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By Jason Di Rosso for The Screen Show

如果你(因為疫情)已經好一陣子沒去過影院,那麼在觀看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Christopher Nolan)《信條》(Tenet)開場時,一定會有再次墜入愛河般的感覺……或者至少會激動得像是正與好友久別重逢。

在久違了的電影院裡觀看此片, 會給人一種“又癢又扎”的快感。巨大的熒幕,爽感十足的大場面動作戲,攝像機隨著蒙面恐怖分子與警察的交戰而移動,蜿蜒如蛇般穿過蘇聯時代基子音樂廳的後臺和偌大的禮堂……這一切都讓人很難分辨出各種人物角色的設定,因為這是諾蘭 (Nolan)在用交錯的機槍聲故意擾亂你的思緒,並讓你產生懷疑。

揹負著讓全球影視業從“新冠冬眠”中復甦的重任,《信條》算是開了個好頭。

影片開場時那幾處鏡頭特寫——給到的是那些對周邊戰鬥毫無直覺的昏迷觀眾和交響樂團,這其實也算是一層隱喻吧。

大家可能還會發現,電影中反覆出現了某種氣態物質,它的用途可能是麻醉或接種疫苗。這些氣態物質被送入空調通風口,歷經各種碳罐運輸,最終透過管道分配到了主要人物們佩戴的面罩中。

從某種程度上講,該影片還恰好呼應了現實中人們對“呼吸”這件事的擔憂——當看到蒙面英雄和反派分子在逐漸稀薄的空氣中戰鬥時,無疑會觸發觀眾們的這一現實焦慮。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諾蘭在製作某部電影時說:“我們就是要提供給觀眾的一種超現實的體驗。”(提供:Wan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而上面這一切都與電影裡所描述的時間旅行概念有關。在這個概念裡,某些人和事物可以逆轉時間,同時世界的其他部分還是會繼續前進,而扭轉時間這一壯舉只能由佩戴呼吸器的人來完成。

諾蘭這位英國編劇兼導演的科學理念著實令人費解。電影中有人把它描述成“逆流而上”,這倒是個可行的比喻。

這個科技理念最先是由一顆反射回槍膛中的子彈來展現的。再後來,爆炸被反吸回空氣,傷口癒合,車禍的發生與軌跡是逆向的 (那為什麼人們沒有像邁克爾·傑克遜月球漫步般向後移動穿過場景是個謎 ——有些細節不值得多想)。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諾蘭說,他看到Washington在由Spike Lee執導的《黑色黨徒》(BlaKkKlansman)中的表現後選角了他:“我被他身上這股與生俱來的魅力所吸引了。”

負責解開這個謎團的人名字就是簡單直白的“主人公”(the Protagonist)(曾出演《黑色黨徒》的John David Washington)。音樂廳之戰後不久,他在北海中央的一條船上遇到一個穿灰色西裝的男人——一個有著典型的無名俄國間諜式人物,散發著自我困惑特質和總是正身受重創地在“吐露秘密”。這個男人說,新一輪的 “冷戰 ”正在進行中,人類存亡岌岌可危,而這一厄運的預兆似乎是一件從未來寄回的神秘物體。

這一切是警告嗎?還是未來世界末日機器的一部分嗎?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Christopher Nolan曾請來來物理學家 Kip Thorne(他也曾參與過諾蘭的《星際穿越》Insterstellar)來閱讀《信條》劇本,並提供參考意見。(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電影中,諾蘭似乎引用了《終結者》(The Terminator)中逆向時間旅行的概念, 但他的裝腔姿態讓這部影片看起來可能過於複雜了。

主人公開啟了他尋找真相的調查任務,並穿越整個地球——從倫敦到孟買再到義大利海岸,一路上都在與一些表面光鮮亮麗實則陰暗狡猾的人打交道。

他與一個性格古怪的英國助手(Robert Pattinson)搭檔,闖入各種機構內部竊取珍貴的文物,並用槍指著反派,逼他們透露機密。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製片人Emma Thomas說,在選角演員Robert Pattinson時,她和諾蘭因Robert“對角色的融入”而感到興奮不已。(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電影走向像搶劫大片般激烈展開——這種風格甚至可能會讓人聯想到《碟中諜》系列,儘管可逆子彈和其他來自未來的“倒置”物品在影片中一直是個神秘的存在(並且也沒有很好的解釋)。

作為一個動作片英雄,Washington卻或許沒有達到大眾期望中的那種“硬漢”形象。他有著一股稚嫩感,而這恰好可能會讓他人不太能意識到,他其實也可以毫無畏懼地反擊的這一點——無論是言語上還是身體上。

一位英國情報機構的資深政治家(Michael Caine)在與他會面時,調侃了Washington當時穿的Brooks Brother牌西裝,並提出要推薦個裁縫給他,Washington非常冷幽默地說:"你們英國人在裝腔作勢扮紳士這件事上,可並不是‘壟斷玩家’。”

找一套合適的西服來穿,這可能是對他來說最不重要的事情之一了吧。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信條》使用 70mm IMAX 攝像機和 65mm 攝像機組合拍攝,以提供高解析度。(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接下來,他在與電影中一個令人難以捉摸的角色(由印度演員Dimple Kapadi飾演的軍火商)的對話中,得知自己也是眾多“主人公”的其中之一。

對於執導了《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的諾蘭來說,他是不會輕易滿足於那些單調、循規蹈矩的線性敘事風格的。而Washington的角色設定其實也是為了探究多維生活的可能性。

當飾演女主的Elizabeth Debicki出現時,我們看到了一位雕像般美麗的,且明顯受過傷害的“致命女郎”(femme fatale)人物形象 。這似乎會讓人不禁陷入一些經典的,註定無果的羅曼蒂克故事線想象中;或者最起碼的也要有一些關於暫時性的且有社會距離的性曖昧猜想。如果這些是諾蘭真正想表達的元素的話,那麼他並沒有做得很好。即使是在劇情裡添加了一個暴力、易嫉、粗魯的角色Kenneth Branagh作為一段戀愛三角的補充——他的人設是Elizabeth所飾演的角色的俄國大亨丈夫,同時也是她孩子父親。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製片人Emma Thomas說,在看到澳籍女演員Elizabeth Debicki在《寡婦聯盟》(Widows)中的演出後重新構思了Kat的角色。(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在這對英俄夫婦噩夢般的家庭故事情節中,Washington似乎並不像是一個浪漫的戀愛物件,而更像是一個“守護天使”。

然而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都沒能做到打動人心。

Washington和Pattinson之間的夥伴關係,雖然帶著一絲憂鬱氣息,但也並沒有很好地得到展現。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諾蘭說,在拍攝期間,演員和劇組必須不斷根據電影的“規則和動作”來調整他們的表演。(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此外,這部電影還用了過多篇幅來刻畫動作場面——從餐廳廚房中的打鬥戲,到高速公路上的高速槍戰,再到索降大樓和帶著747等槍械衝進倉庫血拼等。

該影片同時還痴迷於一種巨型宏遠的展現結構,並充斥著許多“富人的玩具”——從帶直升機著陸墊的遊艇到深海風力渦輪機,再到在海洋上空懸浮著的氫翼雙體船……這也創造了一種奇觀般的觀影體驗。

本片的攝影師Hoyte van Hoytema也曾參與拍攝過《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在本片中,他將每一塊金屬和人肉碎片都記錄在70毫米的原始電影膠片上,這使得它們能發揮出更完整的,符合動力學的動作電影潛力。但隨著電影逐漸潛入其全面的時間旅行陰謀中,令人費解的偽科幻諾蘭取代了娛樂型諾蘭並開始慢慢掌控本片的能量。

我們沒有辦法瞭解到整場故事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本片採用的混合音訊的緣故——音軌裡充滿了Ludwig Goransson潮汐般的絃樂和部落打擊樂,而這偶爾會掩蓋掉那些起到解釋劇情作用的對話。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攝影師Hoyte van Hoytema說,他們改裝了一臺IMAX相機,這樣它就可以“反向執行,實現某些相機內的物理特性”。(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大致上,你可能已經猜到,劇情最後的救贖關鍵在於對文物的保護,而Branagh卻擋在路中。到了這一步時,《信條》就和一部漫威電影沒什麼區別了,而這部電影的深層複雜含義也在這場視聽風暴漸漸丟失了。

電影接近尾聲時的“暴力盛宴”場景也令人略感失望——拍攝這個場景的電影人認為,這個位於加州一座前採礦城鎮的拍攝點(本身是一座廢棄大樓),本可以以假亂真地營造出一副前蘇聯城市被毀滅時的景象。

一部高開低走的影片最終結果就是全片都令人失望。儘管諾蘭盡力在影片各處留下線索,並努力討好那些執迷於時光旅行細節的忠實影迷們(對於那些《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的忠實影迷來說,毫無疑問,他們會無數次重看以搜尋細節)。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Kenneth Branagh飾演俄羅斯大亨Andrei Satori,他說諾蘭稱他為"人性的絕佳展現"。(提供:Warner Bros/Melinda Sue Gordon)

如果諾蘭能將這個故事的情感部分把握得更好一些——像他把控“偽科學”那樣,尤其是在Debicki和Pattinson作為Washington的情感線這一部分,那麼他或許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信條》顯然在嘗試探索某種人物情感,並希望能讓觀眾們與之產生更多共鳴,然而它遠未達到這一點。最終,“逆流而上”的這一概念更像是電影本身的一種隱喻。

《信條》從 8 月 26 日開始在澳大利亞部分電影院上映。

影視 | 走進《信條》女主:沒想到是墨大校友

影視 | "少女武俠鉅作"《花木蘭》終於要線上首映了, 西方影評人對此有何點評?

影視|澳洲原住民與華人的現代職場雲對話:文化背景會對專業領域有影響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46 字。

轉載請註明: 影視 | 晦澀偽科學概念+乏味的情感橋段…澳洲影評家點評《信條》為何難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