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誰說短劇講不好故事

近期播出的集劇《隱秘的角落》成為今年以來國產劇中的爆款。該劇主要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記錄了一起謀殺而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全劇總共12集,篇幅雖短,但口碑甚好。截至目前,該劇豆瓣評分8.9,成為國產劇中的佼佼者。

《隱秘的角落》,誰說短劇講不好故事

短劇也能講好故事,這是該劇播出後不少人發出的讚歎。《隱秘的角落》雖然篇幅短小,但敘事節奏緊湊,故事在每一集中都有重要的反轉,人物的經歷迭宕起伏,故事的發展始終牽動著觀眾的內心。不少網友說,一旦開始觀看,便有欲罷不能的心情,直至故事結束,心緒仍然沉浸其中,久久無法釋懷,禁不住對劇中的情節和人物不斷回味。網上甚至還出現了不少對劇中細節進行解讀和剖析的文章,進而讓劇集的創作進一步生髮,劇集的傳播力進一步增強。

近期以來,一批型別多元、敘事緊奏、特色鮮明的短劇受到關注,成為當下影視劇市場的一抹亮色。12集的《我是餘歡水》以“小人物”的心路贏得觀眾共鳴,22集的《不完美的她》鮮明勾勒女性成長的主旨,12集的《唐人街探案》嘗試單元劇形態,18集的《龍嶺迷窟》憑藉高概念、強情節的設計受到觀眾青睞。

事實上,回顧國內的劇集,優質的短劇並不少。如10集以內的《過把癮》《圍城》,20餘集的《北京人在紐約》《編輯部的故事》。梳理這些優質短劇可以發現,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化方向是創作者一致的追求,也是一代代觀眾共同的期許。

然而曾幾何時,動輒五十集以上的劇集佔據市場主流,不少觀眾都表示,這些劇集中大多敘事節奏緩慢,內容不足、人物太虛,就用空洞的對白和尷尬的場景強行抻長篇幅,這也就是行業內所說的劇集“注水”現象。

“注水”現象源自商業利益的誘導,哪部劇的篇幅長,哪部劇的廣告收益就越高。在這樣的劇集面前,按快近鍵、拉進度條成為觀劇的標配,觀眾無法沉浸其中,欣賞和享受劇中的藝術性、思想性和觀賞性,觀劇反而成了一種包袱,僅僅作為打發時間的工具而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優質短劇的出現,無疑打破了注水劇的陳規。從目前播出的這批短劇來看,以內容為導向的創作態度鮮明。這些優秀的短劇,不僅適應了當下人們時間碎片化,偏好利用工作間隙、乘車時期進行觀劇的趨勢,同時也真正從內容上儘量“擠幹”了劇集不應有的“水分”,使創作迴歸到內容本身。從行業發展趨勢上來看,短劇的發展符合了觀眾的需求、市場的預期和行業內在的發展規律。

另一方面,針對劇集“注水”嚴重的問題,今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釋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路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倡電視劇網路劇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顯然,在近期的這一批優質短劇中,通知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體顯,這同時也預示著,憑藉政策的保駕護航,優質短劇的創作在今後或將成為新的趨勢。

但短劇的集中出現也並不意味著長劇必將淡出人們的視野。實際上,根據不同的故事內容創作出不同的篇幅,從而真正體現出劇中思想的深度、呈現出內容的精品化,才是所有劇集應有的追求。

誰說短劇講不好故事?以《隱秘的角落》為代表的一批優質短劇給出了響亮的回答。劇集的優劣不在篇幅,而在內容創作本身,這才是劇集精品化的必經之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7 字。

轉載請註明: 《隱秘的角落》,誰說短劇講不好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