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子婿日,女婿上門要準備“1菜1湯1蛋”,老傳統別丟了
正月十一民間俗稱“子婿日”,當天岳父岳母會提前準備飯菜宴請女婿,同時這一天更重要的民俗是“準女婿”要登門拜訪。這和正月初二“回孃家”不同,舊時候在這場“特殊”的家宴之中,女方父母往往藉著吃飯的時機對“準女婿”進行“全方位考察”,從而決定是否同意這門親事,所以這場特殊的家宴又被稱為“考婿宴”。
而“考婿宴”中準丈母孃則會準備一些特殊的美食端到“準女婿”面前,一是為了“測試”,二是表明態度,暗示結果,其中這“1菜1湯1蛋”有講究,若是遇到心裡可得清楚,一起看看吧!
【小雞燉蘑菇 】
小雞燉蘑菇屬東北的特色燉菜,東北民間素有“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掉魂”的說法,大意是自家的女兒領著未來女婿上門之時,孃家大多會用小雞燉蘑菇招待,所以,當準女婿踏進丈母孃家門的時候,家裡養的小雞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魂都要被嚇掉了。
小雞燉蘑菇不僅味道鮮美,勾人食慾,營養價值更是數一數二。正宗的小雞燉蘑菇選用的是鄉下的小笨雞,不同於“籠養雞”和“速成雞”,笨雞一般散養在果園和林地等,能夠得到充足的陽光和大量的運動,採食蟲蛹、青草和五穀雜糧等,肉質緊實,營養豐富,口感較好,而蘑菇一般使用榛蘑,榛蘑素有“山珍”之稱,口感滑嫩,味道鮮美,越燉越香,能夠最大程度的襯托雞肉的鮮美。
使用小雞燉蘑菇招待未來女婿,不僅是因為味道好、營養高,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由此考驗未來女婿隨機應變的能力,腦袋瓜靈不靈、好不好使就看這道菜了。粉條是小雞燉蘑菇的配菜之一,農家自己做的粉條盤在一起,吃的時候剪斷燉到菜裡。
而給未來女婿做小雞燉蘑菇的時候,粉條不用剪斷,直接長長地燉在裡面,不知“內情”的女婿如果夾住粉條,那可就是“中計”了,那麼長的粉條夾不到碗中,又不能放回盤裡,著急得臉紅脖粗,旁邊還有未來的小姨子或小舅子看熱鬧,將來這門親事若是能成,那這件事可就成為日後被嘲笑的趣事了。
所以很多聰明的男孩第一次上門的時候,碰到這道菜就只吃雞肉和榛蘑,不會去夾粉條的。當然,現在這個食俗已經改變很多,若不是故意“整治”女婿,是不會將沒有剪斷的粉條燉進菜裡的。
【蓮藕排骨湯 】
武漢素有“無湯不成席”之說,舉凡筳宴,壓軸戲必然是一道鮮美可口的湯品,其中蓮藕排骨湯為湯中精品,可謂是待客上選。湯,不僅僅是一道飽腹可口的美味,同時蘊含深厚的社會文化。有時候喝湯是一種認可,就拿武漢舉例,當主人請客吃飯的時候,一罐湯端上桌,代表了主人對客人的認可與看重,將客人真正視為“自己人”。
有時候喝湯是一種考驗,''毛腳女婿上門,丈母孃煨湯'',一碗湯就可以看出丈母孃對未來女婿的滿意與否。國人向來含蓄內斂,涉及兒女婚嫁之事尤為慎重,未來女婿上門,丈母孃的態度極其重要,當面給出意見過於直接,有失體面,此時端上一碗湯遞給準女婿,無聲勝有聲,表示對於未來女婿肯定的態度。
蓮藕排骨湯味道鮮美,肉質軟糯,其中“藕”與“偶”同音,素有藕斷絲連的情愫,民間常用蓮藕製作美食,以此祝願婚姻幸福美滿,蓮藕個大,有頭有尾,蘊含夫妻白頭到老、同根同心的美好寓意,蓮藕節多,分叉較多,則寄予多子多福、兒孫滿堂之意。
【荷包蛋 】
荷包蛋如今看來十分常見, 但在過去貧乏的日子裡,進門一碗荷包蛋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吃的,除了迎接貴賓好友之外,吃荷包蛋的食俗基本都和喜事相關,可以分為三類:媒妁之喜、三朝之喜、回門之喜。
首先媒妁之喜,過去婚姻多為媒人介紹說合,男方前去女方家中相親之時,女方母親往往會用荷包蛋“表達”是否滿意,若是相中男方,便會端上一碗煮好的荷包蛋,以表中意,若是沒有,表示女方並未相中。所以,老一輩的阿嬸阿婆總會“調侃”相親的男孩“去未來老丈人家,有沒有吃到荷包蛋呀?”
其次三朝之喜,“三朝”是新生幼兒降生的第三日,客家通常會在這天舉辦盛宴,又被稱為“做三朝”。三朝當日,親朋好友、鄰里街坊紛紛前來慶賀,呈上賀禮獻上紅包,主人家為表達謝意,便會為每位客人獻上荷包蛋表示感謝。
最後回門之喜,古時有“嫁出門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之說,嫁出去的女兒帶著姑爺回門,堪稱“稀客”,孃家高興之餘就會親自煮上一碗荷包蛋招待,表示歡迎。
由此可見,看似一碗“不起眼”的荷包蛋,竟也蘊藏著如此獨特的待客禮儀。
——老井說——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的民俗文化很多都特別的有趣,值得深挖和傳承。“子婿日”這天,不管是岳父宴請女婿,還是“準女婿”上門接受“考驗”,每一道菜品都是孃家精心準備與製作,所有的“考察考驗”或熱情招待,不過是作為父母對自家女兒的牽掛與寵愛罷了。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