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餐飲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餐企老闆內參原創作品,作者XXX,創業邦經授權釋出。

高仿不是山寨,可以理解為是餐飲品牌的“二次創作”。

01 手握“張雪的茶”,走進“邁肯基”“二創餐飲”層出不窮

最近,內參君從北京回了一趟老家,一個位於西南地區的五線小城市。

原本想著,自己高低也是北京大都市裡的“餐飲通”,和小夥伴論起美食這個板塊來,一定可以力壓群芳、高談闊論。誰知,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縣城餐飲的種種“創新”,著實令內參君大開眼界,並收穫了源源不斷的槽點。

沒有人知道“奈雪的茶”,這裡大家都喝“張雪的茶”,同款綠色系的招牌懸掛在一棟快要拆遷的老房子底層,白富美的氣質全無;沒有人在意“姐弟倆土豆粉”還是“姐弟兩土豆粉”,反正便宜又好吃的蒼蠅館子也不少人排隊;以及,隨處可見的“邁肯基”、“戰鬥雞”、“馬路邊”、“喜減德”、“楊國文麻辣燙”……

天下餐飲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和圈裡人一聊,這種“高仿餐飲”,大多分佈在四五線城市,每個地區都有不同形式的“高仿”,百花齊放,群雄割據,有的甚至比本尊做得更火。

一位“深耕高仿”的老闆直言,“我在某五線城市有七八個高仿品牌,門店總數超過100家。但是每當親朋好友問起,具體做的什麼品牌時,我都沒臉告訴人家真相。”

後來,他也曾發狠投入幾十萬做了個原創品牌,無奈原創成本太高,最終還是回到了“原先的軌跡”。

“我信命。”

02 高仿“三段位”:抄襲,模仿,創新

和簡單粗暴的山寨不同,“高仿”的段位更高,底氣也更足。原因是他們註冊了正規商標,雖然神似一線大品牌,但也具備一定的原創屬性。

按照段位,我們把“高仿”分為3種類型——抄襲、模仿、創新。

抄襲很好理解,用的是最土的方式,基本沒變的名字和近乎一樣的LOGO,成為很多大品牌“打假”的首要目標。

模仿則介於抄襲和原創之間,營造“第一眼一樣,第二眼不同,再看一眼也差不多”的霧裡看花的效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原有的品牌名字前面加字首,“套牌”式打法,比如前幾年很火的“金典鮑師傅”、“世家海底撈”等。

創新則是將成熟品牌學會去後重做市場定位,進行“二次創作”,具備一定的原創屬性。比如連鎖55家門店的“徽鄉雞”,只在安徽深耕本土市場。連鎖130家門店的“奈哥老壇酸菜魚”,用人均不到30元客單價主攻下沉市場,覆蓋二十多個省份。

天下餐飲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半杯都是料”已滿足不了了

我們整理出高仿有幾個普遍特徵:

1、名字、視覺VI和一線城市的品牌很接近,但又有正規的商標註冊。

2、用超低的價格“拿捏”下沉市場,靠價效比取勝。

3、極具迷惑性的鋪面(開在商場、航站樓之類),價格甚至比正牌還貴。

4、更瞭解本地客群的真實需求,微創新後更受歡迎。

5、密集開店,敢於出手,打法很“野”。

6、結合快招廣開加盟,觸角更快,迅速鋪開。

竇銘淇目前是一家餐飲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對下沉市場的“高仿現象”很熟悉,多年前甚至意外加盟過某高仿餐飲。在他看來,餐飲競爭分為五個維度:產品競爭,門店競爭,品牌競爭,組織力競爭,供應鏈競爭。大部分的高仿餐飲,還是停留在前兩個階段。“真正做創新的,也有。但是不多,如果有能力創新,也不甘於淪為‘高仿’。”

另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高仿還是原創,本質在於“成本考量”,如果原創成本太高,更多人就習慣“拿來主義”了。

03 高仿也是一條生態鏈

這篇文章裡,我們暫且不論對和錯,在內參君的採訪中,大多數老闆提出一個觀點——高仿也是一條生態鏈,存在即合理。其中,有幾個話題值得探討:

1、沒有對與錯,誰先佔山誰就稱王

其實,山寨與不山寨,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定義。有點像一個“灰色地帶”,只要不侵犯商標,就是一個牌子的概念。

高仿餐飲,利用的往往是資訊差。先佔領下沉市場,就先獲得了發言權。所以在四五六線城市,高仿餐飲的路子往往很“野”,同時因為更瞭解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喜好,甚至具備更大的品牌滲透力。一位福建的受訪者坦言,自己從小吃“邁肯基”,從來沒想過這是一個高仿——在我們那兒太普遍,相比麥當勞肯德基,當地人更認可這個品牌吧。

這個時候,先來和後到、正牌和高仿已不再重要,誰有群眾基礎誰就更牛。

天下餐飲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2、底層邏輯是降維打擊

隨著餐飲進入微利時代,各個品牌都瞄上了下沉市場。在竇銘淇的理解中,降維打擊,即用一線城市的經營方式來攻克三四線城市的客群。因為三四線城市裡也有人群的細分,也存在高消費市場,只是人群的多少和頻次的高低而已。“如果經營一家餐廳,客單價是80元,配套服務能做到120-150元的水平,即可'橫掃'下沉市場。”

這些品牌抓住了哪些核心需求?消費升級的需求。喝不起30多元的奈雪,就來一杯10元的張雪,反正那個綠色標識就是白富美的象徵,錯個字又何妨。

3、認可品類,而非“糾結”品牌

在高仿者的意識中,是“什麼品類火什麼品類有機會”,而不是“什麼品牌火就要去做什麼”。在他們眼中,一個個風口上的品類,就是一個個商機。至於叫“太囧酸菜魚”還是“夠二酸菜魚”,本質上沒有區別。

對於許多餐飲企業來說,品牌就像親生兒子,需要呵護和關愛,每個品牌都有明確的特質、品性;而對於高仿者來說,品牌就像豬,每隻豬有代號就行,需要快速催肥,肥了才有商機,才能賣上價格。“品牌不重要,品類有行情就行。”一位受訪的老闆說。

天下餐飲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這……挺補腦

4、二次創作也需要做人群定位

高仿並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即便是“拿來主義”、“二次創作”,也需要重新做人群定位。

竇銘淇向內參君分享了這樣的故事:去年融資大火的“行運打邊爐”在某四線城市也開了個“高仿店”,從門頭到裝修,幾乎一模一樣。因為當地沒有花膠雞,這個品牌一打入,立刻火爆起來,並針對下沉市場的高消費年輕人。據說,這家店投資60多萬,3個月就回本了。

然而,越是下沉市場,口味和認知越固定,大家對傳統口味的粘性更強。而獵奇的餐飲,短期內有紅利,長期就不好說了。當新鮮勁頭一過,高昂的客單價無法支撐人群復購,經營了差不多1年時間,這家店就關門了。

很多“二次創作”的門店,結局都是這樣。能不能站住腳,核心問題在於——客單價、運營能力夠不夠紮實?符不符合當地消費? 是否能帶來複購?

一線城市的“人口流動性”具備先天優勢,但這個維度,在下沉市場是先天的劣勢。

5、大品牌吃魚,高仿喝魚湯

如果不在一個市場競爭,高仿的存在,其實在幫助頂流品牌“教育市場”。

很多頭部品牌並不開放加盟,或者加盟門檻太高。但品牌聲量太大,想要一起喝魚湯的人太多,這就引發了“高仿餐飲”的躁動。

況且,中國版圖太大,頭部品牌因為觸角有限,不可能實現快速全覆蓋,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是一條大魚,頭部品牌吃魚,高仿則跟在後面“喝魚湯”的現象也很正常。

04 誰在利用這條生態鏈?——快招平臺

在“高仿餐飲”這條生態鏈裡,有一種特殊的存在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快招公司。

由於很多正牌餐飲不放加盟,高仿餐飲又有“快速鋪開”的意願,於是,快招公司“審時度勢”地切入了合作。更甚者,很多高仿餐飲的誕生,就是快招公司孵化而成。

一位深諳快招套路的品牌招商負責人告訴內參君,在網路上搜索“奈雪的茶加盟”或“海底撈加盟”,總會跳出不少所謂的加盟電話。撥過去之後,對方大多先問你在哪個城市做,然後慣用的話術是:這個城市已經飽和,或現在這個品牌的加盟門檻比較高,我們有另外一個非常接近的品牌,從創始人基因到供應鏈賦能幾乎都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品牌正在“政策扶持”期,可以享受最大的總部賦能……

他們所謂的“非常接近的品牌”,大多是這些“高仿餐飲”。

於是,韭菜就這樣誕生了。

換句話說,餐飲高仿現象是市場多元競爭的一部分,更應該忌諱的是快招公司利用了資訊差、認知差,用“套牌”的方式收割韭菜。

而不明真相的群眾,上了“快招公司”的賊船,能喝到魚湯還好,怕的是魚味兒都沒聞到就出局了,還落下了“盜版山寨”的口舌。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88 字。

轉載請註明: 天下餐飲是一家,你抄我的我抄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