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1種野果長在泥巴里,味道卻香甜如蜜,曾是農村娃的零嘴,如今城裡一斤賣70元,00後10後卻少有人吃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可選擇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如今兜裡的錢越來越多,對身體的保養也愈加重視,在飲食上講究綠色健康,如今農村的野菜,野果被重新發掘出其價值,成為許多家庭飯桌上的美味佳餚。
吃水果,在今天來說是不稀罕了,而以前因為可吃到的水果很少,山裡的各種野果就成了農村小孩子的零食。野果自然生長應季而生長相各異,很多都沒有正式的名字,農村娃就根據野果成熟季節,外形或者味道給野果命名,比如拐棗、八月炸、酸棗。
“五月五,地瓜煮。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裡說到的“地瓜”可不是我們常吃的用來烤紅薯用的地瓜,而是一種長在泥巴里的野果,個頭不大而味道卻香甜如蜜,都叫它“滿地香”,如今在城裡很受歡迎,一斤能賣70多元。
野地瓜俗稱地瓜藤,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葉片革制四季常綠,藤蔓有鬚根觸地而生,莖蔓在地上縱橫交錯攀爬達十幾米,於是在農村又稱它“過山龍”,一般生長於林下草叢或河邊潮溼的低窪地。野地瓜花期為4到6月,因氣候和環境的差異,果期一般在陰曆的5到10月。
很多野果都是掛在植物的枝條上,但是野地瓜卻是長在泥土裡,果實為扁圓形,個頭直徑2釐米左右,幼果為青綠色,陰曆5月後果實成熟。成熟後的野地瓜果皮紅棕色,像山楂果,釐米是有點中空的果肉,吃起來甘甜軟糯,香甜如蜜,還有濃郁的類似獼猴桃香氣。在野地瓜成熟的季節,草叢中只要有野地瓜生長,隔著很遠都能聞到它的香味,因此有“滿地香”的稱呼。
野地瓜又叫地石榴,地枇杷,地瓜泡,很多農村孩子都有吃過,每當野地瓜成熟時就去山上找野地瓜吃,山裡雜草叢生,不過順著香味很容易找得到野地瓜。找野地瓜也要“識貨”,因為不是每個野地瓜的味道都香甜如蜜,果皮灰褐色有裂紋的,俗稱“母豬瓜”果肉有苦味,只有顏色淺紅的才是農村娃喜歡的,水分足味道像無花果一樣甘甜。
地枇杷是一種天然滋補健身珍果,其果肉含維生C、鋅、氨基酸,具有清熱利溼、通經活絡、解毒消腫等用處。鮮果可當水果食用還可以做果醬或果汁飲料,小孩及女性吃了受益頗多。地枇杷對男性很好,特別是風溼關節骨痛,腰痠膝軟等情況,若在山裡見到請珍惜。
如今隨著人們對地枇杷價值的認識,在城裡人工種植的地枇杷賣30多元一斤,野生地枇杷一斤賣70多元還供不應求。不過地枇杷這種珍貴野果主要分佈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地方的山區,而且野生的數量很少,對於許多城市00後10後來說,別說吃過知道這種野果的人也不多。