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會·美食 | 我的“培根”

此”培根”非彼培根。筆者跳出西餐說“培根”,意味著我要用另一種方法教育孫輩,期盼旅居海外的第三代,不忘中華之“根”。

七夕會·美食 | 我的“培根”

老張的孫子在墨爾本,原本抱怨他快成了“香蕉人”。前年,突然告訴我一個好訊息,孫子暑假(南半球)來上海過春節,原因很簡單:孫子做夢都想吃濃油赤醬的上海菜。孫子的判若兩人的表現源於老張的去年的一桌菜。那時老張滿心欣喜地探望孫子,結果由於語言、飲食、習慣上隔膜,儘管女兒在中間和稀泥,祖孫還是坐不到一起,老張返回上海前,燒了砂鍋“全家福”、外婆紅燒肉、面拖梭子蟹等拿手菜,作為對女兒一家熱情款待的答謝。沒想到,吃慣了西餐的孫子,一嘗而不可收,滿嘴流油,豎起拇指,頻頻“OK”。舌尖上的神奇化解了許多語言說教的短板,短平快得讓小“香蕉人”歸心如箭。

一些長期生活在國外的第三代,隨著祖國日新月異,都想知道“根”在何處,根的狀況。他們接觸的不僅是城市的建設,還有須臾不離的每日三餐。玩好了,吃好了,他們會對自己的“根”有所思索。

平心而論,大家把《舌尖上的中國》的電視片僅作為純美食節目,是失之偏頗的。看來網上所說“要俘獲人的心,先要俘獲人的胃”有點道理。中華美食的視覺盛宴,不但讓國人牢記初心,也讓海外華人牢記鄉愁。

古訓“民以食為天”,孩子概莫能外。食大如天,應懂得活著,不能只求四肢發達,還應該成為體魄健壯、有家國情懷的中國少年。筆者把此法稱為 “培根教育”。我也有外孫女在澳大利亞,在澳期間,儘管女兒叫我在悉尼休閒些,遠離廚房,家裡麵包、漢堡、乳酪、果醬、色拉、紅腸、燻肉、培根、果汁,你只要配伍一下,那就是一日三餐了。我告訴女兒老張“培根”的故事,並想深入進行下去時,她一臉燦爛,求之不得,並道出自己無奈的理由,授權讓我改西餐為中餐。我是一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外公。另外,悉尼市場中餐的食材不少,我不但採購,而且憑著“三腳貓”水平掌起勺來,讓兩個小外孫女“OK”連連。她們捨不得我回上海,表示每年放假,就回上海“濃油赤醬”,剝剝小龍蝦,吃吃麻辣燙。看來“培根教育”不是浪得虛名,而是接地氣易操作的“育孫寶典”。

“培根教育”,對第三代尤其重要,但不能填鴨式地說教,要寓教於食中,去杭州吃東坡肉,這裡就有蘇東坡在杭州為官的一段佳話,還有湯圓的故事,粽子紀念屈原的傳說,油炸檜(油條)的故事,安徽臭鱖魚的趣聞,中國地大物博,物寶天華,有八大菜系,那美食中的故事更是層出不窮,這裡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祖輩這方面的知識積累不少,兒女在這方面就有點捉襟見肘了,要進補一點舌尖文化,躬親烹飪一下家常菜,何愁不會“全家福”?(倫豐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88 字。

轉載請註明: 七夕會·美食 | 我的“培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