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飲食文化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性情”,最能展現當地居民的生活態度。騰衝人舌尖上的美食品種繁多,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從中可以透視出騰衝社會歷史發展的一些軌跡。
騰衝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外來文化交融的結果,其中不少與之相關的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各級非遺代表性專案名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都有哪些吧!
01
騰越鎮餌絲製作工藝
2012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大滾鍋餌絲
騰衝餌絲製作是當地重要傳統美食製作工藝,選用優質秈稻老品種漿米為原料,利用當地獨特的水質,融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精製而成,產品色潔質細,柔軟可口,風味獨特,不論煮吃、炒吃都非常可口,倍受省內外遊客親睞。
02
騰越鎮稀豆粉製作工藝
2012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稀豆粉屬當地傳統名小吃。以豌豆為原料,磨碾成漿後倒入火力足的大鐵鍋中攪拌後文火煮出鍋。色澤金黃,香味四溢,佐以醬油、芝麻油、花椒油、辣椒油、大蒜油、草果油、碎花生米、苤菜根等。
品嚐地址:木翠稀豆粉店
03
騰越鎮大薄片製作工藝
2012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大薄片屬騰衝地方名菜,大薄片世家已有四代傳人。以豬頭肉為原料製成,功夫就在片字上。片的大薄片大如手掌,薄如蟬翼,放入以陳醋、香筍、樹酸茄、芥末及多種調味油調製的蘸水中一涮,不油不膩,脆嫩鮮爽。
品嚐地址:騰衝武氏大薄片
04
和順“三滴水”飲食習俗
2005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和順頭腦
和順的“三滴水”是騰衝比較有特色的飲食文化,一滴水就是一個系列,第一滴主要包括水果、乾果、蜜餞、果脯、甜白酒、糕點等;第二滴有甜茶(如乳扇茶)、頭腦(油炸幹餈粑)佐以雞、豬、臘肉絲、油炸豆腐,研細的油煎核桃仁、花生米;第三滴為正餐,主要為山珍、野味、海鮮、八寶扣雞、芙蓉蛋、蝦蓋、雞腦、咖哩肉、火燒豬和棕包白魚湯等。
品嚐地址:和順人家
05
騰衝黑醬製作技藝
2020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炒熟的黑豆放進鐵鍋加水煮熟,一邊加水一邊煮約8小時,待豆充分煮透撈起,放在竹筲箕裡(筲箕底部放一個醬缸濾豆水)段應宗攝
騰衝黑醬細膩綿延,香濃味鮮,耐置耐放,與不同味道菜餚調和時,依然不失其固有的醇香和滋味,是當地美食中蒸、炒、燴、燜等各類佳餚的最佳天然增色添香調味品。騰衝黑醬具有健胃消食等多種功效,此美食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和好評。
06
騰衝麥芽糖手工製作技藝
2020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麥芽糖成品段會祥攝於固東
騰衝先輩多數系明朝洪武年間到騰戍邊屯田,把中原文化民居、習俗、小吃和娛樂文化活動也帶到了騰衝,騰衝手工麥芽糖製作工藝就傳承至今。
製作麥芽糖扯白糖過程段會祥攝於固東
手工麥芽糖是以糯米澱粉為原料,麥芽為輔料加工製作而成的糖源,無蔗糖,純手工製作,是群眾喜食的一種傳統風味食品,主要分佈在騰衝市固東鎮及其周邊縣市和鄉鎮,現今只是在自己家裡小手工製作,趕集小經營。
07
騰衝土鍋子製作工藝
2020年公佈為
保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騰衝土鍋子傳說是元朝末年一位朝臣到騰衝守關時為讓戰士吃上熱乎飯菜而製作出的煮食器具,明代徐霞客遊經騰衝滿金銀看到土鍋子後也在書中著載:“有廬舍當坡塍間,曰土鍋村,村皆燒土為鍋者”。
據《民國騰衝縣志稿》(20世紀40年代成書)中記載:“祀禮,三月清明插柳於墓,繼以祭掃,其期半月,至節令而止。祭品以火鍋餚饌為主,士女借是為踏青之遊,娶新婦者挈以同行,謂之上新墳。”明清時期,土鍋子在騰衝當地用於祭墳、祭祖等用途。現今土鍋子已經是當地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
品嚐地址:騰衝各處餐廳小吃店均有製作
08
明光小耳朵豬烘烤技藝
2015年公佈為
騰衝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明光小耳朵豬養殖在中緬邊境海拔在1800—2600米之間的高寒山區之中,它是源於當地傈僳族人家中飼養的母豬放養到山裡跟野豬雜交以後的產物,小耳朵豬還帶有野豬明顯的外貌特徵。明光小耳朵豬特點是個體小、生長速度慢、耐高寒適應性強,肉質鮮嫩,據說含有豐富的亞麻油酸及氨基酸。
品嚐地址:西董花園
09
騰衝火燒豬工藝
2015年公佈為
騰衝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火燒豬選取小香豬宰殺,去除內臟,洗淨後用竹竿或鋼叉把豬串好,然後把洗淨的香茅草、香菜、香柳、草果葉、老緬桃葉、花椒葉、老緬芫荽等新鮮佐料一一放入豬腹內,用鐵絲把剖口縫起來,放在草燒或炭燒上烘烤。
火燒豬在燒製過程中,用加入特製香料的香油不停的刷到表皮上,增加香味,並使豬肉受熱均勻,表皮不至烤糊。外面炭火燻烤,裡面各種佐料被悶出湯汁,形成外烤內煮,這個過程中,還要使用鐵釘不斷扎豬肉表皮,使肉中多餘水分受熱自然淌出。這樣烤出來的豬肉皮層酥脆,外形圓潤、飽滿,外焦裡嫩,佐料的清香浸透到肉裡,細品起來,滋味更加美妙。
品嚐地址:五合擺依老五火燒豬
關於食物的記憶總是綿長的。美食的靈魂傳承,往往來自於家鄉文化和情感的寄託。一道純正的美食可能會經歷數百年的傳承、演變,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傳統的美味製作工藝,從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繼承下來,不變的是對精湛技藝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些歷經歲月沉澱下來的美味,你都吃過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