十大板”。
春季檔現實題材扎堆,這種現象其實表現出了內容市場更長期的趨勢。當更多現實題材劇進入市場,觀眾的需求會不斷升級,也在為相關內容製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痛點經濟”新風,現實題材內容求變從《都挺好》《隱秘的角落》到目前的幾部現實題材劇,雖然間隔時間不長,但現實題材的主流內容導向近兩年已經出現了迭代。
“痛點”是現實題材不變的關鍵詞。此前兩年的“痛點”挖掘相對強調“疼痛感”,往往會從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原生家庭、職場、教育等方面的一些普遍性問題。
而當下,這種“痛點”正越來越收束於個人選擇和生活日常,主要內容導向也從“疼痛感”普遍化為日常性的情感觸達。比如《幸福二重奏》和《我們的婚姻》探討的都是夫妻雙方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關係的課題,雖然涉及到女性獨立、職場公平等現實話題,但主線還是迴歸到兩性相處的經典議題,甚至不乏溫暖。
這種風向進一步影響到了表現形式,《幸福二重奏》和《婚姻的兩種猜想》都表現出了很多的喜劇元素,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家庭場景下的閤家歡效果,《婚姻的兩種猜想》還透過劇中人物的開篇“解說”增加了一定的間離感,試圖弱化觀眾過度沉浸可能形成的“痛感”。
而在製作上,現實題材風潮讓一批演技派獲得市場,帶來更好的現實感。尤其是中生代戲骨們開始成為行業稀缺資源,雷佳音在春季檔就有《人世間》《相逢時節》兩部劇上線;很多戲骨們的表演成為增強現實的利器,如《相逢時節》裡梁冠華與羅海瓊的對手戲就獲得了不少好評。
現實題材的疼痛降維與生活流升溫,一方面是基於使用者需求的變化,希望從影視劇中獲得更多治癒而非情感強烈衝擊,這也是《人世間》裡父母愛情獲得極高熱度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具溫度的內容具有更好的傳播度,也相對規避了一些社會問題可能帶來的審查影響。
但也需要看到,目前現實題材開始出現一定的瓶頸,主要體現在現實性與戲劇性的平衡上。出現這個問題有其必然性,隨著現實內容熱度提升和製作普遍化越來越明顯。
外在表現首先是觀眾對於一些懸浮內容的耐受度越來越低,《相逢時節》集中了陰謀、復仇、商戰、出軌等多方面矛盾,被認為過度戲劇化而影響了口碑表現;《我們的婚姻》裡職場戲的失真,也成為觀眾吐槽比較多的部分。
其次在製作上,現實題材內容也開始出現一定的套路和模式,比如《幸福二重奏》《我們的婚姻》《婚姻的兩種猜想》都是集合了若干組家庭形成代表性群像,表現女強男弱、全職女性等不同型別的家庭問題,相對比較有限的敘述空間帶來一定的同質化,降低了戲劇效果的衝擊性。
可以認為,現實題材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探索如何進一步將現實問題升級為好內容。這對創作者將社會話題或者說“痛點”更好地轉化為生活體驗、在故事裡融會貫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世間》的成功在於,透過近五十年的時間線裡一家人的悲歡離合帶來巨大的情感濃度,進而以真實的人物關係打通觀眾情感體驗,實現了情緒與現實感的雙向完成度。這也表現出嚴肅文學在現實題材改編方面的巨大可能性,各平臺今年的片單裡還有金宇澄《繁花》、王蒙《這邊風景》、餘華《文城》等。
現實題材或將在今年乃至幾年內進入一個井噴期,隨著相關內容與主旋律完成合流,以及行業製作能力的進一步完善,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對於行業來說,為觀眾帶來獨特而深切的生活情感體驗,是在當下生存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