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時代,人們越來越習慣從網路上獲取生活資訊。隨著不少主播進入餐飲探店行業,許多消費者也會透過探店主播的影片推介“種草”或“避雷”。但根據近期《工人日報》的報道,由於缺乏規範、主播素質良莠不齊,探店類影片出現了虛假推薦、資料造假等情況。部分主播把“探店”變成“探錢”,給錢“真好吃”,不給錢就“不推薦”,這讓商家苦於“被探店”。
在探店類影片中,主播會親自點菜、品嚐,透過鏡頭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特色美食,然後向大家推薦合適的套餐,留下餐飲店的名稱和位置等具體資訊。對喜歡探索美食的“吃貨”來說,一些靠譜的主播探店影片,經常能幫助人發現隱藏在街頭巷尾的美味“蒼蠅小館”。這能方便大家在空閒時按圖索驥尋找人間煙火氣,也會給吃煩了連鎖餐廳的人,帶來尋密探幽的意味驚喜。對剛到異鄉的陌生人,這類影片也能助力他們快速鎖定可口的美味,完成打卡拔草之旅。
這樣一來,優秀的餐飲探店主播就成為人們甄別、鑑定美食的關鍵意見領袖,他們能幫助顧客篩選有效資訊,過濾掉口感不佳、服務有所欠缺的餐飲店。對那些“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商家來說,探店主播也能夠幫助他們擴大宣傳面、開啟銷路。一些粉絲量較大的主播,甚至能把名不見經傳的小店,變成某個地區聞名遐邇的網紅店。當傳統營銷渠道不再能給餐飲行業帶來較高的曝光度時,探店影片的應運而生,既方便了顧客和商家,也讓探店主播這一新興職業群體受益。
按理說,探店主播應珍視粉絲的信任,愛惜自己的“羽毛”,客觀公允地推介美食。如果選擇性地展現,無底線地吹捧或惡意差評,就可能面臨影片“翻車”和人設崩塌的風險。“有償探店”本身無可厚非,主播收取了商家的推廣費,當然可以宣傳某家店的特色美食、折扣優惠,但不能掩蓋事實、虛假宣傳。然而,在一些缺乏自律的主播眼中,探店是個可以言不由衷的流量“生意”,好話說多少,就看商家給多少推廣費。
探店影片的諸多亂象,暴露出一些主播在流量變現過程中,被金錢迷失了雙眼,比如網上真假難辨的“雲探店”影片,背後已經形成一個灰產,釋出者只需拼接、剪輯現有素材,不到店即可上架商家餐飲團購連結。一些主播誤以為自己手握對餐飲商家的評價權,還可能故意對餐館各種挑剔、嫌棄,讓商家積攢起來的口碑“毀於一旦”,以此逼迫商家乖乖合作。儘管這樣的主播代表不了整個行業,但卻是在破壞行業生態,當主播手中權力失去控制,面對惡劣的行業風氣,商家只能叫苦不迭,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消費者的選擇權、知情權。這也會導致整個行業被汙名化,使探店主播變成大家心目中“見錢眼開、吃拿卡要”的“變色龍”。
法律對探店主播行為的監管規定,有一定模糊性。比如,探店影片中,主播對就餐環境、口味和服務的個人評價,多少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拋開探店主播身份,作為普通消費者的他們,同樣有根據個人喜好置評的權利。這就給有關部門處理主播的虛構事實、虛假宣傳、惡意差評等行為帶來一定困難,也給消費者帶來維權難的問題。
在現有法律框架內,針對一些主播的虛假推薦行為,可以參照約束直播帶貨主播、傳統廣告代言人等的法律規定,比如參考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關於加強網路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對主播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懲戒,強化行業自律,並在未來完善和細化相關法律規定,使對探店主播的規範有法可依。
此外,大部分主播要依賴平臺獲得流量,對於一些遭到投訴的影片內容,或進行虛假宣傳的主播,平臺要肩負起治理責任。除了以顯著方式標識那些營銷推廣的影片,提醒消費者理性下單外,對存在違規行為的賬號,平臺也要進行限流、遮蔽乃至封號處理,定期公佈違規主播黑名單,督促主播行業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這樣才能讓探店影片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